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仙人指的是-得遇良师
2023年4月29日发(作者:《婊而自知》np)
金明池咏寒柳
明代:柳如是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柳絮随风舞 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
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
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
深怜低语。
标签
咏物、爱情、柳树、寓人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
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
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
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
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
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
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
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
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
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
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
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
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怅:失意,懊恼。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霜条:经霜的树枝条。晚来:
夜晚来临之际。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
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
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畴昔:过去,以前。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绕堤
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八十以上老人去世悼词 车”句意。
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伊:彼,他或她。
赏析
这首《金明池咏寒柳》是柳如是的长调代表作,词中化用古人词意错综用
典,足见其学问博洽。所谓的咏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抒发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
这寒柳飞絮似乎就是词人的化身。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开篇两句便让人感觉到阴冷萧条
的气息,“有怅”、“无情”用在了“寒潮”、“残照”上,实则是为这南
浦的“寒柳”渲染处境,感慨自己的满怀凄凉。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
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
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
环境平添一丝的无助、孤独——在这寒潮、残照中,秋风乍起,那本已萧条冷落
的柳树枝条摇曳,在这摇曳中似乎还能看到当年柳絮纷飞、在春光中舞蹈的样子。
词人的这一手法连悲秋带伤春一股脑儿地全写了出来,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
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知命赋 无奈的心境。词人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
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
恋其人。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
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集会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
点亮色。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
有燕台佳句。”诗人笔锋一转,借柳自嘲,感慨流年,其心中自有百无聊赖,欲
诉未诉。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
仍不禁泪流涔涔。
“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
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
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
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词人
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画舸本是欢情之物,平步青云之草根逆袭 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
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
人的陪伴。此处词人化用汤显祖《紫钗记折柳》中的前赤壁赋苏轼原文 唱词,古诗春望唐杜甫 表明了词人虽然身
处烟花之地,却志向高洁,不愿折腰的心气。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这里的“东风”二字暗指
昔目的恋人陈子龙,而“眉儿愁苦”则表现了词铅的拼音 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
令人怅惘之事。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诗人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
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心中珠圆玉润1v 1 的无尽烦闷该如何得解,恐怕还要向知心
人诉说个明白。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
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以柳自喻,故而真切感人,凄楚动
人。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表达对离人的思念与无法
与爱人厮守的怅惘。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
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关于作者
柳如是,女诗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
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
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
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
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她留下
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送别的诗句 古诗 浜。
桃花庵全文在线阅读-折花逢驿使全诗
更多推荐
柳如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