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红尘青灯客-七夕节手抄报内容


2023年4月8日发(作者:清平乐古诗的意思)

龙源期刊网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

作者:苗勤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07期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方法,但由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不

同,二者在修辞手法上也存在着差异。本文借助大量实例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接着探讨

了英汉修辞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英汉修辞;对比;翻译

【作者简介】苗勤,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一、引言

修辞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独特的作用。修辞的使用可以

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活泼优美、新颖独特,加强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提高

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

二、英汉修辞的差异性

首先,从语言及文字形式角度看,英语是表音文字,是由26个字母构成的,属于印欧语

系;汉语是表意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汉藏语系。其次,从词汇及读

音角度看,英语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重音语言,注重简洁和理性,反对文字堆砌,即使同一个

词重音位置不同,这个单词的词性及词义都会不同,甚至一个词可以有多种意思,因此很难做

到词的对称和音韵的齐整。汉语是一种具有严谨的四声系统的声调语言,音、形、义可以统一

于字上,结构上易于整齐划一,利于工整对仗。再次,从语言形态学角度看,英语是综合性语

言,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达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词汇

基本上无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最后,从修

辞角度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民族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

这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也会有不同。比如在中国楚汉战争时期,用“四面楚歌”云淡风轻的优美句子 来比喻四

面八方到处受敌,陷入了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境地。而说英语的国家没有这个典故因此没有

这个成语。又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经常用于含有贬义的词语中,如挂羊头卖狗肉、狗腿

子、痛打落水狗、好狗不挡道、狗咬吕洞宾等。而由于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文明,狗在游牧民

族的眼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英文中如果说一个人很幸运,就会说Heisaluckydog,但汉

语中却很少用“狗”来赞美别人。

三、英汉语修辞对比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与甲事物相似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这

里对明喻和暗喻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1)明喻。明喻是对甲乙两个事物的相似点进行对比,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

替抽象、难解的事物,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传神达意。英语中常用“like,as,

asif”等引导,汉语中常用“像,像……一样,似,仿佛,宛若,如同”等引导。明喻的基本形式

是: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例omanaswateristofish.空气之于人,犹如水之于鱼。

例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分的像

霞,白的像雪。安倍晋三 ——朱自清《春》儿。

英语中还有很多明喻的成语,如aseasyasABC易如反掌,aslongasthehills天长地久,

asdullasagoose呆如木鸡等。

英汉明喻的相同之处是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使语言描写更形象、解释更具体、

说明更透彻。不同之处:比喻习语的差异,汉语比喻成语的形式会更多一些;英汉明喻举行结

构的差异,英语明喻的句型结构要多于汉语。

(2)暗喻。暗喻的使用也是是语言描写更形象、解释更具体、说明更透彻、但是在结构

上不用比喻词,而是本体和喻体融合在一起,其比喻的关系隐含在全句中。

例money.时间就是金钱。

例2.当我在人的密林中分不清南北东西,时间是一个陀螺和一根鞭子。——罗洛《我和

时间》

2.夸张。夸张是用夸大的言辞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对事物特征过分强调,以突出某种思

想感情和思想,激发人们的想象,从而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例housandpardons.千萬请你原谅。

例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例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相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英汉夸张的相同之处:英汉两种语言的夸张都是运用丰富的想象,通过借助夸大或缩小事

物的特征,渲染气氛,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都没有违反质量准则,这种夸大的

修辞并不是欺骗,本质上都是符合事实的。二者有共同的语用功能。不同之处:汉语中使用缩

小夸张的频率比英语要多,并且英语中没有超前夸张,而汉语中有。比如:他酒没沾唇,心早

就热了。——郑直《激战无名川》。另外,英语可以通过构词法,如形容词最高级进行夸张,

而汉语中则通过选词用字来进行夸张。

龙源期刊网

3.双关。双关是指借助同形异义词或同音异义词,使语言表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通过

双关可以使语言产生幽默、讽刺或诙谐的目的。

例aytheyprayforyouandonMondaytheypreyonyou.星期日他们为你祷告,星

期一他们对你掠夺。

例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例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曹雪芹《红楼梦》

英汉双关都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构成的,但汉语中的同音异性双关语要比英语多。另

外,汉语中有大量的歇后语,英语中则没有。比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

——净是书(输)等。

4.委婉语。委婉语是指用委婉或温和的词句来表达原本粗鲁、令人不快或使人感到尴尬的

的语句,从而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委婉语的使用主要有避讳、礼貌和掩饰三种功能,能够

有效地避免那些粗俗表达可能带来的不满。英语的委婉语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可以分为婉言和曲语。

例oneofftherails.“发疯了”李白最好诗十首 的委婉说法。

例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

锡《乌衣巷》

英汉委婉语具有相似的功能、相似生于忧患原文及翻译注释 的语体特征和相似的表现手法。英汉委婉语的差异主要

体现在委婉语的来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避讳的对象不同、社会文化不同以及等级观念的不

同。

四、英汉修辞翻译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进行英汉修辞翻译时,要尽量保持与

原文一样的修辞方式。但由于英汉修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就要改变原文的修辞方法,以达到

原文的艺术效果,形意融为一体。

1.直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相似或相同的修辞,为了尽量体现英语国家的民族、文

化、历史等特色,翻译时会尽100首经典老歌免费听 量保持原有的修辞法,也就是直译法。例Asknotwhatyour

countrycandoforyou,askwhatyoucandoforyourcountry不要问你的祖国能为你做什么,而

是要问你能为你的祖国做些什么。

龙源期刊网

2.意译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一些修辞我们不便采取直译,这时我们可采

用意译法,把原文的修辞舍弃,但将原文的语用目的表达出来,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

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得意之时。

3.注释法。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典故以及社会习俗,因此在修辞

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注解释才能把原文的内在含义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例Even

beforetheywereacquainted,ashisvalet,hisdog,

hismanFriday.他沒有认识奥斯本之前,已经暗暗佩服他。如今变成了他的听差,他的狗,他

的忠仆星期五。注:星期五是《鲁滨孙漂流记》故事中Robinson的忠实奴仆。

4.变通法。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句子的表达方式上往往难以一一对应,这时就可采取变通

的方法,采用汉语中合适的修辞法来进行处理。“变”是手段,“通”是目的,以提高翻译的准确

度。例Sheistheappleofhiseyes.她是他的掌上明珠。

五、结语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很多修辞。修辞的使用可以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

强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由于本文作者能力有限及篇幅有限,本文仅

选取比喻、夸张、双关、委婉语修辞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借

鉴和吸收对方的有益部分,丰富本民族的语言,提高本民族语言的交际能力。同时修辞也是翻

译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注释法、变通法

等翻译方法对修辞翻丰年留客足鸡豚全诗 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2]周咏梅.英语修辞要略[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罗菁.英汉语篇对比与翻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更多推荐

乌衣巷口夕阳斜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