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发(作者:2018年数学试卷青岛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测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分=( )秒

1米-3分米=( )分米

2.一列火车应该8:35正点到站,现在晚点30分钟,这列火车到站时间是( )。

3.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是28元,买9本大约需要( )元。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火车每小时行驶120( )

(2)读一首五言绝句大约需要20( )

(3)数学课本厚约7( )

(4)蒸一锅米饭约25( )

5.口算280+360时,可以这样想:28个十加上36个十得( )个十,也就是( );也可以这样想:因为28+36=( ),所以280+360=( )。

6.有1、0、9三个数字,可以排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排出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差是( )。

7.学校进行广播体操比赛。如果每个方队排成3行,每行15人。如果要排成9行,每行有( )人。

8.要使□39×3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大填( )。

二、选择题

9.参加绘画小组的有26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23人,两个活动都参加的有8人。

(1)在下图中填写相应的人数。

(2)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

)人。

10.一头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

A.6060千克 B.6600千克 C.6006千克

11.小明家离书店1100米,小明上午8时15分步行去买书,到书店门口时是8时40分。小明发现书店是上午9时开门。小明至少还要等多久才能买到书?解答这个问题用到的信息是(

)。

A.8时40分,9时

C.8时15,8时40分

B.8时15分,8时40分,9时

D.8时15分,8时40分,9时,1100米

1312.读作( ),再添上( )个就是1。

8813.如果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那么3小时最可能有(

)人乘坐游览车。

A.100与150之间

14.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2A.

5B.150与200之间

2,还剩( )。

5C.200与250之间

3B.

51C.

515.下面是三(2)班参加跑步和乒乓球比赛的学生名单。 跑步

杨慧

李丽

陈星

马婷婷

周斌

刘桢

刘桢

乒乓球

杨慧

陈星

马婷婷

如果用集合图来表示参赛情况,(

)选项正确。A. B.

C.

16.下面的图形都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摆成的图形,有一个图形的周长与其他图形不同,这个图是(

)。

A. B. C.

17.直接写得数。

3490×0=

801×2≈

300×6=



885259+71=

70+430=



550-320=

77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71+122=

★403-158=

24×4=

350×3=

408×7=

264×6=

19.脱式计算。

138+39-62

637-(234+189)

475+125×4

20.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画出两种情况。(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21.菜市场运来黄瓜455千克,运来的西红柿比黄瓜少213千克,运来的西红柿有多少千克? 22.某百货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如下表:

商品名称

价格/元

自行车

799

空调

1588

电饭煲

596

(1)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个电饭煲大约贵多少元?

(2)妈妈带2000元钱去买一台空调和一个电饭煲,钱够吗?

23.有一批平板捐给希望小学。如果每班6台,正好可以分给12个班,如果每班8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24.

(1)上衣的价钱是手套的几倍?

(2)裤子的价钱是手套的4倍。一条裤子多少钱?

(3)一双手套的价钱比一双袜子的价钱多3元,买一件衣服的钱能买几双袜子?

25.一个蛋糕,爸爸吃了,明明吃了,剩下的留给妈妈吃。妈妈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谁吃得最多?

2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16米,李爷爷靠墙给菜地围上篱笆栅栏,至少要用多少米篱笆?

4838

27.三年级订《故事书》的有20人,订《童话世界》的有18人,两种书都订的有8人,订这两种书的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5 240 7

【解析】

把4分换算成秒数,用4乘进率60;

先把1米换算成10分米,再相减即可。

7000÷1000=7;4×60=240;1×10=10;10-3=7

7000千克=7吨

4分=240秒

1米-3分米=7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和名数的简单计算,要注意在做名数的计算题时,要先把名数的单位化统一后再计算。

2.9:05

【解析】 用这列火车本应到站时刻(8:30)加晚点的时间(30分钟),就是这列火车的到站时刻。

8时35分+30分=9时05分

则这列火车到站时间是9:05。

【点睛】

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3.27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的价格乘9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计算。

将28元看成30元,

30×9=270(元),即买9本大约需要270元。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千米##km

秒##s

毫米##mm

分钟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火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计量读一首五言绝句大约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蒸一锅米饭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计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1)火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2)读一首五言绝句大约需要20秒;

(3)数学课本厚约7毫米;

(4)蒸一锅米饭约25分钟。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 64 640 64 640

【解析】

因为280是28个十,360是36个十,28个十加上36个十,用28+36得出结果就是几个十,结果后面加一个0即是280+360的结果;也可以先计算28+36的结果,再在后面加一个0即是280+360的结果。

28+36=64,所以28个十加上36个十得64个十,也就是640;28+36=64,所以280+360=64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百整十数与整百整十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6. 4 801

【解析】

0不能在最高位上,则百位是1时,可以组成109、190。百位是9时,可以组成901、910。则一共可以组成4个不同的三位数。 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大,应把9放在百位,把1放在十位,把0放在个位。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小,应把1放在百位,把0放在十位,把9放在个位。将两个数相减求差。

用1、0、9数字可以排出4个不同的三位数。

910-109=801,则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801。

【点睛】

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枚举法。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不漏。在数的组成上,要使数最大,大数字要放到高位上,反之,大数字要放到低位上。

7.5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学校进行广播比赛,如果每个方队排成3行,每行15人,用乘法先计算出这个方阵的总人数,如果方阵改变,要排成9行,求每行有几人用除法;据此解答。

3×15÷9

=45÷9

=5(人)

【点睛】

本题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计算出这个方阵中的总人数是解题关键。

8.2

【解析】

139×3=417;239×3=717,339×3=1017,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得:

要使□39×3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大填2。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9.A

解析:(1)见详解;

(2)41

【解析】

(1)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用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题意,用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两个活动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26-8=18(人)

23-8=15(人)

填空如下: (2)26+23-8=41(人)

所以,绘画小组和舞蹈小组一共有41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依据为容斥原理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

10.A

解析:A

【解析】

1吨=1000千克,依此将6吨化成千克后,再加60千克即可,依此计算并选择。

6吨=6000千克,6000千克+60千克=6060千克,即6吨60千克=6060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要求小明至少还要等多长时间,与小明几点出发、他家到书店的距离无关,运用书店开门时间减去到书店门口的时间,即可得到小明至少还要等多少时间。

9时8时40分=20分

即解答这个问题用到的信息是8时40分、9时;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时间的推算,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计算即可。

12.

八分之三 5

【解析】

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然后把分数线读作“分之”,最后读分子;

11113把“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3个即是;“1”里面有8个,再添上(8-3)个即88888可。

13读作八分之三,再添上5个就是1。

88【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3.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即平均每小时最少有36人,最多有45人乘坐缆车。用平均每小时最少乘坐缆车人数乘时间,求出最少乘坐缆车人数。用平均每小时最多乘坐缆车人数乘时间,求出最多乘坐缆车人数。

36×3=108(人)

45×3=135(人)

则3小时有108到135人乘坐缆车,最有可能有100与150之间的人乘坐游览车。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最少和最多乘坐缆车的人数,再进行解答。

14.B

解析:B

【解析】

2把这块巧克力的总量看成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吃的,就是还剩下几分之5几。

231-=

5532一块巧克力,小明吃了,还剩。

55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分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统计表的名字可知,杨慧、陈星、马婷婷、刘桢这四位同学在参加跑步的名单里也在参加乒乓球比赛的名单里,所以用C选项集合图来表示参赛情况最合适。

据分析可知:

三(2)班参加跑步和乒乓球比赛的学生名单。

跑步

杨慧

李丽

陈星

马婷婷

周斌

刘桢

刘桢

乒乓球

杨慧

陈星

马婷婷

如果用集合图来表示参赛情况,C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利用统计表设计集合图。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分别计算各图形的周长,即可得出结论。

A.图形周长等于12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12厘米;

B.图形周长等于12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12厘米;

C.图形周长等于16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1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拼组图形周长的计算能力。

717.0;1600;1800;

83130;500;;230

7【解析】

18.393;245;96

1050;2856;1584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271+122=393

★403-158=245

24×4=96

5746403271393122验算:122

158验算:342

22839327

96350×3=1050

408×7=2856

264×6=1584

3503408

2646

7

619.115;214;975

【解析】

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直接计算即可。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按照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 138+39-62

=177-62

=115

637-(234+189)

=637-423

=214

475+125×4

=475+500

=975

20.见详解

【解析】

画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那么长与宽的和就是9厘米,9=5+4=6+3,所以可以画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答案不唯一);据此画出即可。

长与宽的和是:18÷2=9(厘米)

9=5+4=6+3

所以可以画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答案不唯一)

如图所示:

(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解决本题先根据周长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作出符合要求的图。

21.242千克

【解析】

运来的西红柿比黄瓜少213千克,即两者相差213千克,求较小数用减法计算。

455-213=242(千克)

答:运来的西红柿有242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减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谁多谁少。 22.(1)200元

(2)不够

【解析】

(1)根据题意,用自行车的价格减去电饭煲的价格,即可求出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个电饭煲大约贵多少元,注意计算时用估算的方法计算即可。

(2)根据题意,用空调的价格加上电饭煲的价格,计算出空调与电饭煲的价格和,再与2000元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妈妈买一台空调和一个电饭煲,带2000元钱够不够,注意计算的时候用估算的方法计算即可。

(1)799-596

≈800-600

=200(元)

答:买一辆自行车比买一个电饭煲大约贵200元。

(2)1588+596

≈1600+600

=2200(元)

2200>2000

答:妈妈带2000元钱去买一台空调和一个电饭煲,钱不够。

【点睛】

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9个

【解析】

6乘12等于这批平板的总台数,再除以8即可解答。

6×12÷8

=72÷8

=9(台)

答:可以分给9个班。

【点睛】

本题是归总问题应用题,先计算平板的总台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解析:9个

【解析】

6乘12等于这批平板的总台数,再除以8即可解答。

6×12÷8

=72÷8

=9(台)

答:可以分给9个班。

【点睛】

本题是归总问题应用题,先计算平板的总台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24.(1)5倍;(2)32元;(3)8双 【解析】

(1)上衣的价钱除以手套的价钱即可解答;

(2)手套的价钱乘4即等于一条裤子的价钱;

(3)手套的价钱减去3元等于一双袜子的价钱,上衣的价钱除以一双袜

解析:(1)5倍;(2)32元;(3)8双

【解析】

(1)上衣的价钱除以手套的价钱即可解答;

(2)手套的价钱乘4即等于一条裤子的价钱;

(3)手套的价钱减去3元等于一双袜子的价钱,上衣的价钱除以一双袜子的价钱即可解答。

(1)40÷8=5

答:上衣的价钱是手套的5倍。

(2)4×8=32(元)

答:一条裤子32元钱。

(3)8-3=5(元)

40÷5=8(双)

答:买一件衣服的钱能买8双袜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5.;爸爸

【解析】

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将爸爸和明明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分别相加,即得一共吃了几分之几;然后将这个蛋糕看成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他们一共吃的几分之几,即得妈妈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1解析:;爸爸

8【解析】

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将爸爸和明明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分别相加,即得一共吃了几分之几;然后将这个蛋糕看成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他们一共吃的几分之几,即得妈妈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只比较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也就是谁吃得最多,进行解答。

743+=888711-=

88

因为4>3>1,

143所以>>,故爸爸吃得最多。

8881答:妈妈吃了蛋糕的;爸爸吃得最多。

8【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加减法、以及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

26.52米

【解析】

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用的篱笆最少;这时篱笆的长度为1条长加上2条宽的长度;据此解答。

20+16×2

=20+32

=52(米)

答:至少要用52米篱笆。

【点睛】

本题考查了

解析:52米

【解析】

当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时,用的篱笆最少;这时篱笆的长度为1条长加上2条宽的长度;据此解答。

20+16×2

=20+32

=52(米)

答:至少要用52米篱笆。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27.30人

【解析】

因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8人,所以重叠部分是8人,根据容斥原理求出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是:20+18-8=30人,由此得出答案即可。

20+18-8

=38-8

=30(人)

答:订这两

解析:30人

【解析】

因为两种杂志都订的有8人,所以重叠部分是8人,根据容斥原理求出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是:20+18-8=30人,由此得出答案即可。

20+18-8 =38-8

=30(人)

答:订这两种杂志的一共有30人。

【点睛】

本题依据了容斥原理公式之一: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更多推荐

计算,人数,时间,参加,分数,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