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武汉小学升初中数学试卷)
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综合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大冬瓜约重6( );一个橙子约重700( )。
(2)一本故事书的封面的面积约是300( );一块黑板的面积约是5( )。
2.小红从家到学校需要25分。如果她8时30分上课,那么最晚应在( )时( )分从家出发。
3.一副羽毛球拍78元,张老师买了3副羽毛球拍,估一估,大约花了(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宽约5( )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是1200( )
一辆货车的载质量为6( )
小林跑100米的时间约用18( )
5.一张桌子755元,两把椅子共155元。买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共需要( )元。
6.138比690少( ),比450多150的数是( )。
7.比668少196的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的4倍是( )。
8.比68多256的数是( );750×8的积的末尾有( )个0。
二、选择题
9.学校组织课后服务,三(1)班参加网球小组的有15人,参加绘画小组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7人,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共有( )人。
10.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11.做一组口算题,甲用了1分5秒,乙用了90秒,丙比乙少用10秒。把他们三个人的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312.张晓从图书馆借来一本《数学故事》,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7半,其余的第三天看完,她第三天看了全书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B.1000-405
。
C.304+211 D.199×3
13.估一估,得数大于600的算式是(
)。
A.198+499
14.小红下了体育课后,把一根跳绳对折以后再对折收纳起来去了教室,准备下一节课,请问此时长度是原来的(
)。
A.2
11B.
31C.
41D.
815.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如果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
A.40厘米
人。
跳绳
张林
刘明
王刚
李洋
马强
B.32厘米 C.48厘米
16.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拔河比赛的学生名单。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
)
拔河
王刚
赵军
张林
刘伟
刘明
赵亮
A.11
17.口算。
B.10 C.8
450320
323
118
7009
180510
452
506
8004
5324111
1
633778818.列竖式计算。
506272=
9488=
3078=
19.脱式计算。
220-160+430
356+72÷9
6×(212-203)
50×9-120
413×(45÷9)
694-(253+277)
20.按要求涂一涂。
涂色部分是空白部分的2倍。
21.阳光小学有893人,已经体检的有529人,还未体检的有多少人?
22.动物园上午有游客905人,中午有358人离去,下午又来了292人,现在园内有多少游客?
23.“国庆黄金周”期间,游乐园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时间调整后接待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国庆节开园时间调整通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经研究决定:10月1日至10月7日开园时间为7:30~18:00,10月8日起恢复正常开园时间8:30~18:00
(1)“国庆黄金周”期间,游乐园一天的开园时间比平时多了多长时间?
(2)游乐园第一天接待游客486名,第二天接待游客的数量是第一天的3倍,游乐园第二天接待游客多少名?
(3)夏林和爸爸妈妈在十一期间也准备去游乐园,他们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门票: 78元/人
24.同学们去春游,三年级去了60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一共去了多少人?
225.林伯伯家养了15只鸡。其中是母鸡,母鸡有多少只?
526.用一根铁丝刚好围了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27.先按要求在横线上写数,再用画“集合圈”的方法表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列式计算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大于55小于65的整数:________________
大于50小于60的整数: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
千克##kg
克##g
(2)
平方厘米##cm2
平方米##m2
【解析】
(1)(2)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即可。
(1)
一个大冬瓜约重6千克;一个橙子约重700克。
(2)
一本故事书的封面的面积约是300平方厘米;一块黑板的面积约是5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注意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2. 8 5
【解析】
用上课的时间减去从家到学校需要的时间,求出最晚应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8时30分-25分=8时5分
则最晚应在8时5分从家出发。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熟练掌握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40
【解析】
先把78看成80,用80乘3,求出大约花了多少元。
78元看成80元;
80×3=240(元),则大约花了240元。
【点睛】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一步解答。 4.
分米##dm
千米##km
吨##t
秒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课桌宽约5分米;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是1200千米;
一辆货车的载质量为6吨;
小林跑100米的时间约用18秒。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910
【解析】
要求买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共需要多少元,用755+155即可解答。
755+155=910(元)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 552 600
【解析】
用690减去138求出138比690少多少;用450加上150求出比450多150的数;
690-138=552;
450+150=600;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472 396
【解析】
求比668少196的数是多少,用668减去196即可;最大的两位数是99,然后乘4求出它的4倍是多少即可。
668-196=472
99×4=396
比668少196的数是472,最大的两位数的4倍是396。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减法和乘法的意义。
8. 324 3
【解析】
求比68多256的数,用68加上256解答。先求出750×8的积,再看积的末尾有几个0。
68+256=324
则比68多256的数是324。
750×8=6000
则积的末尾有3个0。
【点睛】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判断两个数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积,再进行解答。
二、选择题
9.25
【解析】
参加网球小组的人数加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就是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人。
15+18-7
=32-7
=25(人)
【点睛】
对于重叠问题,关键是判断重复计算的部分的数量,求总数的时候需要减去重叠部分。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生活实际写出各个选项表示的长度即可解答。
A.表示的长度大约1米;
B.表示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C.故答案为:B
【点睛】
表示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11.B
解析:B
【解析】
先用乙用的时间减10秒计算出丙用的时间,然后将1分5秒化成秒后再比较即可。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跑得最快。
90-10=80(秒)
1分5秒=65秒
90秒>80秒>1分5秒,即他们三个人的速度从快到慢为:甲、丙、乙。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与秒的换算与比较,以及时间快慢的比较,应熟练掌握。
51212.;;
777【解析】
33把一本《数学故事》的页数看成一个整体,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剩下全书的1-=774422222;+=,剩下的一半即,则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了全书的;用第一7777777天看的加上第二天看的,求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用第一天看的减去第二天看的,求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41-=
77422+=777
272727剩下的一半即,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了全书的;
352+=
777312-=
77751则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全书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全书的。
77【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3.A
解析:A
【解析】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时,应将两个加数、被减数、减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整千数或整百整十数再进行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应将三位数估成整百十数或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选择即可。
A.198≈200,499≈500,198+499≈700,700>600,即198+499>600;
B.405≈400,1000-405≈600,400<405,即1000-405<600;
C.304≈300,211≈210,304+211≈510,510<600,即304+211<600;
D.199≈200,199×3≈600,199<200,即199×3<600。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以及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应熟练掌握。
14.C
解析:C
【解析】 把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将绳子平均分成2份,再对折一次将绳子平均分成4份,此时的长度是这4份中1份的长度,据此写出分数。
1由分析可知此时绳子长度是原长度的。
4故答案为:C
【点睛】
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对折两次把绳子平均分成几份。
15.B
解析:B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上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即可。
12厘米>8厘米
8×4=32(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面图形的分割,以及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16.C
解析:C
【解析】
从图中可知:参加跳绳比赛的有5人,参加拔河比赛的有6人,其中张林、刘明、王刚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拔河比赛,用5+6-3即可求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5+6-3=8(人)
则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8人。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集合问题的掌握与理解,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两项都参加的有3人。
17.130;96;88;6300
690;90;300;3200
2562;;;
3678【解析】
18.234;7584;2456
【解析】
笔算三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本位数字加十再减;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结果累加即可,据此解答。
506272234
94887584
30782456 506272
2349483630758
8
7584245619.490;364;54
330;2065;164
【解析】
第1题,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
第2题,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第3题,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
第4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第5、6题,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
220-160+430
=60+430
=490
356+72÷9
=356+8
=364
6×(212-203)
=6×9
=54
50×9-120
=450-120
=330
413×(45÷9)
=413×5
=2065
694-(253+277)
=694-530
=164
20.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可将空白部分看成1份,则涂色部分是2份,则一共有3份,因此先计算出圆圈的总个数,用圆圈的总个数除以3计算出每份的个数,再用每份的个数乘2即可得到需要涂色的圆圈的数量。
一共12个圆圈
12÷3=4(个)
4×2=8(个);即涂色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倍的认识,先计算出需要涂色的圆圈的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364人
【解析】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人数减去已经体检的人数就是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893-529=364(人)
答:还未体检的有364人。
【点睛】
此题是简单的整数减法应用题,已知总数量和一个部分量,求另一个部分量用减法解答。
22.839人
【解析】
用上午游客人数减去中午离开游客人数,再加上下午来的游客人数,求出现在园内游客人数。
905-358+292
=547+292
=839(人)
答:现在园内有游客839人。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3.(1)1小时;
(2)1458名;
(3)够,计算见详解
【解析】
(1)结束时间是一样的,只要算出开园时间提前了多少时间即可;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先算出夏林一家需要花
解析:(1)1小时;
(2)1458名;
(3)够,计算见详解
【解析】
(1)结束时间是一样的,只要算出开园时间提前了多少时间即可;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先算出夏林一家需要花多少钱,再和250元比较即可。
(1)8时30分﹣7时30分=1小时; 答:游乐园一天的开园时间比平时多了1小时。
(2)486×3=1458(名);
答:游乐园第二天接待游客1458名。
(3)78×3=234(元);
234元<250元。
答:他们带250元买门票够。
【点睛】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和乘法的意义,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24.180人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三年级去了60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要求一共去了多少人,先求2个6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加上60即可解答。
2×60+60
=120+60
=180(
解析:180人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三年级去了60人,六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要求一共去了多少人,先求2个6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加上60即可解答。
2×60+60
=120+60
=180(人)
答:一共去了180人。
【点睛】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6只
【解析】
用林伯伯家养的鸡的只数除以5,再乘2即等于母鸡的只数,据此即可解答。
15÷5×2
=3×2
=6(只)
答:母鸡有6只。
【点睛】
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
解析:6只
【解析】
用林伯伯家养的鸡的只数除以5,再乘2即等于母鸡的只数,据此即可解答。 15÷5×2
=3×2
=6(只)
答:母鸡有6只。
【点睛】
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5分米
【解析】
首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根铁丝的长度,然后用铁丝的长度除以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
(6+4)×2÷4
=20÷4
=5(分米)
解析:5分米
【解析】
首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根铁丝的长度,然后用铁丝的长度除以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
(6+4)×2÷4
=20÷4
=5(分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27.见详解
【解析】
直接根据题意写出这个些数,再用画“集合圈”的方法表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解答即可,依此画图并解答。
大于55小于65的整数:56、57、58、59、60、61、62、63、6
解析:见详解
【解析】
直接根据题意写出这个些数,再用画“集合圈”的方法表示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解答即可,依此画图并解答。
大于55小于65的整数:56、57、58、59、60、61、62、63、64,共9个;
大于50小于60的整数:51、52、53、54、55、56、57、58、59,共9个;
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数有:56、57、58、59,共4个 9+9-5-5
=18-5-5
=13-5
=8(个)
8÷2=4(个)
答: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数一共有4个。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更多推荐
计算,时间,解答,游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