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市井笑韩信打一个生肖-在亲民


2023年4月9日发(作者:晴空一鹤排云上下一句)

小升初必背成语、谚语、歇后语集锦

成语20则

1.水落石出

(1)释义: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2)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安居乐业

(1)释义:安:安定;居:居所;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地生活,愉

快地从事其职业。

(2)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3.流芳百世

(1)释义: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2)出处:《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

“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4.车水马龙

(假的组词 1)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

水,马如游龙。”

5.华而不实

(1)释义:意思是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很惊艳的长段摘抄 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

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2)出处:《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

而不实,何也。”《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6.一丝不苟

(1)释义: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

在指日。”

7.高山流水

(1)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

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

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8.对牛春游曲古诗朗读 弹琴

(1)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

不合其耳矣。”

9.多多益善

(1)释义:益:更加。越多越好。

(2)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10.后生可畏

(1)释义: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2)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1.半途而废

(1)释义: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2)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12.今非昔比

(1)释义: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

(2)出处:宋•李曾伯《贺新郎•自和忙乱的近义词 前韵》词:“问讯南州守。怅吾生,今非昔比,

后犹在否?”

13.雾里看花

(1)释义: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2)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14.得心应手

(1)释义: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故园无此声 熟或

做事情非常顺利。

(2)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15.扬眉吐气

(1)释义: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2)出处: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

耶?”

16.神采飞扬

(1)释义: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2)出处:《胆剑篇》第五幕:“夫差年已五旬以上,面染风霜,多了皱纹,但还

是神采飞扬。”

17.杞人忧天

(1)释义: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

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2)出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8.缘木求鱼

(1)释义: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

能达到目的。

(2)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9.专心致志

(1)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0.前车之鉴

(1)释义: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稍的拼音 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

的教训。

(2)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

“前车覆,后车戒。

谚语20则

1.一寸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意思 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释义:比喻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金子一样宝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不能买到一寸

光阴。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应珍惜时间。

(2)出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

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释义蝇营狗苟 :在台上表演的时间只有三分钟,但为了台上这三分钟的表演,需要付出十年的

努力,用来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里的台上台下是个形象的比喻,

“三分钟”和“十年”都是虚指,用来形容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释义: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2)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释义: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

后退。

(2)出处:《增广贤文》

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释义: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而然显露出来了,也自然而然明白了。

(2)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

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释义: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2)出处: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释义:比喻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

8.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释义:鸟儿的美丽在于它美丽的外表(即羽毛的含义),而人的美丽在于他的品德操行,

人只有品德操行高尚,别人才会觉得他真正的美。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释义: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后来,毛主席在文章里古为今用,

即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出处:语出《尚书.大禹谟》

10.人心齐,泰山移。

释义: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

难。

1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释义:“人往高处走”是表示人的志向和追求,人的本性是向上的,是要优于同类人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往低处流”是一种自然客观规律。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会自

然往下流的。这是一句励志的话,是说人要是不努力、不奋斗就会像水一样只能往下

流了。

12.满招损,谦受益。

(1)释义: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由会得到益处。它点明了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自

满使人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谦虚才能使人进步,不断有所得。

1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释义: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不够的地方。

14.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1)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

再收回,一定要说话算数。

(2)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

“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释义: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

真知。

16.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释义: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时候想自己的过失,在闲聊的时候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

17.吃一堑,长一智。

(1)释义:此词本为石匠师傅打石磨时,石胚吃一钎,石胚即长一齿之义。堑:壕沟,

比喻困难、挫折。智:智慧,见识。吃一堑:意思是受一次栽倒沟里的教训。全句是

说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出处: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

日之得。”

1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释义: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

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2)出处: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19.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释义:意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

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2)出处:《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

二卷:\"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释义:是不自夸的意思,说做人要谦虚,不能炫耀自己。

歇后语20则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释义:原指八位仙人法力无边,在过东海时铁拐李建议将各自法宝投于水面各自

过海,结果八仙各自渡过了东海。现引申为做事各有各的办法,也有各自拿出自己的

本领比赛的意思。

(2)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2.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释义:自作聪明、做多余的事,反而会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2)出处: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

3.芝麻开花——节节高

释义:进入成熟期的芝麻,每开花一次,就拔高一节,接着再开花,再继续拔高。开花就意

味着结籽。所以,生活中我们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好上加好。

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释义:比喻对自己的东西没有根据地大加赞赏,以骗取他人的钱财。

5.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释义: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6.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释义: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7.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释义:比喻徒做无用功。

8.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1)释义: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

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

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2)出处:《淮南子•人间训》。

9周到的近义词 .竹篮打水——一场空

(1)释义:比喻白费力气,没有效果,劳而无功。

(2)出处:唐•寒山《诗》:“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

有?”

10.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释义: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2)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

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

1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1)释义: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2)出处:出处:《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

12.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1)释义:比喻一个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头战战兢兢。

(2)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

1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释义: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2)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14.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1)释义: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2)出处:在《三国演义》中记载: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

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

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15.大火烧在额头上——迫在眉睫。

(1)释义: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2)出处:《庄子•庚桑楚》

16.开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1)释义:比喻虚意地夸张、制造某种气氛。

(2)出处:《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蝶组词语 :“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

家弄几个钱有益?”

17.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释义:形容一点儿都不懂或略知皮毛。

18.戴着斗笠打伞——多此一举。

释义:指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19.泸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释义:形容事物非常多。

更多推荐

他山之石的下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