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


2023年4月29日发(作者:今来花似雪)

2006年7月

第21卷第4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V01.21

ofTeachers

Weinan

July

2006

College

No.4

冲破道德的禁区探询人性的真实

——郁达夫与劳伦斯比较论

刘久明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武汉430074)

摘要:在以惊世骇俗的笔触描写两性关系方面,郁达夫与劳伦斯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不仅

在写作技巧上为郁达夫提供了足以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它还使郁达夫从中获得了性爱描写的道德勇气。但与此同时,

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却又使郁达夫与劳伦斯在性爱描写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关键词:郁达夫;劳伦斯;性爱描写;影响;差异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28(2006)04--0030—05

收稿日期:2006一03—24

作者简介:刘久明(1964一),男,湖南桃源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研

究。

论及郁达夫所受外国作家的影响,有一位作家劳伦斯作品的这一番坎坷的遭遇,不禁使人联

是我们不应忘记的.。这位作家生活年代与郁达夫大想起中国的郁达夫。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上,郁

体接近,虽然其创作风格与郁达夫并无多少相似之达夫也曾同样以其对性爱的大胆描写而引起人们

处,但是在以惊世骇俗的笔触描写两性关系方面,极大的争议,一方面,进步的青年对他的作品趋之

却与郁达夫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位作家,就是被郁

达夫尊为“20世纪的英国小说界影响最大的四大金

刚”之一的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H.

Lawrence)。正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如果说在中则被斥之为“卖淫文学”,特别是他的《她是一个弱

国现代作家中,有哪一位与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

・劳伦斯最为接近,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指出是郁达虽然郁达夫并未像劳伦斯一样受到法庭审判,但是

夫。因为不论是性格气质、心灵世界,还是对于性描他所遭遇的空前激烈的道德批评,却与劳伦斯并无

写的普遍与大胆,郁达夫都更像劳伦斯。”[1](脚”

对于20世纪的中国读者来说,劳伦斯的名字可

谓如雷贯耳。这位大名鼎鼎的英国小说家一方面以

其对两性关系的大胆而直露的描写而在读者中声

名远播,另一方面也因其触犯禁忌、描写“色情”而

在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中,称赞其小说“很

有新意”、“别具风格”、“用独一无二的风格和语言

写出了人们最不敢写的题材”者有之,斥责其小说

“内容淫秽”、指责其“有伤小说声誉者”亦有之。早

在1915年,他的长篇小说《虹》刚一出版即遭禁止,

而出版这部作品的出版商后来还为此而吃了官司。

直到34年后的1949年,此书的第二版才得以问世。

另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出版也同样历

经磨难。此书在1928年出的第一版是删本,1929年虽然今天我们已无从查考郁达夫究竟从何时

在巴黎出了节本,直到1960年,法院通过开庭审理,

裁定其为“严肃文学”,这部小说才得以以其本来面劳伦斯的哪些小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郁达夫对

目重见天日。劳伦斯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而且,他读过的劳伦

若骛;另一方面,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们则对他大肆

攻击。有人骂他是“肉欲作家”,有人说他是“色情

狂”,更有人称他为“黄色文艺的大师”,而他的小说

女子》,更被指责为“集‘卖淫文学’之大成”。[2]如3“’

二致。

或许,正是因为郁达夫和劳伦斯在创作和遭遇

上的这种相似性,所以有人称郁达夫为“中国的劳

伦斯”。而让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在于,在“中国的劳

伦斯”与英国的劳伦斯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

换句话说,“中国的劳伦斯”是否曾经接受过英国的

劳伦斯的影响?在大胆地描写“性”这一共同点上,

郁达夫和劳伦斯又存在着哪些不同之处?其中蕴藏

的文化内涵有何差别?弄清楚这些问题,也许对于

我们正确理解和评价郁达夫小说中的“色情描写”

会有所帮助。

开始接触劳伦斯的作品,也无法弄清他曾经阅读过

方数据

2006年第4期

刘久明:冲破道德的禁区探询人性的真实

・31・

斯的小说应当远不止一、二部。

郁达夫于留日期间开始其小说创作,他的处女一比,马上就可以看出两国作家的时代不

作《银灰色的死》发表于1921年,和劳伦斯于1911

年发表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孑L雀》相比,晚了整整

十年。在1913年至1921年留学日本时期,郁达夫曾

经大量接触外国文学作品。而在这一时期,劳伦斯

的大部分的长篇小说已陆续问世。继1911年发表

《白孔雀》之后,1913年,《儿子与情人》在伦敦出版;

1915年,《虹》又与读者见面;1920年,长篇小说《恋

爱中的妇女》在美国由出版商托马斯・塞尔策出

版。其时身在日本的郁达夫,完全有可能接触到这还有一层,劳伦斯的小说,关于人的动

些原版的英文著作。可见,郁达夫在开始其小说创

作之前,是有机会读到劳伦斯的小说的。

在劳伦斯创作的诸多作品中,为郁达夫最熟放松。所以读他的小说,每有看色彩鲜艳刻

悉、并且最感佩服的是劳伦斯最后完成的长篇小说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34年,郁达夫曾为这部小

说写下一篇专论,题为《读劳伦斯的小说(却泰来夫

人的爱人>》。在文中,郁达夫指出:“书中所叙的,仍

旧是英国中关于夏至的古诗 部偏北的Derby炭矿区中的故事;不过

这书与他的许多作品不同,女主人公是一位属于将

就没落的资产贵族阶级的男爵夫人。”[3](n㈣从这段

话中间我们不难看出,郁达夫对于劳伦斯的了解肯

定不会只限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对于劳伦斯的

其他小说,他应当也相当熟悉和了解,否则,他就不

可能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劳伦斯的其他小说

进行比较。

在《读劳伦斯的小说<却泰来夫人的爱人>》这

篇专论中,郁达夫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查泰莱夫人

的情人》的出版经过以及小说的主要内容,而且还

总结了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些特点。他指出:

这本书的特点,是在写英国贵族社会

的空虚、守旧、无为,而又假冒高尚,使人不

得不对这种特权阶级发生厌恶之情。他的

写工人阶级,写有生命力的中流妇人,处处响,劳伦斯十分强调性欲在人的本性中的作用。他

满持着同情,处处露出了卓见。本来是以极

端写实著名的劳伦斯,在这一本书里,更把

他的技巧用尽了。描写,l生交的场面,一层深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劳伦斯一贯坚持从

似一层,一次细过一次,非但动作对话,写人的本性的角度来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清醒

得无微不至,而且在极粗的地方,恰恰和极地意识到,在现代文明社会,人类正常的两性关系

细的心理描写,能够连接得起来。尤其要使

人佩服的,是他用字句的巧妙。所有的俗

字,所有的男女人身上各部分的名词,他都创作的核心内容。劳伦斯曾说:“我只能写我特别有

写了进去,但能使读者不觉得猥亵,不感到所感触的东西,在目前,这就是指男人与女人之间

他是在故意挑拨劣情。的关系。建立男女之间的新关系,或者调整旧关系,

郁达夫还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中国古典这毕竟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既然劳伦斯将两性关

文学名著《金瓶梅》进行比较,指出前者对性的描写系视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那么,表现两性关系,

要比后者高明,从而高度评价了劳伦斯在这部小说自然也就成为了他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事实上,劳

中出色的性描写:伦斯的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与“性”结下了不解

方数据

我们试把中国的《金瓶梅》拿出来和他

同,和技巧的高下。《金瓶梅》里面的有些场

面和字句,是重复的,牵强的,省去了也不

关宏旨的,而在《却泰来夫人的爱人》里,却

觉得一句一行,也移动不得;他所写的一场

场性交,都觉得是自然得很。

在这篇专论里,郁达夫还对《查泰莱夫人的情

人》中的环境描写和小说的整体结构给予了充分肯

定:

作和心理,原是写得十分周密的,但同时他

对于社会环境与自然背景,也一步都不肯

画明晰的雕刻之感。

劳伦斯的小说结构,向来是很松懈的,

所以美国的一位批评家约翰・麦西(John

Macy)说:“劳伦斯的小说,无论从哪一段,

就是颠倒从后面读起都可以的。”但这一本

《却泰来夫人的爱人》却不然,它的结构倒

是前后呼应着的,很有层次,也很严整。

郁达夫还谈到,他在读这部小说时。在“一口气

读完”之后,还“略嫌短了些”,颇有一点爱不释手和

余兴未尽的感觉。由此可见,劳伦斯这部以露骨的

笔致描写两性关系的名作确实引起了郁达夫深深

的共鸣。既然郁达夫对于劳伦斯的性欲描写倾倒、

赞赏到如此程度,作为一个作家,他怎么可能又不

受这种描写方法的陶冶和影响呢?

作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学界最富有争议性首辅夫人太娇媚

的作家之一,劳伦斯一直以其对两性关系的执着的

探询和大胆描写而引人瞩目。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

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

完善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

遭到了灾难性的抑制,因此,寻求一种新的两性关

系,不仅成为他毕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构成了他

・3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

之缘。从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开始,一直

到他最后创作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性”的如何遭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破坏。在《查泰莱夫人

描写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的丈夫——那个冷酷、傲慢、自私、

的情人》里,性爱描写更是充斥了情节发展的全过从腰身以下已全部丧失机能、整天只能t-I=活在轮椅

程。作者以极富诗意的笔触,描写了女主人公康妮上的男人克利福德,无疑就是被现代工业文明摧残

与猎场工人梅勒斯之间蝴蝶的拼音 发生的那一幕幕充满激情从而丧失了其自然本性的现代人的象征。在劳伦斯

同时也充满原始野性的性爱场面。在这些性爱场面笔下,克利福德就象一个机器人,他只有冰冷的躯

的描写中,作者用笔的直露与大胆,确实为以往的壳,没:有rCn肉和灵魂,甚至连欲望都已死灭。克利福

文学所罕见。德和他的朋友们都把性爱看作是不开化的、或机械

与此相似,在郁达夫的小说里,性的描写也同

样占据着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郁达夫创作

的40余篇小说中,涉及两性关系的就有28篇。其的运作。这种运作本身总是粗俗的,却并不是不可

中,有对女性肉体的自然主义的摹写(如《沉沦》中

的“窥浴”),有对男女性爱的大肆渲染(如《秋河》中

某军阀妾与子的通奸,《迷羊》中王介成的纵欲无

度,《寒宵》、《街灯》、《祈愿》中关于妓院生活的描

写);有对性苦闷的大胆倾诉(如《沉沦》中对爱情的

渴望,《胃病》中的单相思,《十三夜》中陈君对尼姑

的追求);甚至还有变态的性心理和性行为的详尽

的描述(如《茫茫夜》中于质夫“向善的焦躁与贪恶

的苦闷”,《过去》中李白时对异性的曲意逢迎,《她

是一个弱女-7=》中李文卿、郑秀岳的变态性欲)。在在?他得四时田园杂兴其25古诗 出的答案是: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用自

这些涉及两性关系的描写中,郁达夫用笔同样不避

直露。郁达夫小说中这些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性描

写,似乎深得劳伦斯的真传。这就难怪郁达夫在那

篇关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专论里,不但挺身而

出为劳伦斯越轨的描写进行辩护,而且还深深地叹

服于劳伦斯描写性爱的技巧。实际上,郁达夫在为

劳伦斯的性爱描写进行辩护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

的“色情描写”寻找事实依据。对于郁达夫来说,劳

伦斯不只是在性爱描写的技巧上为他提供了足以

效仿的榜样,更为重要的是,劳伦斯在突破传统文

学对性描写的禁忌时所表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气

概为他提供了性爱描写的道德勇气。

郁达夫和劳伦斯虽然在突破传统文学的禁区、

以惊世骇俗的笔触描写男女性爱这一点上表现出

了共性的特征,但是,在性爱描写的具体过程中,他就是对血、对肉体的信仰,古诗词爱情唯美的句子 我认为这些比理知更有

们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差异性。在他们表面相似的性智慧。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有可能是错的,但血所感

爱描写背后,实际上也隐藏着彼此完全不同的文化

内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响应我们血的呼唤

就劳伦斯而言,性爱描写首先是基于他x,l-资本……”。[5](^"劳伦斯把他的这一哲学思考融进了他

主义工业化和机械化文明扼杀人性和摧残人的生的小说创作里。他对两性之间“充实、自然、和谐”的

机这一社会现象所作的理性思考。劳伦斯认为,资关系的追求和描写,就是他的这一信念的体现。

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首要罪恶就是它压抑和歪曲了如果说,劳伦斯对性爱的描绘是基于他对社会

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的本能。他的作品的文明进步所造成的人的本性扭曲的理性反抗的

力图表现:以性心理为中心的人的自然本性如何受话,那么,郁达夫的性描写则是一种在沉重压抑之

方数据

到机械文明的摧残;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又

的行为。他们认为:“做爱只不过是一种纯粹偶然的

事,是一种附加的东西,一种令人感到好奇的、器官

缺少的。”在克利福德的身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

现代工业文明已将人性扼杀和摧残至何种程度。劳

伦斯在批评弗洛伊德e/=说的时候,曾经一针见血地

指出:“我们文明的最大灾难就是对性的病态地憎

恨。”n]让劳伦斯深感怀疑的是,人类的文明如果要

以性/-I=活的扭曲为代价,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否值

得。

面对机械文明所造成的人性的废墟,劳伦斯在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性复归、生命复萌的出路何

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克服资本主义文明压抑扭曲

人性的弊病。在劳伦斯看来,只有使人的全部自然

本性特别是性的欲望充分发挥,才能克服资本主义

的罪恶;只有使人的原始本能充分复活,才能使机

械统治下暗淡无光、郁郁寡欢的人类生活发出照人

的光彩,才能使人与宇宙之间和人与人之间恢复和

谐的关系。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劳伦斯反对对性

爱本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束缚和压抑,他主张-kl:

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

现。在劳伦斯提出的“血的意识”的教义中,充分地

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劳伦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两

个自我:其一是我们的肉体,这肉体有其非理性的

同情心、欲望和激情;其二是我们的精神,就是有意

识的自我,在这两个自我中,劳伦斯更推崇的是肉

体的自我。在1913年1月17日写给朋友恩尼斯特・

柯林斯的一封信中,劳伦斯曾说:“我最伟大的宗教

到的、所相信的、所要我们去做的是永远不会错的

2006年第4期

刘久明:冲破道德的禁区探询人性的真实

・33・

下的对传统道德的本能反抗,他的反抗基点乃是一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这种自然、和谐、充满幸福感的

个民族的自我批判。在郁达夫生活的那个时代,中性爱,是如此令人神往,它导引着我们回归工业化

华民族仍处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之下,“性”仍被视为之前的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回归淳朴美丽的大

洪水猛兽,人们依然谈“性”色变。严酷的旧道德所自然。

造成的极度的性压抑和性禁忌,千百年来已经积淀相比之下,在郁达夫的小说里,是很难见到如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它使人们失去了追求正常的性此富有诗意的性爱描写的。性爱,在郁达夫的笔下,

爱生活的勇气和能力。由此而产生的性苦闷,在青

年一代中间成为了一种普遍流行的“时代病”。作为

封建道德的反叛者和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者,郁达相反,倒是备受爱的折磨。性的痛苦,爱的痛苦,生

夫通过自身的经历,较早地认识到了封建礼教对人

性的压抑与戕害。而他的小说所表现的,正是以他刚从爱的蒙昧中醒来的年轻人,不可能发出陶醉于

自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性苦闷”、性压抑和性心

理。郁达夫对性苦闷的宣泄和对性心理的描写,不郁达夫在他的小说中将这种种的痛苦作了淋漓尽

仅是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更表达了青年一代冲致的渲泄,而类似于劳伦斯那样的和谐自然的性爱

破封建禁欲主义的压抑和禁锢、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描写,却在他的小说中找不到丝毫的影-7=。如果说,

情自由的强烈愿望。与劳伦斯通过小说创作探求和劳伦斯是通过描写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表现了回

谐、自然的两性关系以拯救堕落的现代工业文明不归原始状态的生命的欢乐,那么,郁达夫则是通过

同的是,郁达夫对两性关系的描写,是用民主的、人

道主义的、人性的新观念,来对旧中国老朽得发了苦”。在郁达夫的许多小说里,不可解脱的人/4=痛苦

霉的封建旧道德进行彻底的否定。比较而言,劳伦都是通过性爱追求的痛苦表现出来的。人际的隔

斯的性爱描写的意义指向主要是社会层面,而郁达膜,民族的孱弱,军阀的横暴,社会的专制,是主人

夫的性爱描写的意义指向主要是道德层面。公生活不幸的制造者,也是主人公得不到理想的性

由于性爱描写的出发点及其终极的意义指向爱的根本原因。这些人生战场的失败者,在社会上

不同,郁达夫和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也以各自

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在劳伦斯笔下,性爱描写不感的慰藉,然而,在性爱这一人生的最后角落,痛苦

仅没有丝毫的顾忌、未加丝毫的掩饰,而且还被赋的悲剧却又一次重演。背负着这份“生的痛苦”,郁

予了美学的意义。作者用一种坦然的、抒情的、细腻

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和谐动人的性爱画面,不

仅引人人胜,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悠闲的反义词是什么 《查泰莱夫追求“完美”的倾向,这种“完美”的实质就在于“性”

人的情人》中的一段性爱描写:与“爱”的和谐统一。劳伦斯认为:“爱必须是两位一

她仿佛象个大海,满是些幽暗的波涛,

上升着,膨胀着,膨胀成一个巨浪,于是慢心神交融又有激烈、自豪的肉体满足。这样我们就

慢地,整个的幽暗的她,都在动作起来,她升华为一朵玫瑰。”[7](脚’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成了一个默默地、蒙昧地、兴波作浪的海

洋。在她的里面,在她的底下,慢慢分开,左都是充满激情的结合,是男女双方身心的完完全全

右荡漾,悠悠地、一波一浪荡到远处去。不

住地,在她的最生动的地方,那海底分开,没有丝毫的羞涩,也没有丝毫的愧疚,更没有丝毫

在若荡漾,中央便是探海者在温柔的深探的做作。他们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的身心接纳对

着,愈探愈深,愈来愈触着她的底下;她愈方,尽情地享受着肉体的欢乐。

深愈远地暴露着,她的波涛越荡越汹涌地可是,这种“完美”的性爱在郁达夫的小说里是

荡到什么岸边去,4Jt_她暴露着。无名者的深寻不到踪影的。在郁达夫描写的性爱里,“性”与

探,愈入愈近,她感恩诗词20首 自己的波涛越荡越远地离“爱”在多数情况下是相互分离的。他笔下的主人

开她,抛弃她,直至突然地,在一种温柔的、

颤战的痉挛中,她的整个生命的最美妙处表现。他们的性爱与其说是“做爱”,毋宁说是一种

被触着了,她自己知道被触着了,一切都完生理的发泄或是男女之间的“苟合”。由于这种“苟

成了,她已经没有了,她已经没有了,她再合”发生的地点或在旅馆,或在船舱,或在野外.或

也不存在了,她出世了:一个妇人。[6](P2“’在妓院,不仅没有丝毫的诗意可言,甚至给人以一

如此优美的、富有诗意的性爱描写,在劳伦斯种说不出的狼狈感、猥琐感。而当事人的心理也是

方数据

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幽深的、充满痛苦的生命

世界。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不仅很少尝到爱的甜美,

的痛苦,一重又一重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使这些刚

爱情的欢歌,只能发出求爱而不得的凄楚的呻吟。

描写“性的痛苦”,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生的痛

遭受种种的挫折后,往往只求能得到一份异性的情

达夫笔下的性爱描写也因此而变得无比沉重。

在劳伦斯的小说里,性爱描写有着显而易见的

体,始终是两位一体——在同一份爱中既有甜美的

我们可以看到,康妮和梅勒斯之间的每一次作爱,

的相互给予和彼此交融。在他们相爱的过程中.既

公,对异性往往有着“性”的冲动,却很少有“爱”的

・34・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

或紧张、或恐惧、或愧疚、或自责,完全体验不到正伦斯还是郁达夫,他们都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

常的性爱带给人的身心的愉悦。而作者对性爱的描文学与历史的深度。

写,也是遮遮掩掩,欲说还羞,完全没有劳伦斯描写

性爱时那种无所顾忌的坦然心态。实际上,中国社

会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念,使郁达夫无法彻底认

同劳伦斯式的性爱描写;而在郁达夫所生活的那个

黑暗的时代,中国社会污浊的土壤上更不可能自由

地开放出劳伦斯笔下那种美艳醉人的性爱之花。因

而,郁达夫笔下描写的性爱带上畸形的色彩,也就

不足为怪了。

郁达夫和劳伦斯在性爱描写方面存在的种种

差异,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的

不同造成的。在郁达夫和劳伦斯这两位文化背景迥

然相异的作家之间,我们并无意抑此扬彼。毕竟,他

们在各自所处的文化语境里,都表现出了敢于冲破

传统道德的禁区以探询人性真实的可贵勇气;而

且,在性爱描写这一特定的文学领域里,无论是劳

参考文献:

[1]王兆胜.林语堂与劳伦斯[刀.中国文学研究,2003,

(4).

[2]郁达夫研究资料:下册[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3]郁达夫文论集[G].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4][英]D.H.劳伦斯.性与美[J].书林,1988,(7).

[53[英]克默德.劳伦斯[M].北京:三联书店,1986.

[6][英]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M].香港:艺苑

出版社,1988.

[7]劳伦斯.性与美——劳伦斯散文选[M].北京:知识出

版社,1989.

[责任编辑连杨柳]

YuDafuandOfForbiddenZone

D.H.Lawrence’S

Breakthrough

ofVirtueRevealstheTruthof

Humanity

LIU

Jiu—ming

(DepartmentUniversity

ofofScienceand

Chinese,Huazhong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YuDafuandofhavethesimilarities.

D.H.Lawrence’S

shockingdescriptionsurprising

sexua]relationship

notsets

D.H.Lawrence’SsexualtechnicalforYuDafu,butthe

descriptiononlywritingprovidessupport

ofsocialandculturalthevarieties

example

him

great

moralmakes

encouragement.Nevertheless,different

background

them.

inthesexual

description

between

Keywords:YuDafu;D.H.Lawrence;sexualdescription;influence;difference

-’一~-,。吣一“—一1-一_I一“‰_1h●P_。‰棚l-』II●-一.-一_-一一.p一_m一“一,_.一”。●-一1m一‘‘。t一●—~-一IIh,_II_一.r—‰-一m一‘m-』“—一II岫—h_一_Il—。~—_.I—__.●—一_—~^——洲l-,嗍渊h—I-—■—一._—h^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全国评比中获得四项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分另q于1999年、2002年开展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范围内的评优活

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曾获得首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2006年1月至4月,经教育部社科

司同意,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开展了第三届评优活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再次获得“全国优秀

社科学报”称号,特色栏目“司马迁与《史记》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渭南师范学院学

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党大恩编审由于在学报岗位上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

他的编辑学专著《学术期刊与学术论文》被评为“优秀编辑学著作一等奖”。

自2002年教育部高校社科学报工作会议之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认真学习党中央发出的关于繁

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努力践行社科学报工作者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传承社会文明成果、

奉献精品期刊的使命,恪守学术规范,提高办刊质量,聘请专家担任顾问,从学术质量、期刊封面、编排

规范、印刷质量等各个方面加强学报工作,全面树立良好的刊物形象,取得了一定成绩。“司马迁与《史

记》研究”栏目目前已成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标志性重点特色栏目,1989年起设栏,至今18年64

期连续开栏,在史记研究学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党大恩同志多年从事学报工作,曾多次获得全国

和陕西省优秀编辑、优秀主编称号,2004年被授予“陕西高校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

(詹歆睿)

方数据

冲破道德的禁区探询人性的真实--郁达夫与劳伦斯比较论

作者:刘久明LIU Jiu-ming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武汉,430074

刊名: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6,21(4)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7条)

1.王兆胜林语堂与劳伦斯[期刊论文]中国文学研究 2003(04)

-

2.郁达夫研究资料 1982

3.郁达夫文论集 1985

4.D H 劳伦斯性与美 1988(07)

5.克默德劳伦斯 1986

6.D H 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988

7.劳伦斯性与美--劳伦斯散文选 198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久明.龙泉明郁达夫与尼采、施蒂纳[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1)

2.刘久明郁达夫与缪塞[期刊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

3.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文学论纲[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4)

4.刘久明.龙泉明郁达夫与施笃姆[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2(8)

5.刘对牛弹琴 久明.LIU Jiu-ming唐璜传说在17世纪的意大利[期刊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

6.高旭东.Gao Xudong论梁实秋的文学跨学科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比较文学2005(2)

7.高旭东.GAO Xu-dong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期刊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1)

8.高旭东梁实秋:慎言比较文学的比较文学家[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5,26(1)

9.高旭东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价值[期刊论文]-中国文化研究2002(1)

10.高旭东对20世纪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反思[期刊论文]-南都学坛2004,24(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免费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霁风朗月


更多推荐

禁区小说全文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