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是什么意思-柳永《望海潮》


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爱的反义词)9 Q正传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下一句 ,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1 25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2 25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谐音歇后语 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3 25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海棠苏轼古诗带拼音 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4 25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5 25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6 25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飞扬跋扈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7 25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8 25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9 25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10 25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11 25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12 25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13 25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行路难李白 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醉和金甲舞的和怎么读 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14 25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15 25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吾诗吾爱诗词检测 两碗黄酒,
16 25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17 25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易经最经典十句话 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新年祝福语简短创意 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18 25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19 25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歌颂祖国的现代散文诗 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20 25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21 25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9 Q正传①鲁迅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
序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
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
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
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
22 25

的。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
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
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
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
是神仙。“别传”呢,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
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
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
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
文艺》栏,自1921年月4日起至19222月日登完,每星期或
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
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
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33日给《阿Q
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
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
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
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
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
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
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
23 25

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
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第二,立传的通例,开
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
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
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
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
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
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8
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
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
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
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
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
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
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
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
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
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
24 25

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
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
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
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25 25

与春天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归去来兮辞原文朗诵在线听


更多推荐

著书立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