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20字简单-什么天涯若比邻的上一句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苏轼最有名100首诗词)

《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50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故事 文吧?文言文,也

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

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

能够喜欢。

作品简介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吕氏春

秋察今》吕不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

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

方,一会到岸的时候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他沿师不必贤于弟子翻译 着记

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

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意。

作品原文

刻舟求剑 (战 国)

楚人有涉①江者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③契④(j q)其舟,

曰:“古从军行古诗及赏析 是吾(w)剑之所从坠⑤。”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已行矣(y)⑥,而剑不行,求剑若⑦此⑧,不亦惑乎?——(出自

《吕氏春秋.察今》)

词语注释

1、涉:过,渡。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遽(j):立即,匆忙。

4、契(q):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吾剑:我的剑。

7、之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之,助词,不译,用于取消

句子独立性。“所”使谓词成分“从坠”体词化,提取“从坠”的处所.

8、矣:了。

9、若:像。

10、此:这样。

1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惑,迷惑,糊涂。“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2、行:<动词>运行。《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13、之:指“剑”。

14、坠:落。

15、求:寻找。

16、于:到。(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7.舟止,止:停止

原文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

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

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

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故事启示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

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

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

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摘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郑人买履、表水涉澭、引婴投江、按图索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成语辨析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

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

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

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

坐守等待。

成语寓意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

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

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揭示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

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

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

待问题。

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缄口不言 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

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

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

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

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

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

秋》。

吕不韦(292描写立春节气的古诗 —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

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任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

县城西南)人。前251年,秦昭襄王嬴稷薨,太子安国君继《黄鹤楼》唐李白 位,为秦

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不

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

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

父”,专断朝政。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

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

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

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思念一个人的古诗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

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

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

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普的组词-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更多推荐

刻舟求剑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