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绿的拼音-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意思
2023年4月2日发(作者:慎始敬终)
钱塘江
钱塘江
概述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
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
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
为472万千瓦特。新安江与兰江是钱塘江的源头,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
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为“之江”或“罗刹江”。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
目录[隐藏]
钱塘江(Ch\'ien-t\'angRiver)概述
水系组成
自然特征
治理开发
旅游资源
钱塘江大潮
钱塘潮的故事
钱塘潮的特色
钱塘江(Ch\'ien-t\'angRiver)概述
水系组成
自然特征
治理开发
旅游资源
钱塘江大潮
钱塘潮的故事
钱塘潮的特色
钱塘观潮指南
钱塘潮历史
解惑钱塘潮
钱塘潮文学作品
钱塘江大潮的时间:
[编辑本段]
钱塘江(Ch\'ien-t\'angRiver)概述
钱塘江,亦作Ch\'ien-t\'angChiang或QiantangRiver,古称浙江、罗刹江和之
江,是祖国东南名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浙江省最大河流,杭州著名
旅游景点。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
入杭州湾。上游常山港发源于浙江省开化县齐溪镇莲花尖,汇江山港后东北流贯浙江
省北部至澉浦,经杭州湾注入东
海。全长410公里,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金华江(婺港)、新安江、
桐溪、浦阳江等。干流各段随地异名.干流自衢江区以上称常山港,衢江区至兰溪间
称衢江(信安江),兰溪至建德县梅城称兰江,梅城至桐庐间称桐江,桐庐至萧山区闻
家堰间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始称钱塘江。曹娥江旧时也是钱塘江支流,后海岸崩坍,
江口下陷,脱离钱塘江而独流入海。钱塘江口平面呈喇叭形,在海宁市附近河底有沙
坎隆起,海潮倒灌,受地形收缩影响潮头陡立,形成雄伟壮丽的“钱塘潮”,吸引大批
游人。最大潮差达8.93米。钱塘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04亿m3,含沙量甚少,平均
每平方米为5‰。在新安江和富春江上已建成大型水库和水电站。杭州至桐庐间可通
航150吨级轮船。
[编辑本段]
水系组成
钱塘江河道曲折,上游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间;中游为丘陵;下游江口外呈喇
叭形状,江口逐渐展宽。主要支流有乌溪江、婺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江、曹娥
江等。
(1)乌溪江:源出福建省浦城县东部山区。东流经浙江省龙泉县西北部,于衢县樟
潭镇入衢江。径流全长150km,流域面积259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76亿m3。
自然落差802m。水能理沦蕴藏量18.38万kW。河道发育,主要支流有周公源、湖
山源等。
(2)新安江;源出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西南流经歙县、休宁二县,在黄山市临溪镇
汇合率水之后始名新安江。曲折东南流折向东流。经安徽省南部边界.浙江省淳安等
县境,穿行新安江水库,经建德市城西南,在梅城镇东汇合兰江水系后,东流称富春
江。干流全长261km,流域面积11772km2。安徽省境多年平均流量166m3/s。总
自然落差1240m。水能理论蕴藏量55.2万kW。主要支流有寿昌江、东源江、丰乐
河、武强溪、昌溪、休宁河等。新安江属山溪性常年河,含沙量少,清澈见底。新安
江水电站未建前,河床比降大,沿江多峡谷险滩。电站建成后,紫金滩以下形成一个
面积为580km2的新安江水库(又称千岛湖)。富春江水电站建成后,富春江水库回水
已达洋溪。梅城水位稳定在22-23,5m之间。紫金滩以下的急流已消失,50t货轮和
200客位客轮自梅城可达白沙。洪水受新安江水电站调蓄控制,最大流量为13200m
3/s。
钱塘江的大桥
(3)浦阳江:源出自浦江县大园湾,流经渚暨市城绍兴市北,在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
附近注入钱塘江。全长50km。流域面积3431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6亿m3。
上游河宽22—75m,下游河宽80~120m。主要支流有大陈江、开化江、枫桥江等。
上游建有安华、青山、石壁等中小水库1037座。总库容3.1亿m3;中游建有高湖
分洪闸;下游截弯取直,开挖新河,灌溉面积23万亩。
(4)婺江:又名金华江,又溪。上源由东阳江、武义江流至金华市汇合而成。干流
沿金华市与武义县边界(界河)东北流、至兰溪市西北郊人兰江。于流全长33kin。河
源起全长179km,流域面积6551km2,多年平均流量153.4m3/s。年径流量53
亿m3。自然落差458m,水能理论蕴藏量2.37万kW。可能开发装机容量3.75
万kW。
(5)分水江:正源为天目溪,源出安徽省绩溪县荆州附近山区,东流穿经天目山峡
谷入浙江省临安县境。主河道折向南流称旦溪。南汇颊口溪,过昌化镇称天日溪。至
桐庐县境始名分水江。南流汇入富春江,全长174km,其中安徽省境长11.6km,
总流域面积3430km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3亿m3。自然落差1142m。水能理
论蕴藏量)0.07万kW。流域已建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75万kW。主要支流
有八都溪、十一都溪等。
(6)曹娥江:源出磐安县东部天台山脉大盘山东南麓,经新昌县西北至嵊县,接纳
左右岸支流又经上虞县至绍兴市东入杭州湾。全长192km,流域面积5922km2。多
年平均年径流量45.3亿m3。自然落差515m。水能理论蕴藏量19.6万kW。流
域多山,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新昌江、长乐江、小舜江、黄泽江等。
[编辑本段]
自然特征
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温度17C,天气干
燥;夏季多东南风,气温高,光照强,空气湿润;春秋两季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
大。春季及初夏多锋面雨,夏秋之际多台风,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主要山脉走向基本正
交,山脉起着阻滞北方寒流和台风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
雨,占50%,易发洪、涝灾害;7~9月占20%,早灾频繁。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
化较大。如富春江芦茨埠站(控制面积31700km2)实测丰枯年径流之比为5:1。
[编辑本段]
治理开发
钱塘江海塘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古建筑。据推测,8世纪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
筑有土质海塘御潮.10世纪初,杭州附近筑捍海塘,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
隆年间进一步发展为鱼鳞大石塘,沿用至今。钱塘江河口整治始于1X世纪。1747
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间开挖中小门,试图以此为中泓,稳定河势于两山之间,
但不久复淤。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治理钱塘江水旱灾害,并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先后修筑江堤319kin,海塘403km,建成库容大于1000万m3的大中型水库42座,
总库容285亿m3。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镇、黄坛口、枫树岭、青山殿等大、
中型水电站以及小型水电站1000多座,总装机130多万kW。现有水利设施在—般
干旱年份可灌溉农田41万hm2。修筑的江堤海塘已能抵御10一20年一遇洪水位和
1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0级台风暴潮。在河口区通过修建/顷堤,抛筑丁坝群结合围垦稳定河势。30多年
来共计围涂100万亩。盐官以上河宽已固定在1~2.5km之间,河势已趋稳定,闸
口至仓前段河底刷深1—1.5m,可候潮行驶100—200t级船舶。此外,在杭州建成
了可通300t级船舶的三堡船闸,沟通了钱塘江与京杭运河的航运。旅游事业也有较
大发展,开辟了新安江一富春江风景游览区。
钱塘江
根据钱塘江自然条件、水能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干支流的开发均以发电为主,兼
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渔业效益。
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力389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262.84万kW(包括安徽境内4
7.74万kW)。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200.14万kW,年发电量60.38亿kWh。已
建成的水电站(其中安徽境内1座),装机容量146.51引万kW,年发电量43.38
亿kWh,其中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湖南镇、峡口5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0.1
7万kW,年发电量35.56亿kWh,均占82%、
未开发的水电站大部分集中在高山区的支流上,这些水电站库容小,能量指标低,
装机容量均小于5万kW今后钱塘江的开发,干流应建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的低水头径
流式水电站;在冉字开头的成语 一级支流上选择一批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开发条件优越的水力枢纽;
研究已建水电站如新安江等的扩建、安装抽水蓄能机组的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充
分发挥已建水电站的作用。
[编辑本段]
旅游资源
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
浙江省西部开化县境内的莲花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
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
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
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
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
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
倒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山中留客翻译 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
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
在这辽阔的钱江流域,特产富饶,人杰地灵,风土民情,丰富有趣,被称为“黄金旅
游带”。
[编辑本段]
钱塘江大潮
钱江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
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的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
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
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
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
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
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
潮。
[编辑本段]
钱塘潮的故事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他只要轻轻呼一口气,就把
一群人全部吹倒、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
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
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
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扁担
的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
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
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
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
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
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
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
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钱塘江风光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
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
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
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东海龙王
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
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
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
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风趣的近义词是什么 着,涨到钱大王
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好像闷雷滚动。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
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编辑本段]
钱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
距杭州湾55千米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
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
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
变化多端、壮观异常的交叉潮,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的壮观景象。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
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在江面上,
并迅速向西奔驰。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
起一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吓得观潮人纷纷尖叫着避开。
一线潮
看过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议您赶快驱车到盐官,等待观看一线潮。未见潮影,
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
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
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
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
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才有。凡江道顺直,没有沙州的地方,潮头均呈一线,但都
不如盐官好看。原因是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
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
常为1—2米,有时可达3米以上。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回头潮
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老盐仓的地理环境不同
干盐官,盐官河道顺直,涌潮毫无阻挡向西挺进,而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
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的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
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
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这就是回头
潮。
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澜壮阔的气势,晚上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
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难怪有人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
[编辑本段]
钱塘观潮指南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这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
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观赏钱塘秋潮,有三个最佳位
置。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
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
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
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
来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潮涌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一
簇簇声吞万籁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壮观,其力无穷,据说有一年,曾把一只一吨多重
的“镇海雄师”冲出100多米远。当潮涌激起巨大回响之后,潮水又坦然飞逝而去。有
人这样写道:“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确切地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
观景象。
在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海
潮涨入江口之后,因为南北两岸地势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头渐渐分为两段。
进展神速的南段称为南潮;迟迟不前的北段潮头,在北岸观潮者看来,是来自东方,
故称东潮。当南潮扑向南岸被荡回来,调头向北涌去,恰与姗姗来迟的东潮撞个满怀。
霎时间,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满江耸起千座雪峰,着实令人怵目惊心!
在第三个观潮佳点――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可以欣赏到\"返头潮\"。这里,
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潮水至此,
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仍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随即潮头转,
返窜向塘岸,直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这返头潮的突然袭击,常使观潮者措手不及,
惊逃失态。
此外,海宁观潮还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
有趣。而皓月当空时观赏夜潮,却也别有其妙。近年来,钱塘江潮水卷人事故时有发
生。其中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七堡1号丁字坝附近
水域发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卷走的事件造成11人死亡。
[编辑本段]
钱塘潮历史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
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
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遂成为观潮节。北宋诗人潘阆有一首诗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
[编辑本段]
解惑钱塘潮
为什么钱塘秋潮如此壮观而又如此准时呢?
这是许多人很自然地想到的问题。对此,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今江苏、安徽一事有一个吴国,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
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
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吴王奸忠不分,反而
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9年,
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较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
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
同恨相连。他们的满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当然,传说不过是传说而已。钱塘秋潮如此之盛的原因,主要是其独特的地理条
件。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
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
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
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
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
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是不是所有喇叭状的海湾都能产生涌潮呢?
回答是否定的。海宁大潮的形成,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交,
东南风盛行,风向与潮波涌进方向大体一致,风助潮势,推波助澜;潮波的传播在深
水中快,在浅水中慢,钱塘江由深变浅的特点极为突出,这种特殊条件,能使后浪很
快赶上前浪,层层巨浪叠加,形成潮头。此外,潮涌与月亮、太阳的引力也有关。东
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因为在农
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合在
一起吸引着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别大,而农历八月十八
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引力最大的时候,此时出现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
烈。
有人问及,钱塘秋潮会不会产生变化?
其实,说起来,钱塘秋潮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由于潮势最盛位置的变化,人们的
观潮点也随之改动。宋时的观潮点在杭州以上析成直角的河段。明朝以后,海宁盐官
镇左近始成观潮胜地。现代江海变化,最盛潮位曾西移头蓬,近年又有东移八堡之势。
而最令人关注的,是1985年钱塘秋潮的衰微现象。
1985年农历八日十八日,按例是观潮的吉日良辰,这天,十几游人前往盐官镇
观潮。可是,潮千古第一悼亡词 水来时,只见一条很细很细的钱线,缓慢逼近,银线时隐时现,越近
越连不成线到得近处,仅止片片浪花,涌潮高度只有50至60厘米,使观潮者们大为
扫兴。有人担心钱塘秋潮就此消失了。
事实上,钱塘秋潮江没有消失,但是,让人不无忧虑的是,近十年来,秋潮的确
渐渐衰弱了。而1985年表现得尤为突出。据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在澉浦以西
已累计围垦海涂80万亩,使八堡以上的河道变窄,造成进潮量减少,河床抬高。再
加上1985年的梅雨时节,钱塘江流量比历年平均数减少了1/3,对泥沙的冲刷力大
大减弱。大量被海潮带上来的泥沙淤积在尖同一带江面,使这一带淤积增厚,迫使江
道主线南移。这样,当海潮涌进钱塘江时,只提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于流路加长,
潮的能量消耗过大,当海潮到达盐官镇时,已经是\"精疲力竭\",成了\"强弩之末\"了。
据此,有关人士推知,因为整个杭州湾的喇叭口形状未变,所以钱塘江潮不会消
失。但由于江道的逐年变窄,钱塘潮的交汇点将逐步东移。今后,观潮的最佳点,北
岸在盐官镇以东的丁桥至十堡一带;南岸在杭州肖山县围垦十七工段。
[编辑本段]
钱塘潮文学作品
观潮①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
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
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⑧。
注释: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
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②〔浙江〕就是钱塘江。③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
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
(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
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
连接着天。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⑧〔杨诚斋诗云“海
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
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
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
象。
每岁京尹①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
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
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
随波而逝。⑩
注释:①②〔每岁京尹(y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
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京尹,京都临安府(现在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
在城南钱塘江岸。③〔艨艟(mngchng)〕战船。④〔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意
思是,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
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⑤〔乘骑(j)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
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⑥〔略不相睹〕彼此一点儿也
看不见。⑦〔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⑧〔一舸(g)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
有了。舸,船。⑨〔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⑩〔逝〕去,往。
吴儿善泅者数百①,皆披发文身②,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③,
出没于鲸波万仞④中,腾身百变15⑤,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注释:①〔吴儿善泅(qi)者数百〕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②〔披发文身〕
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文,动词。③〔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④〔鲸
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
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⑤〔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④也。
注释:①〔江干〕江岸。②〔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
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③〔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
高。④〔僦(ji)赁(ln)看幕,虽席地不容闲〕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
也不会空闲。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席地,一席
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容,许,使。
译文:
钱塘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
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
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
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
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
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
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谡怎么读 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
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
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
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
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
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
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
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
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
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
非常拥挤。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
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既写了海潮
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更多的还有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
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
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
山喷雪来。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
被潮催。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
白头看不足。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
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
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杨万里《浙江观潮》:“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毛泽东《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钱塘江大潮
[编辑本段]
钱塘江大潮的时间:
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
十八。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逊河的涌潮可与之媲美。潮
汐的作用,加之这里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构成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自然条件,自钱
塘江口逆流而上,依次可见交叉湖(十字湖)、回头潮、一线潮等景观,潮来之时,
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钱塘江大潮每日时间表[分享]海宁潮盐官观潮点:每月的农历十五:[春:11:45
(潮)23:40(汐)][夏:11:30(潮)23:20(汐)][秋:11:35(潮)23:25(汐)]
[冬:11:20(潮)23:10(汐)]每月的农历十六、初一:[春:12:15(潮)0:10
(汐)][夏:11:50(潮)23:45(汐)][秋:12:05(潮)0:00(汐)][冬:11:45
(潮)23:35(汐)]每月的农历十七、初二:[春:12:48(潮)0:43(汐)][夏:
12:25(潮)0:10(汐)][秋:12:45(潮)0:35(汐)][冬:12:15(潮)0:05
(汐)]每月的农历十八、初三[春:13:25(潮)1:16(汐)][夏:13:37(潮)
1:10(汐)][秋:13:23(潮)1:15(汐)][冬:13:05(潮)1:00(汐)]每月的
农历十九、初四[春:14:05(潮)1:50(汐)][夏:13:45(潮)1:40(汐)][秋:
14:00(潮)1:50(汐)][冬:13:40(潮)1:30(汐)]每月的农历二十、初五
[春:14:40(潮)2:25(汐)][夏:14:26(潮)2:15(汐)][秋:14:35(潮)
2:20(汐)][冬:14:15(潮)2:10(汐)]下沙推迟一个小时二十八分
扩展阅读:
1.资料来源:/jingdian/20090319/
2.中国科普网:/gb/earth/ocean/abc/
开放分类:
地理,浙江,河流,潮汐,观潮
[我来完善]
“钱塘江”相关词条:
更多
长江京杭大运河黑龙江海河澜沧江鸭绿江淮河闽江湘江图们江额尔齐斯河滦河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i贴吧
添加到搜藏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1511
合作编辑者:
Miss_赵默笙、
W地盘、
黑暗中的智者、
冰糖手手过零丁洋朗读 、
百科ROBOT、
123jk8l、
王董抽、
惠津子46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
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144862次
编辑次数:51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天前
创建者:ccabbey
什么是突出贡献者突出贡献者
DrakknighT版本
fine204版本
更多推荐
钱塘江大潮时间202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