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永州市二模数学试卷)
“小学语文、数学分科教学”实验
阶 段 报 告
铁力市第一小学
2009.7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市小学采取的是“语文数学双科单人分班”教学体制。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体制,
它不可否地在全市的教育发展历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教学管理、学科推进、时间分配、复习指
导等方面,随着新课改实施的不断深化,愈来愈显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小学
阶段的数学、语文、英语成绩不平衡,整体在低水平循环,学生进入初中后劲不足等矛盾日渐突出。
小学教学呼唤“分科教学”这一载体。
1、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早在40年前“教学应被视为专业,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
专业化”的理念已形成,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把教师规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
业人员”;多年来与每个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教师专业职务”认定工作都是以教师学科专长分类
进行的。对教师个体来讲,一个教师在从教五、六年后,其教学水平与风格基本成型,用强有力的继
续教育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教师从“职业”到 “专业”已成为必由之路。
2、从“一人双岗”的体制上看。“一人双岗”的体制即班主任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这种体制 从“亲
其师,信其道”的角度讲,便于教学管理,也便于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但从我市教育的发展走势上看,
存在着不容回避的弊端。
一是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文化知识、学科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脉,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获取
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一些教师由于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局限性,难以驾驭课堂教学了。其原因是
一个班主任,双学科教学,班级常规管理,各项活动的组织构成了“繁重劳动”要素。他们根本没有
时间与精力研究学科教学。二是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高效低耗”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特征,而
“一人双岗”体制暴露出来的问题至少有三,主要反映在“备课、上课与领域差异”上。(1)备课已
成为负担。两个学科加起来,每周备课超过20课时,这是一种劳动的“超负荷”。因此,“共享教案”、
“应检教案”、“公鸡教案”应运而生。(2)体验过于单调。教学设计付诸实施仅在一个班进行,教过
且过,连修订与完善的机会都没有,课后反思是名副其实的“课后”了。教师也没有机会调整教学策
略。如果,教师带的是几个班级的课,第一节没有成功,教师可以反思自己,在下一次教学中得到完
善。(3)领域存在差异。从学科专业角度讲,语文、数学的“异质性”已是一个不诤的事实。一个教
师只能侧重于其中一个领域的研究,或数学强或语文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三是不适应中小学衔
接。“小学抱着走,中学大撒手”的话已存在多年。从小学的“班主任承包制”到“中学的学科各自为
战”,学生不适应这种“跳跃式”的过渡,心理情感等因素影响了学习成绩的巩固与提升。同时,中小
学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也造成了中学教学与小学教学人为的断裂。3、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在众
多的管理者心中有一种奇怪的思维定势,认为小学的教学内容简单,知识容量大,结构不复杂,双科
教学 教师完全可以承载,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小学教学的“术业有专攻”。如果一个教师侧重研究
某一学科教学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与超越,对于这一学科教学就越研究越深透,这也符合一
个人的思维发展与成长规律。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没有专业的文化素质,不可能培养
出高素质的学生。 分科教学更值得可喜的是教师腾出了时间与精力,能够潜心的研究教学了。新课程
不仅转变的是教学思想,更要转变的是管理模式。因此,分科教学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内容
1、分科教学使孩子在小时候,接受分科体系利于孩子形成较好的自主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的学科教学具体策略;
3、分科教学培训的具体安排;
更多推荐
教学,教师,学科,小学,分科,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