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的意思全文-叶落方知秋意浓
2023年4月29日发(作者: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翻译)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原文与苔痕上阶绿 赏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的诗作大部分已佚,《全唐诗》仅录存其二首。一首《代
答闺梦还》,风格接近齐梁体,水平不超过一般初唐诗。这一首《春
江花月夜》在争奇斗艳的唐代诗苑中,可称得上是一朵清丽动人的奇
葩。
《春江花月夜》本是吴地民歌,后来被统治者引入宫廷——相传
是陈后主改制成为宫廷的乐曲,作为陈隋以来宫体诗的诗题之一。张
若虚突破了宫体诗的牢笼,洗脱了它的脂粉气,化臭腐为神奇,显示
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艺术才华。
这首诗落笔胡笳十八拍古筝纯音乐 扣题,开篇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
面。一江春水,春潮猛涨,水势浩大,江面宽阔,几与海面相平,海
上一轮明月,似与潮水一起涌升。月光在万里碧波上动荡闪烁,哪一
处春江不映照着明月的光华!开头四句就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
江海难分、明月东升、光明万里的开阔图景,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
诗的意境。开头一个“生”字,就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接着四句,承接上文。随着一江春水的蜿蜒流淌,诗的意境逐步
扩大: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泻满月色的夜之花林,以及天空中“流
霞”般的月光,江滩上白茫茫的细沙,这些一齐映入眼帘,真令人目
不暇接。作者巧妙地把“春、江、花、月”四字一一托出,而“夜”
字已包含其中。精微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美妙
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怎么写法 句,由小到大,由远
及近,写出了空间的无限辽阔和无穷乐趣,为第二大段诗人展开联想
和感慨作了铺垫。
下面开始,诗歌由写景转入抒情。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总写月色的皎洁、玉互文是什么修辞手法
宇的明净,也点明这时的月亮已是“孤月到天心”了。一轮孤月,俯
视人间,人们仰望天空,与月相对,最容易产生奇特的感觉。诗人也
不禁神思飞越,浮想联翩,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这问似是稚气,其实却是“奇问”。作者通过这种既神秘又亲切、
梦幻般的自语,既表现了他的一种好奇的赤子之心,也是继承了自屈
原以来的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思索和探究。接着诗人说,人生一代一代
地过去,没有穷尽的时候;江月一年一年地运行,有规律地变化。月亮
只是周而复始的阴晴圆缺,而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人事又都成为历史
的陈迹。人生的变化和自然的变化,扩展到时空的无限延伸,诗意更
见深沉。
诗歌接着出现了第二次大转折,表现在春江花月夜里游子思妇的
客思和闺愁。“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青枫浦”,
泛指遥远荒僻的水边,亦即游子羁旅之地。“扁舟子”,泛指飘泊江
湖的游子。“明月楼”,泛指闺中思妇的住处。由“白云”起兴。
“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八句,写思妇。月照镜台,明月如镜,
镜如明月,两相辉映。然而,月来而人不来,月圆而人不圆,未免使
思妇觉得月色恼人。“何事长向别时圆”,思妇想把月光驱走,可是,
把玉户的帘子卷上卷下,月光总是卷不去;任凭她在捣衣砧上拂来拂去,
月光总是拂了又来。月的光华无垠,连飞翔的鸿雁也飞不出月亮的光
圈,月光如水,而潜藏在水底的鱼龙也只能在水月中翻起几道波纹而
已。暗喻想叫“鸿雁传书”、“鱼传尺素”,也没有指望,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拼音 写思妇一
片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写思妇的心理活动,可谓曲折入微。
“昨夜闲潭梦落花”以下四句,是写游子在看见月斜以后的思归
心情。游子客留他乡而夜梦闲潭落花,一梦醒来,眼前的江水不断地
流,好象带着青春不断地逝去。江潭的月影不停地移动,渐向西斜,
夜又快尽了,到底何时是归期呢?
最后四句,按时间顺序描绘:斜月终于在慢慢西沉关雎古诗朗诵 ,亲人却仍然
远在天涯,一个在碣石,一个在潇湘,天南地北,相见遥遥无期!在美
好的月夜,能有几个游子乘月回家?落月照着江边的树林,也将隐没了,
天上人间,全是一片离情。诗之结尾,摇曳多姿,缠绵有致。
综观全诗,虽然写春江花月夜里的游子和思妇,也是诗人在探索
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诗人对生活有无限的憧憬,对大自然有不
解的迷惘,对离别有微淡的惆怅,从而流露出他珍惜年华、留恋青春
的强烈愿望。全诗喟叹而不哀鸣,伤感而不颓废乖巧的反义词语 。感情是复杂的,基
调是健康的。
全诗写景抒情,完美结合,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紧扣题意,围
绕着“春、江、花、月、夜”五个字铺写景物,而尤以“江”、“月”
二字为中心,按照新月初生、明月当空、皎月朗照、斜月西沉、落月
摇情的时间顺序,逐层抒展,浮想联翩,寄情寓意。全诗三十六句,
又可析为九组,每组均由四句组成,逐章转韵,有平有仄,有起有伏。
语言清丽自然,不见雕琢痕迹。读来抑扬顿挫,回肠荡气!表现了诗人
的极高艺术水平,显示了诗歌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一千二百年来,《春
江花月夜》脍炙人口,人们不仅诵之于口,记之于心,还将其诗意,
被之管弦,形之于歌舞,给人们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
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
张若虚《春江潮水》篇,不著粉泽,自有腴姿,而缠绵蕴藉,一
意萦纡,调法出没,令人不测。殆化工之笔哉! ( 〔清〕毛先舒《诗辩
坻》卷三)
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
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千里共婵娟 全诗 照顾有情。
诗真艳诗,才真艳才也。
“昨夜闲潭梦落花”以下八句是结。前首八句是起,起用出生法,
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消归法,又重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
(结尾)使人摇情无定,伤天涯之甚渔舟唱晚古筝曲 远,叹离人之将老,如此花月良夜,
人生一世赞美老师诗句和好句 ,能得几次?而乃虚度过去耶!闲潭之梦,至此醒矣,陈后主
当为猛省。(徐增《说唐诗》卷四)
滕王阁序原文及注释-酌怎么读
更多推荐
浮想联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