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初高衔接高中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填空题
1.8千米=( )米
1000千克=( )吨
1分20秒=( )秒
3厘米-8毫米=( )毫米
2.小明去看奶奶,路上用了35分钟,9:20到达。小明的出发时间是( )。
3.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 ),乘积大约是( );36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 )。
(2)《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大约是7( )。
(3)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3( )。
5.从6104这4张卡片中选3张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6.星期六的下午,李叔叔的水果店里运来了650千克苹果,星期天赶集时卖出去了390千克,还剩( )千克苹果。
7.如果□18×3的积是三位数,那么□最大填( ),如果积是四位数,那么□最小填( )。
8.一个排球69元,王老师买了3个,大约花了( )元。
二、选择题
9.三班的同学都订阅了课外书,其中42人订阅了《趣味数学》,31人订阅了《开心作文》,有18人两种刊物都订阅了,三(1)班一共有( )人。
10.“2吨”钢材和“2000千克”大米相比较的结果是(
)。
A.2吨钢材重
A.从1数到20
B.2000千克大米重
B.吃一顿丰富的午餐
C.一样重
C.跑1千米
11.秒针走4大格的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是(
)。
12.剪纸,是中国汉族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展示。下面是几幅剪纸,请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5
1
1213.下面竖式中的进位“1”相当于小棒图中的哪部分?下面图(
)圈的是正确的。
A. B. C. D.
114.下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比大?(
)
4A. B. C.
15.把一张长方纸对折,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的周长是(
)厘米。
A.40 B.20 C.60
16.某校六(1)班有学生52人,据统计喜欢打篮球的同学有22人,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有36人,每一个同学至少喜欢其中一项。那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有(
)人。
A.6
17.直接写出得数。
8564
3815
1033
506
3009
7058
1305
980760
B.8 C.12
13532161
71010448818.列式计算,加△的要验算。
512×3=
△302-217=
307×6=
380+513=
510×6=
19.脱式计算。
259+(804-546)
(1000-498)×5
507×(72÷9)
9×(468+153)
20.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1.前进书店开展图书促销活动,促销规则是“满400元减60元”。张老师从这个书店给学校图书馆买了一些图书。
书名
《榜样的力量》
数量
1套
价格
96元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1套
158元
《中外名人故事传记》
1套
128元
估计一下,张老师买这些图书能享受“满400元减60元”的优惠吗?
(1)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能(
)
不能(
)
(2)请写出你的估算过程。
22.二年级有138人,三年级有173人。图书馆买来300本新书,两个年级的学生每人借一本,够吗?
23.一批电脑捐给希望小学。如果每班4台,正好可以分给14个班;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24.
(1)上衣的价钱是手套的几倍?
(2)裤子的价钱是手套的4倍。一条裤子多少钱?
(3)一双手套的价钱比一双袜子的价钱多3元,买一件衣服的钱能买几双袜子?
25.
3(1)请你圈出这些草莓的。
4(2)这些草莓的是(
)个。
26.共享单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小区门口画了一块长56分米,宽27分米的长方形单车停放区,其中一边靠墙(不用画线),画出的线一共长多少米?
23
27.有50个同学参加文化节演出,每人至少参加大合唱和集体舞中的一项。其中有32人表演大合唱,26人表演集体舞,两项都参加的有几人?列式计算,画图表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8000 1 80 22
【解析】
(1)1千米=1000米,据此把8千米换算成米作单位即可;
(2)1000千克=1吨;
(3)1分=60秒,据此把1分20秒换算成秒作单位即可;
(4)1厘米=10毫米,把3厘米换算成毫米作单位,再进一步解答。
(1)8千米=8000米;
(2)1000千克=1吨;
(3)1分=60秒,60秒+20秒=80秒,则1分20秒=80秒;
(4)3厘米=30毫米,30毫米-8毫米=22毫米,则3厘米-8毫米=22毫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45
【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小明的出发时间,用到达时刻9时20分,减去路上用的时间35分钟即可。
9时20分-35分=8时45分,即小明的出发时间是8:45。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根据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进行解答。
3. 70 490 2
【解析】
把68看作70,70×7=490;360×5=1800,即可知道360×5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
在估算68×7时,应把68看作70,乘积大约是490;36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点睛】
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
4.
千克##kg
分米##dm
克##g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部电梯的载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用“分米”作单位,计量一枚1角的硬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1)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千克。
(2)《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大约是7分米。
(3)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3克。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 641 104 745 537
【解析】
把6、1、4按从大到小排列组成的三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把1、0、4三个数,1放在首位,0、4按从小到大排列组成的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然后把它们相加、相减即可解答。
从6104这4张卡片中选3张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641最小的三位数是104。
641+104=745
641-104=537
【点睛】
先确定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再作进一步解答。
6.260
【解析】
用总千克数减去卖出去的,就是剩下的苹果,据此解答。
650390260(千克)
星期六的下午,李叔叔的水果店里运来了650千克苹果,星期天赶集时卖出去了390千克,还剩(260)千克苹果。
【点睛】
熟知三位数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3 4
【解析】
把这个三位数看作300,300乘3得900,所以先求出318与3的积,再求出418与3的积,即可解答。
318×3=954
418×3=1254,要使□18×3的积是三位数,那么□最大填3,要使积是四位数,□最小填4。
【点睛】
此题先估算,确定出三位数百位数字的大概范围,然后精确计算后再填空。
8.210
【解析】
用一个排球的价钱乘购买排球个数,求出花费的钱数。将69估成70,再进行计算。
69×3≈70×3=210(元) 则大约花了210元。
【点睛】
本题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出算式,因为要求的是大约花费的钱数,所以根据乘法估算方法解答。
二、选择题
9.55
【解析】
订阅《趣味数学》的人数加订阅《开心作文》的人数,减去两种刊物都订阅的人数即可解答。
42+31-18
=73-18
=55(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C
解析:C
【解析】
根据“1吨=1000千克”可知,2吨=2000千克,据此可知,“2吨”钢材和“2000千克”大米相比较的结果是一样重。
根据分析可知,“2吨”钢材和“2000千克”大米相比较的结果是一样重。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记:1吨=1000千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4个大格是5×4=20秒。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从1数到20大约需要20秒,跑完1千米大约需要4分钟,吃一顿丰盛的午餐大约需要30分钟。据此解答即可。
根据分析可知,秒针走4个大格的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是从1数到20。
故答案为:A
【点睛】
秒针走一个大格是5秒,走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秒。解决本题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和计量单位,灵活的解答。
12.见详解
【解析】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据此即可解答。 3121<
>
56125【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知识的掌握。
13.D
解析:D
【解析】
计算14×3时,从个位乘起,4×3=12,因为积满十,需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2,所以竖式中的进位“1”表示12当中的10,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
选项D中圈了12根小棒中的10根小棒。
故答案为:D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解析】
1先写出各个选项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4111A.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334111B.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554111C.涂色部分分数表示为,<;
664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长方形的长为2个10厘米,宽为10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长方形纸的周长即可。
10+10=20(厘米)
(20+10)×2
=30×2
=60(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以及图形的折叠问题,应熟练掌握。 16.A
解析:A
【解析】
先用22加上36求出喜欢打篮球与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和,再减去六(1)班的总人数52就是重复计算的人数,也就是两项运动都喜欢的人数。
223652
5852
6(人)
所以,两项运动都喜欢的同学有6人。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可以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17.21;23;309;300;
2700;128;650;220;
8435;;;
71048【解析】
18.1536;85
1842;893;3060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512×3=1536
△302-217=85
30221785
3
217验算:853×6=1842
380+513=893
510×6=3060
318
513
89330602719.517;2510;
4056;5589
【解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59+(804-546)
=259+258
=517
(1000-498)×5
=502×5
=2510
507×(72÷9)
=507×8
=4056
9×(468+153)
=9×621
=5589
20.见详解
【解析】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如下:
(画法不唯一)
21.(1)不能(√)
(2)估算过程见详解
【解析】
先将每套书的价钱估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加起来,然后与400元进行比较即可。
将96元估成100元;158元估成160元;128元估成130元;
96<100,158<160,128<130;
100+160+130=390(元);
390<400元,因此不能享受优惠。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不够
【解析】
先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求出二、三年级共有的人数,然后再和300比较即可。
138+173=311(人)
311>300
答:不够。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
23.8个
【解析】
根据题意,用4乘14,求出电脑的总台数,再除以7台,即可求出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4×14÷7
=56÷7
=8(个)
答: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8个班。
【点睛】
求出电
解析:8个
【解析】
根据题意,用4乘14,求出电脑的总台数,再除以7台,即可求出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4×14÷7
=56÷7
=8(个)
答:如果每班7台,可以分给8个班。
【点睛】
求出电脑的总台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5倍;(2)32元;(3)8双
【解析】
(1)上衣的价钱除以手套的价钱即可解答;
(2)手套的价钱乘4即等于一条裤子的价钱;
(3)手套的价钱减去3元等于一双袜子的价钱,上衣的价钱除以一双袜
解析:(1)5倍;(2)32元;(3)8双
【解析】
(1)上衣的价钱除以手套的价钱即可解答;
(2)手套的价钱乘4即等于一条裤子的价钱;
(3)手套的价钱减去3元等于一双袜子的价钱,上衣的价钱除以一双袜子的价钱即可解答。
(1)40÷8=5
答:上衣的价钱是手套的5倍。
(2)4×8=32(元)
答:一条裤子32元钱。 (3)8-3=5(元)
40÷5=8(双)
答:买一件衣服的钱能买8双袜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5.(1)见详解
(2)8
【解析】
(1)根据题意,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则3份有草莓(12÷4×3)个。
(2)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则2份有
解析:(1)见详解
(2)8
【解析】
3(1)根据题意,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则3份有草莓4(12÷4×3)个。
(2)把12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则2份有草莓(12÷3×2)个。
(1)12÷4×3
=3×3
=9(个)
23
(2)12÷3×2
=4×2
=8(个)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1米
【解析】
靠墙边不画线,画线的长度是一个长和两个宽的总长,最后再把长度化为米作单位的即可。
56+27×2
=56+54
=110(分米) =11(米)
答:画出的线一共长11米。
【点睛】
解析:11米
【解析】
靠墙边不画线,画线的长度是一个长和两个宽的总长,最后再把长度化为米作单位的即可。
56+27×2
=56+54
=110(分米)
=11(米)
答:画出的线一共长11米。
【点睛】
本题主要是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周长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7.8人;画图见详解
【解析】
表演大合唱的人数+表演集体舞的人数-参加文化节演出的总人数=两项都参加的人数,依此计算并画图即可。
32+26-50
=58-50
=8(人)
画图:
32-8=24(人
解析:8人;画图见详解
【解析】
表演大合唱的人数+表演集体舞的人数-参加文化节演出的总人数=两项都参加的人数,依此计算并画图即可。
32+26-50
=58-50
=8(人)
画图:
32-8=24(人);26-8=18(人) 答:两项都参加的有8人。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更多推荐
解答,分数,价钱,人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