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是褒义还是贬义-一个人孤独心酸的诗句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冰心的十首短诗)
古诗分类讲解(二)咏物诗
1
古诗分类鉴赏(二)咏物诗
一、概念阐释:咏物诗是指以某一物为描写对
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
情的诗歌。
二、咏物诗的特点:
1、从描写对象上看,咏物诗中往往只有一个主
体对象,并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
2、从表达手法上来说,常常采用象征或以物喻
人的方式。
三、咏物诗常见的类别及相关的主题
(一)咏物抒怀类: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
往往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或是与世人有某种相似。
1、借助赞美诗歌中物象的高尚品格,表达诗人
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例如: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歌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
子王孙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并透露出对
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
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猛虎行李白 点题。每年
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
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
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
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
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
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
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
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写
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
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
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
“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
脾,不绝如缕。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
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
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唐诗宋词 却高洁、清
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
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
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
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
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这首诗歌中的“菊”,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写
照,表达了诗人清高自守,不图高官厚禄,不慕
荣华富贵的高尚品格。
2、以诗歌所咏之物自喻,反映自己和清明节有关的诗词 不幸的遭遇,
表达自己的感慨、愤懑或理想愿望。例如: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蟾:晚唐河朔人。本为寒士,屡试不第。本诗是
他再次落第后写给高侍郎的。永崇:唐时长安的坊名。
芙蓉:荷花。
前两句说,碧桃、红杏靠着甘露滋润、太阳
煦照开出娇艳的花。\"天上\"、\"日边\"象征中第者
地位陡然上升,\"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和露
种\"、\"倚云栽\"比喻这些人凭恃靠山,特获宠遇。
三、四句转过来写他自己,说江上的芙蓉却不具
备这些优越条件,只能在秋风中迟迟地绽放,但
它自甘冷清,既不现代爱国诗10首 怨天尤人,更不肯趋炎附势。
古诗分类讲解(二)咏物诗
2
(二)托物言志类: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
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
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者的
观点。例如:
1、画眉鸟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歌托物言志。以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
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
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2、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歌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
们必定无好下场。
四、理解咏物诗的一般方法
1、首先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因为这是诗人
议论、抒情的出发点。
2、把物象的特点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把物
象的环境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把物象的遭遇
或发生的变化与诗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
总之,咏物诗中的物常常象征人或暗喻人,明
写物实写人,要把物当成人来理解。
五、咏物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绝不趋
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
2、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愤慨之情
或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或远离尘世(污
浊的官场),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或积极入世,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讽刺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高考链接:
阅读汉武帝的下一代君王 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
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
样描写的?(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经典名句 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君更尽一杯酒什么意思 ___________
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
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崔颢黄鹤楼的诗
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
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
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
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
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
在。“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诗中小说乡村风流小神医 蕴含着期
盼得遇明主之意。
更多推荐
咏素蝶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