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六上数学试卷析)

数学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数学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

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

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

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

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

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

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

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

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

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

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

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

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

1 / 2

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

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

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

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

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

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

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

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

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

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

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

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

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

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

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

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

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

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2 / 2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认识,知识,时候,实际,学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