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数学试卷分析心得)

学号 080907237

姓名 杨鹏

悖论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我国先秦时代。“悖论”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无路可走”,转义是“四处碰壁,无法解决问题”。

悖论是一种认识矛盾,它既包括逻辑矛盾、语义矛盾,也包括思想方法上的矛盾。

数学悖论作为悖论的一种,主要发生在数学研究中。按照悖论的广义定义,所谓数学悖论,是指数学领域中既有数学规范中发生的无法解决的认识矛盾,这种认识矛盾可以在新的数学规范中得到解决。

从上课老师举的例子中我认为悖论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又都不十分令人满意。从潜科学的观点来看,悖论是一种在已有科学规范中无法解决的认识矛盾,这种认识矛盾可以在新的科学规范中得到克服,这是悖论的广义定义。

悖论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科学理论演进中的必然产物,在科学发展史上经常出现,普遍存在于各门科学之中。不仅在语义学、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等领域出现悖论,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系统论和哲学等领域也经常出现悖论。

悖论是一种认识矛盾,它既包括逻辑矛盾、语义矛盾,也包括思想方法上的矛盾。

悖论常常以逻辑推理为手段,深入到原理论的根基之中,尖锐地揭露出该理论体系中潜藏着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所以它的出现必然导致现存理论体系的危机。科学危机的产生,往往是科学革命的前兆和强大杠杆,是科学认识飞跃的关节点和开始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指出:“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实际以及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与客观规律的矛盾,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矛盾在一点上的集中表现就是悖论。”所谓主客观矛盾在某一点上的集中表现,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造成了原来的认识无法解释新现实,因而要求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发生转换,于是在新旧两种思想方法转换的关节点上,思维矛盾特别尖锐,就以悖论的形式表现出来。

下面是我对几个典型数学悖论的看法和观点。

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某村只有一人理发,且该村的人都需要理发,理发师规定,给且只给村中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试问:理发师给不 给自己理发?

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则违背了自己的约定;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按照他的规定,又应该给自己理发。这样,理发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我认为,按照他的约定,他给自己理过发的话前提是他不应该给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他又要按照约定给自己理发。

所以我感觉是他给的这个约定有问题,干嘛非要有这个约定呢。这个约定本身就对结果产生了相反的影响。总之我感觉这个约定是人们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先有结果后有题目的一个命题。

预料不到的考试的悖论

预料不到的考试的悖论:一位老师宣布说,在下一星期的五天内(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某一天将进行一场考试,但他又告诉班上的同学:“你们无法知道是哪一天,只有到了考试那天的早上八点钟才通知你们下午一点钟考。”

照上课老师说的,如果周一、周二、周三、周四都没有进行考试,那么考试一定会安排在周五。但是这与老师说了相背离。因为老师说你们无法知道是哪一天。按照这个推理顺序,考试也不会在周四,一直推下去考试不可能被安排在一周的每一天。

我想了想,感觉咱推理的有问题。为什么要从后往前推呢。从后往前推肯定会推出这个效果:一周的每一天都不会进行考试。当时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这一点上限制了同学们的思维。为什么说“如果周一、周二、周三、周四都没有进行考试”?这不是又加了一个前提条件吗?本来解决这种悖论问题就不能再加上任何个人设定的辅助条件,因为你设计了一个辅助条件的话就相当于是你设定了一种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下,肯定有特殊结果。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错误肯定是有的,但这都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通过数学悖论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相信以后在处理问题上我会思考的更加成熟。


更多推荐

悖论,数学,考试,问题,认识,无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