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新高考的语文英语数学试卷)

龙源期刊网

关于小学数学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实践与认识

作者:张亿霞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19期

摘 要 作为一种课前自主学习活动,课前三分钟一般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自己组织的方式进行,可以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对知识运用能力进行有效监测,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更好开发学生智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前三分钟;实践;认识

中图分类号:B013,B01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186-01

在课间三分钟这样的活动中,为安排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学生轮流做主讲人的形式,建立以点带面、以少数带动多数的高效学习模式,为接下来整个课堂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对改善传统数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也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枯燥,大大降低了学习氛围的趣味性,对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而一些爱好数学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获得的自我展现机会越来越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课前三分钟活动,一方面可以改善教学模式的枯燥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给每一位学生成为主角的机会。此外,多种活动形式的运用,还能从多角度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给学生情景化的体验,让学生模拟讲课、换位思考和交流讨论,增加探索数学新知识的兴趣;在分组合作中,引导放开顾虑,互帮互助,吸取其他同学优点,活跃自己的思维;在三分钟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在主动求索的过程中的收获应予以肯定,这样可以使他们获得充足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加对这一活动的喜爱和支持。

二、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实践探索

(一)学生讲演引入,提升数学知识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与导入进行结合,把整个课堂连贯起来。教师提前教会学生导入时要讲的故事,比如使用数学史有趣知识、数学家轶事、数学研究成果等,由学生自由设计稿件进行讲述,在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学“圆的周长”时,用“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进行导入,使学生对什么是圆周率,它是怎们得来的,有什么用处等问题产生兴趣,对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进行了解,讲演的学生最后表达了对中


更多推荐

学生,进行,活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