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图片-张衡发明了什么
2023年4月29日发(作者:毛滂体)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 山行
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教课目的:
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
2.朗诵、背诵课文。默写三首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述的情景,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
教课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从前学过的古诗吗?哪位同学能背一两
首呢?谁能背一背李白的诗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
首李白的诗歌《望是离愁下一句 庐山瀑布》 。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解题,介绍作者。
(1)“望 ”是什么意思?
明确:远看。 “庐山 ”是个山名,在江西省北部,临长江,靠
近九江市,是我国有名的风景区。谁去过庐山,或在电影、
电视中见过,请一位同学谈谈他所见过的庐山的风景。
第 1页 /共 10页
1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明确:李白。李白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圣组词 义诗人,这首诗就是
他游庐山时,看到庐山瀑布漂亮壮观的情景而写下的。
2.朗诵诗歌。
读前设问:诗人笔下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先看到了什
么?后看到什么?要点看什么?
明确:诗人笔下的庐山,山岳矗立,紫烟缭绕,瀑布飞悬,
风景壮丽。从诗中看,作者选看到香炉峰,后看到飞流的瀑
布,诗中要点描绘瀑布的壮观情景。
3.学生轻读古诗,借助词典自学此诗,初步领会每句诗的
意思。
4.学生疏组议论字词的意思,教师巡视。
5.理解诗意,想像画面,领会感情。
( 1)“日照香炉生紫烟 ”
① “香炉 ”,指庐山的香炉峰。
“烟 ”,指的不是炊烟,也不是哪儿冒出的烟,而是指云
雾。山岳高耸入云,峰上云雾缭绕,下边水气升腾,整座山
岳笼盖在烟雾之中。阳光一照,烟雾便体现出绛紫的色彩,
飘飘悠悠,缭绕山际。题西林壁拼音版古诗 多美啊!
② 在理解基础上指导朗诵。
③ 读后议论: “生紫烟 ”的 “生 ”字若换成 “升”好不好,为何?
明确: “升 ”不过是向上涨起的意思,而
“生”除了这层意思之
第 2页 /共 10页
2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外,还有 “产生 ”的意思。它活生生地写出了香炉峰上烟雾慢
慢向上涨腾,如同仙幻一般的情景。因此 “生”这个字作者用
得特别好。
④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诗中描述的美景说一说。
明确: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洋溢着紫色的云雾。
( 2)“遥看瀑布挂前关于植物的诗歌现代 川 ”。
① 解说字义,理解句意。
“遥看 ”:远远看去,这个词与题目哪个字相关系?(与题目
中“望 ”字照顾)
“川 ”:指大河。
“挂 ”:悬挂。
远眺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这句诗挂字用得好,
由于瀑布在不断地流动着,从动向上看,就像一条巨大的河流,
但平常河流都是流淌的,而这一瀑布却由上而下地高挂,因此
诗人用 “挂 ”这个字写出瀑布外形的壮观。同时通
过“挂 ”这个字令人领会到瀑布水流又快又急, 并且山势峻峭,
不过经过一个字就写出了瀑布的澎湃气概。
② 指导朗诵。
( 3)“飞流直下三千尺 ”。
① 解说字意,理解诗意。
“飞流 ”:是形容瀑布飞速地流下来,像飞同
样。“直下 ”:直下来。
第 3页 /共 10页
3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三千 ”:不是一个确数,形容瀑布很长。
站在山下向上望去,瀑布从峻峭的山上笔挺地飞速地流下
来,足足有三千多尺长。
②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三千 ”不是一个确立的数,
不过夸张地说出瀑布很长,气概很大。
③ 指导朗诵
( 4)学习第四行诗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
① 理解词语,领会诗意。
疑:是思疑。
银河:也称天河,由许很多多恒星组成。晴日夜晚,天空体
现出一条光亮的光带,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流,因此叫
银河。
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层,这里的 “九天 ”指天的最高一层,
也就是天的极高处。
这瀑布真像是银河从极高的天上落下来了。 在这句诗里, “落 ”
和“挂 ”同样用得精良。仿佛天上忽然发生了变化,无裂了,
银河从天上蓦然掉到人间。
② 指导朗诵。
③ 频频朗诵全诗,描写四季的成语 领会感情从而背诵全诗。
(三)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
1.诗人是按如何的次序写瀑布的?
第 4页 /共 10页
4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明确:先写背景再写实景,先写静态,再写动向,最后写联
想
2.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3.你读了这首诗有何感觉?
祖国山川壮美,热爱之情油但是生。
(四)部署作业
1.辨字组词
2.解说词义
遗:
直下:
3.填空:
( 1)《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
)的作品,表达了诗人
( )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二首古诗《山行》 。
教课步骤: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
第 5页 /共 10页
5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用自己的话谈谈这首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山行》
1.解题,介绍作者。
( 1)《山行》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
杜牧:( 803~约 852 年)唐朝文学家。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
陕西长安)人。其诗继承了盛唐很多长处,溶先哲阔大仆茂
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在晚唐诗歌绚丽的倾
向中,显得豪放疏朗、 清爽俊逸。 语言明媚隽永, 豪放开朗,
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拥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
唐成就颇高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后代称杜甫为 “老杜 ”,称杜牧为 “小杜 ”。
2.试读全诗,理解词语的意思。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暮秋天节, 天气渐冷, 山上草木枯黄, 给人一种凉意,
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道。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 xi ,意思仍当倾斜解说,这里有波折
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由于的意思。
爱:真爱,迷恋的意思。
第 6页 /共 10页
6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林晚:夜晚 候的 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 的 叶。
于:比 ⋯⋯ 。
二月花:春季的花。
3.学生依据 理解每句 的意思。
暮秋天 , 高峰上有一条石 小道, 弯曲折曲地向 伸展。
在山上 浮白云的地方, 地看得 有住人的房屋。我因此停
下 子不走了,是因 我喜 夕 晚照下的 林,要好好欣 一番。
被秋霜打 的 叶,比春季的 花 要 。
4.追究古 意思。
( 1)《山行》描绘的是哪个季 的风景?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
来?
明确:《山行》描绘的是暮秋天 的风景, 中写 “停 坐 林晚, 霜叶 于
二月花 ”。 人写的是 叶 的季 , 叶 的季 是秋天,因此《山行》描绘
的是秋天的风景。
( 2)清明节古诗配画 人笔下的暮秋天 的山林风景 , 写了哪些光景?你 得怎 ?
明确; 人笔下除了写 林外, 写了寒山、石径、白云,
四 组成了一幅秋景 , 人以清爽明快的感 。
5. 首 表达了作者什么 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 大自然美景 之情。
第 7页 /共 10页
7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指导朗诵。
(三)小结
《山行》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这首诗描述的是秋之
色,显现出一幅感人的山林秋景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
白云、红叶,组成一幅和睦一致的画面。这些光景不是并列
的处于同样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同,有主有从,有的
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衬托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
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述背景创建氛围,
起铺垫和衬托作用的。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
之情。
祭妹文
(四)背诵这两首诗
(五)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第三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课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两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二)学习古诗
第 8页 /共 10页
8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解题、介绍作者
( 1)“忆 ”,回想,思念。
( 2)王维:( 701- 761)字摩诘,唐朝有名诗人。九岁就
以文才有名,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才十七岁。他多才
多艺,仍是有名画家,且善于书法, 又通音乐,被誉为 “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朝诗人孟浩然齐名,
并称 “王
孟”。
2.朗诵诗歌,思虑:诗人笔下写了哪些内容?
3.学生轻声读古诗,借助词典自学此诗,初步领会每句诗
的意思。
4.学生互相议论字词的意思,教师点拨。
5.理解诗意,领会感情
(三)理解诗人的感情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
(四)部署作业
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教课方案评论:
第 9页 /共 10页
9 / 10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篇教课方案示例在教课上的重视点是想经过多种形式引
导学生频频朗诵古诗,最后达到娴熟背诵的目的。在熟读成
诵的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理解要点词语和诗句,让学生
联青青河畔草拼音版 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最后,老
师再联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的一些特色。针
对这类教课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课方案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用来协助老师教课。
研究活动
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编成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
第10页/共10页
10 / 10
艇组词-强字组词语
更多推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配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