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组词-辇怎么读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中的颂有三颂:周颂31篇,鲁颂4篇,5篇。

2、《》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3、《》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4、()是先秦后期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在他的思想中,又明显地受到了百家的影响。

5、在楚辞作品中,《》是楚国人祭祀鬼神时用来娱神的一种乐曲歌辞,原是民间

的创作,后来经过屈原的加工和修改。

6、西汉政论散文作家贾谊的代表作有《》、《陈政事疏》等。

7、《史记》在刻画人物时,善于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剪裁和集中,反映人物在历史上

的活动和作用,突出他们的思想和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比较突出的方法是“”的

运用。

8、张衡的《》是两汉赋风转变(指由散体大赋转为抒情小赋)的标志。

9、宋人郭茂倩所编的(《》,是收录历代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

10、从内容上看,《古诗十九首》不外两种类型:游子诗和诗。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诗经》的《豳风七月》是一首()

a.婚恋诗b.怨刺诗c.战争、行役诗d.农事诗

2、诗经的主要句式是()

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

3、对《战国策》进行整理编订的汉代学者是()

a.王逸b.郑玄c.刘歆d.刘向

4、《庄子》一书,共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庄子自著的部分是()

a.内篇b.外篇c.杂篇d.外篇和杂篇

5、在屈原作品中,被称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奇文的是()

a.《离骚》b.《天问》c.《橘颂》d.《招魂》

6、《史记》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纪事本末体史书

7、李斯的一篇名作是()

a.《谏逐客书》b.《报任安书》c.《狱中上梁王书》d.《谏吴王书》

8、标志着新体赋(散体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

a.《七发》b.《子虚赋》c.《上林赋》d.《吊屈原赋》

9、文人五言诗始于东汉,现存最早的作品是()

a.班固《咏史》b.张衡《同声歌》c.辛延年《羽林郎》d.宋子侯《董娇饶》

10、《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

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诗句出自于《卫风氓》,其中运用了比兴手法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2、在《尚书》的四部分中,基本可信是当时官方文件的是()

a.《虞书》b.《夏书》c.《商书》d.《周书》

3、如果不算语气词“兮”字,楚辞的典型句式有()

a.三字句b.五字句c.六字句d.七字句

4、除了《史记》外,司田氏代齐 马迁的作品还有()

a.《思旧赋》b.《悲士不遇赋》c.《报任安书》d.《与朱元思书》

5、在下列汉乐府民歌中,反映社会下层民众的艰难与痛苦的作品是()

a.《东门行》b.《妇病行》c.《瀣露行》d.《长歌行》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诗经》中的雅有大雅、小雅两种,大雅31篇,小雅目录上有80篇,但有6篇是有目

无辞的“笙诗”。

2、比的基本含义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3、《国语》反映战国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片断。

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5、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提出了“人之性恶”的人性学说。

6、先秦的主要思想学派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去掉“杂

家”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古诗 ,则为“九流”。

7、历来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很多,根据屈原的生平和屈原作品中“离”字的一贯用法来

分析,应该是“遭忧”说最可信。

8、和《诗经》比较,楚辞拉长了句式,并明显地扩大了篇幅。

9、李广一生不得封侯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最高统治者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和其宠幸者的排

挤打击。

10、现在保存下来的汉代乐府作品多为西汉乐府。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赋比兴

2、春秋三传

3、楚辞

4、乐府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诗经》中比兴手法的作用效果。词语解释大全500个

2、简述《国语召公谏弭谤》记事和记言的特点。

3、说说在楚辞中,语气词“兮”字的运用有哪几种模式,有什么基本作用。

4、《史记》是怎样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丰富多彩的历史

人物形象的?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诗卫风氓》的艺术特色。

2、《史记李将军列传》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李广的人物形象的?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商颂。2、《尚书》。3、《国语》。4、荀子。5、九歌。6、《过秦论》。7、互见法。8、归

田赋。9、《乐府诗集》。10、思妇。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d。2、b。3、d。4、a。5、b。

6、c。7、a。8、a。9、a。10、d。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书愤原文

1、a、c。

2、c、d。

3、b、c。

4、b、c。

5、a、b。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对。

2、错。兴的基本含义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3、错。《国语》反映的是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片断。

4、错。第一部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5、对。

6、错。去掉的是小说家。

7、对。

8、对。

9、对。

10、错。现在保存下来的汉代乐府作品多为东汉乐府。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陈述铺叙,比是比喻、打比方,兴是借助

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引起下文。

2、是《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历来人们认为这三部书都是解释《春

秋》的。

3、一是指战国后期(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产生于中国南部楚国的一种新诗体,二是指西汉

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写的作品汇编成的诗歌总集。

4、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是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到了后来,

把那些采集来并配上音乐加以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唐代人把那种继承和

发扬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也称为乐府;宋元以后,又把合过乐的词、散曲等也称为乐

府。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运用比的手法,“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兴》),

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同样,《诗经》中有不少起兴,

不仅表现了诗人状物的工巧,而且也有助于诗人对形象的刻画,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

2、本文记事方面的特点是文字简洁而脉络清楚。写厉王和写民的两条线索同时展开,形成

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最后两条线索汇聚在一起,简洁明了地讲清了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

过程。记言方面的特点,一是层层深入,说理透彻,二是比喻贴切、自然。

3、在楚辞中,“兮”字的运用,可分为三种模式:(1)《九歌》模式,兮在各句之中。(2)

《橘颂》模式,兮在两句的下句之末。(3)《离骚》模式,兮在两句的上句之末。楚辞中“兮”

字的运用及其在句中位置的种种变化,在诗的节奏变换和表情达意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另外,

《九歌》模式中用在句中的“兮”字,还可起到替代各类虚字的作用。

4、(1)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剪裁和集中,反映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和作用,突出他们

的思想和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2)避免一般地、梗概地叙述,而是抓住重大场面、主要事

件来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并常常通过紧张斗争的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以

此来表现他们的性格。(3)作者还善于通过琐事,通过小细节、小故事来显示人物的形象特征

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轨迹。(4)善于从不同侧面描写人物,使人物性格丰满复杂而富于立体

感。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作为一首叙事诗,较好地刻画了人物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句子 的性格特征,如氓的伪善、凶狠、喜新厌旧;

女主人公的纯真、温婉、痴情、任劳任怨、坚贞如一以及她的刚强果决。(2)比兴手法的成功

运用。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淇则有

岸,隰则有泮”等句,使诗歌生动形象,对渲染气氛、烘托主题起了很好的作用。(3)以叙事、

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来表达感情的起伏变化,两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刻画人物的具体方法,一是围绕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进行剪裁安排,主要选取了四场典

型战斗(上郡遭遇战、雁门阻击战、右北平之战、从卫青击匈奴之战)来刻画李广形象的主要

方面,再穿插人物其他的经历和遭遇,既突出主干,又完整全面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

二是运用对比映衬手法来刻画人物,如用与匈奴射雕者的对比来突出李广超群的射技,与程不

识的对比突出其治军简易的特点,与李蔡的对比突出其终生不遇、白首未封的不幸遭遇。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钟嵘曾说:“陈思为建安之杰”,这里的“陈思”是指。

2、《咏怀》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比兴象征手法,风格曲折隐约,故刘勰说

“”。

3、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哲

学。

4、一般被认为是融合南北诗风文风、集六朝之大成、又为唐诗先驱的一位作

家。

5、《世说新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最大特点,可以用来概括。

6、闻一多先生称张若虚的《》为“以孤篇压倒全唐”,又说它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7、陈子昂创作的组诗《》共三十八首。8、白居易的“讽谕诗”有《秦中吟》十首

和《》五十首。

9、《永州八记》是的著名的山水游登岳阳楼教案一等奖 记。

10、晚唐时的“小李杜”是指和杜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

a.《上留田行》b.《钓竿行》c.《清河作》d.《燕歌行》

2、鲍照的代表作是()

a.《咏史》诗8首b.《咏怀》诗82首

c.《拟行路难》18首d.《拟咏怀》27首

3、骈体文给予人最直感的印象,是多用()a.对偶b.四六句式c.用典d.

藻饰

4、“小说”作为一种流派、文体的名称被普遍使用是在()

a.西汉以后b.东汉以后c.魏晋以后d.南北朝以后

5、现存编选最早的古代诗文总集是()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

d.《文选》

6、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白居易b.韩愈c.杜牧d.李商隐

7、唐代诗人中,其诗歌作品被称为诗史的是()

a.杜甫b.李白c.杜牧d.李商隐

8、唐代被称为边塞诗人代表的是()

a.王维b.李白c.王勃d.高适

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的著名诗句

a.王之涣b.李白c.王维d.孟浩然

10、唐传奇中的《莺莺传》是()的代表作

a.元稹b.白居易c.杜牧d.李绅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沁园春长沙朗诵背景

1、在下列诗人中,属于宫体诗代表作家的是()

a.庾肩吾b.徐摛c.沈约d.鲍照

2、下列作品中属于江淹所作的是()

a.《芜城赋》b.《恨赋》c.《别赋》d.《哀江南赋》

3、在下列论著中,对文学批评中“贵远贱近”、“贵古贱今”的错误态度进行了批评的是()

a.《典论论文》b.《文赋》c.《文心雕龙》d.《诗品》

4、“初唐四杰”包括下面的()

a.陈子昂b.张若虚c.卢照邻d.王勃

5、下面的诗歌属于杜甫的是()

a.《石壕吏》b.《卖炭翁》c.《新婚别》d.《将进酒》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蔡琰的作品传世的有三篇:一是五言体《悲愤诗》,二是骚体《悲愤诗》,三是《胡笳十

八拍》。迄今为止,文学史界多肯定《胡笳十八拍》为蔡琰所作。

2、北朝乐府民歌善用双关隐语表现其缠绵的情意,增加其含蓄委婉的情味。

3、三国阶段文章的总体特点是由散趋骈。

4、《庄子外物》篇里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已经是

指一种文体的名称。

5、《文选》选录诗文的标准,是选“以能文为本”的文学作品,所谓“事出于沉思,义归

于翰藻”,即作品的题材内容,必须是有意义的,在表现上必须通过深沉的艺术构思,要辞藻华

美。

6、白居易的号为香山居士。

7、王右丞是人们对王勃的称呼。

8、人们一般用“沉郁顿挫”来概括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9、“韩孟诗派”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派。

10、青莲居士是诗人杜甫的号。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宫体诗

2、玄言诗

3、山水田园诗派

4、古文运动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说说《古诗十九首》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简要比较谢朓和谢灵运山水诗的不同。

3、简述盛唐时期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4、概括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点。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2、论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曹植。2、阮旨遥深。3、自然。4、庾信。5、遗貌取神。6、春江花月夜。7、感遇。8、

新乐府。9、柳宗元。10、李商隐。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d2、c3、a4、b5、d

6、b7、a8、d9、c10、a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ab

2、bc

3、ac

4、cd

5、ac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错。文学史界多肯定为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愤诗》。

2、错。善用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

3、对。

4、错。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一种无关宏旨的琐屑的言谈,还不是一种文体的名称。

5、对。

6、对。

7、错。“王勃”应改为“王维”。

8、对。

9、错。“盛唐”应改为“中唐”。

10、错。“杜甫”应改为“李白”。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南朝梁代以太子萧纲(即简文帝)的宫廷为中心形成的一种诗风。宫体诗多以宫廷生活

为题材,辞藻绮丽,诗风轻靡,形式上则多采用新体,“好为新变”。

2、盛行于东晋诗坛的一种诗体。这种诗用抽象的语言来谈论哲理,脱离了文学的基本属性

——形象性和抒情性,钟嵘评价这种诗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3、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以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唐代的经济繁

荣,社会安定,使这一派诗人可以纵情于山水之间,把陶渊明、谢灵运等人所开创的描写自然

风景的诗歌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4、古文的概念是从韩愈开始提出来的,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因骈文是对偶句式)、上继

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后来又得到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影响更大。从唐代贞元到元和

的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它提倡先秦两汉质朴自然的散体古

文,反对六朝浮华空虚的骈体文,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古文运动。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在语言上,《古诗十九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古诗十九首》是具有民歌特点的文人创

作。从受到民歌影响的一面看,它的语言自然朴素,单纯清新;从它是文人创作的一面看,语

言准确、精炼、工整,善于用典。关键是它把这两方面结合得非常好:虽工整,但不雕琢;善

用典,而浑然无迹。

2、谢朓的山水诗与谢灵运诗相比,一是彻底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二是灵运诗稍嫌繁冗芜

杂,谢朓诗结构上省净严密,灵运诗富艳精工,谢朓诗清俊秀丽。

3、(1)是与当时边塞的频繁战争有关。开元、天宝时期边境战争不断。当时唐王朝与东北

的契丹、北方的突厥、西方的吐蕃和南方的南诏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2)边塞诗的繁荣,

与诗人的亲历边塞有关。当时许多文人选择了从戎之路,王维、岑参、高适、王昌龄、王瀚、

王之涣等都有从军入幕或游历边塞的经历。

4、(1)主题的专一和明确。每首只集中地写一件事,不旁涉他事,不另出它意。(2)运用

细节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卖炭翁》一开始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

了卖炭翁年迈辛苦的形象,就使得人物更加生动感人。(3)鲜明的对比,特别是阶级的对比。

(4)叙事和议论结合。(5)语言的通俗化。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

自然。这种“平淡自然”的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从内

容看,无非是写境——平和宁静的田园风光,写心(意)——悠闲恬淡的心境。从表现形式看,

其特点是朴素明净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少见铺排语,少见典故的使用,少见渲染物色的形容

词。(2)陶诗的平淡并不等于平而无奇,淡而无味,因为有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因

而在整体上富有“意境”和“奇趣”。(3)另外,平淡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艺术锤炼的功夫。陶诗

风格平淡自然,语言朴素明净,但同时语言又具有精粹、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艺术个性极为鲜明。(1)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

彩。李白写诗常常是“我”字当头,他身处逆境时依然相信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还复来”。他有时以大鹏作比,有时又以历史人物作比,他们都成了李白理想和性格的化身。(2)

大胆的夸张与超现实的意象的运用。如《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

的发,突出无形的愁;《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描写蜀道之难行,都有这个特点。

(3)清新自然的诗歌语言.在诗歌语言方面,也体现出李白强烈的个性特色。反映到创作上,

就表现为主张自然率真,反对雕饰,他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他自己诗歌语言

风格的真实写照。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苏轼的散文与并称“欧、苏”。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声声慢》中的词句。3、《前赤

壁赋》的作者是。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陆游的《》。5、文学史上的济

南二安是指、。

6、金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就是《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其作者是。

7、创作了南戏《琵琶记》。

8、明末清初腰斩《水浒传》,改为七十回本。

9、《》和《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答司马谏议书》是()的重要政论文。

a.苏轼b.王安石c.曾巩d.欧阳修

2、关汉卿《救风尘》中的女主人公是()。

a.林黛玉b.崔莺莺c.杜丽娘d.赵盼儿

3、《珠玉词》是()的词集。

a.张先b.柳永c.秦观d.晏殊

4、“花和尚”是指《水浒传》中的()。

a.鲁智深b.杨志c.武松d.史进

5、明初被腰斩的诗人是()。

a.刘基b.高启c.宋濂d.金圣叹

6、“七实三虚”是用来说下列哪一部小说()?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金瓶梅》

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是()的著名词句。

a.张先b.苏轼c.李清照d.秦观

8、冯梦龙一生精力,主要从事通俗文学的研究、整理与创作,成就卓著。其作品有:

a.《警世通言》b.《初刻拍案惊奇》c.《二刻拍案惊奇》d.《三宝太监西洋记》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的著名诗句。

a.陆游b.苏轼c.文天祥d.王安石

10、《汉宫秋》是()的作品。

a.马致远b.白朴c.关汉卿d.王实甫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永嘉四灵是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因四人的字中都有一个“灵”字而得名。

下列诗人中,属于“永嘉四灵”的是():

a.徐照b.徐玑c.赵师秀d.翁卷

2、下列诗人中,()并称“三苏”。

a.苏舜钦b.苏洵c.苏轼d.苏辙3、《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下面的()。

a.潘金莲b.潘巧莲c.春梅d.李瓶儿

4、《三国演义》主要写()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描写了众多的人物,

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a.魏b.蜀c.越d.吴5、《牡丹亭》中的主要人物有()。a.柳梦梅b.杜丽娘

c.陈最良d.张生

四、秉性是什么意思 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旧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2、晏几道的词集为《小山词》。

3、苏东坡一生曾经被贬到黄州、广州、儋州等地。

4、话本原是“说话”艺人演出的底本。说书艺人以当时流行的口语进行演说,作为文字记

录的载体就成为了话本小说。

5、元代的元好问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作有《论诗绝句三十首》。

6、元代的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7、关汉卿的历史剧《单刀会孙子兵法36计口诀 》是写张飞单刀赴会,怒斥鲁肃,智退伏兵的故事。

8、《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全剧五本二十一折。

9、猪八戒在取经之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己亥杂诗》)是近代诗人魏源的诗歌。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宋初三体

2、江西诗派

3、诚斋体

4、公安派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李清照的词前后期有什么不同?

2、简述关汉卿杂剧的主要内容。

3、概括欧阳修散文的主要内容。

4、简析《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2、论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欧阳修。2、李清照。3、苏轼。4、《游山西村》。5、李清照、辛弃疾。6、董解元。7、

高明。8、金圣叹。9、《西游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b。2、d。3、d。4、a。5、b。

6、b。7、d。8、a。9、c。10、a。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2、bcd。3、acd。4、abd。5、abc。

四、判断改错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是错的,请说明错在何处)

1、错。《新唐书劝学高一必修原文 》。

2、对。

3、错。广州改惠州。

4、对。

5、错。元代改金代。

6、对。

7、错。张飞改关羽。

8、对。

9、错。猪八戒改孙悟空。

10、错。魏源改龚自珍。

五、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宋初诗坛有三体,即仿效白居易的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体”;仿效李商隐的以杨亿、

刘筠等为代表的“西昆体”;受晚唐诗人贾岛、姚合影响的林逋、魏野等,则被称为“晚唐体”。

2、“江西诗派”是北宋末在黄庭坚影响下,形成的一个诗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

对于江西诗派,宋末元初的方回提出“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

陈师道和陈与义。他们主张标新立异,“文章最忌随人后”,主张“夺胎换骨”、“点石成金”。

3、南宋杨万里的诗风发生过多次变化。他早年学诗是从江西诗派入手,后来改而学习王安

石和晚唐诗人的绝句,最后终于领悟到应该摆脱前人的藩篱而自成一家,并形成了独具面目的

诚斋体。其风格是风趣幽默、想象丰富新奇,构思新巧别致。

4、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宏道、

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是这一派的领袖。作

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六、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李清照的生活创作以南渡(11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词多是写自己对爱情尤

其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

委婉动人,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使李清照的

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多抒写国破家亡之痛,如《声声慢》。

2、关汉卿的杂剧可以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三类。《窦娥冤》为公案剧的代表。

通过公案故事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爱情婚姻剧以《救风尘》为代表。那种通常为社会道德所

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表正义一方的必要和合理的报复手段,这显然反映出市民社会的道

德观念。历史剧以《单刀会》为代表,突出了英雄主义的主题。

3、欧阳修的文学成就突出地表现在散文创作方面。(1)政论性散文。这是直接为政治斗

争服务的。如《与高司谏书》直斥谏官高若讷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的卑劣行为。《五代史伶官

传序》旨在总结历史教训。(2)文学性散文。欧阳修的这类散文无论是状物写景,还是叙事怀

人,都有较强的感染力量。如《醉翁亭记》。

4、(1)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

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如《婴宁》。(2)批判科举制度的作品。如《贾奉雉》

写贾奉雉每次以好文章应考,总是名落孙山,最后把“不得见人之句”连缀成文,却高中第一

名。(3)对贪官污吏的严厉批判。如《席方平》。写冥界贪贿公行,含冤者负屈难伸,受尽恐怖

的摧残,实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浓黑的缩影。又如《促织》,写因为皇帝好斗蟋蟀,各级官吏纷纷

进贡邀宠,里胥借机聚敛,造成民间家破人亡的惨剧。

七、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辛弃疾有着在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斗体验。他既熟悉军事

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再建武功。因此,刀、枪、剑、戟、弓、箭、铁马、旌旗、将

军、奇兵等军事意象就自然而然呈现于笔端,诸如“倚天万里须长剑”、“斩将更搴旗”等军事

意象的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2)表现在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上。辛弃疾在词

作中多使用幽隐曲折的比兴手法,表现他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如《摸鱼儿》一词托蛾眉遭妒,

表现他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对当权者的妥协投降的诅咒。

(3)辛弃疾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多端。有通俗的民间语言,如“近来愁似天来大,谁

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的文言句式,“不恨古人

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另外他还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

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

叙及了孙权、刘裕、廉颇等多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2、(1)在结构方面,全剧长达五十出,场面壮丽,情节曲折,而组织相当严密。李、杨爱

情是戏的主线,这条主线又以一组道具——一对金钗、一只钿盒贯穿始终,随情节变化由合而

分,由分而合。(2)强烈的对比艺术。《长生殿》上卷写温柔富贵的生活,如《闻乐》、《窥浴》

等出,把帝王和妃子的爱情写得淋漓尽致。下卷写安禄山造反,剧情突转,李隆基从此陷入杀

妃之痛、蜀道之艰、失位之悲与思念之苦之中,这样就深化了作品中“弛了朝纲,占了情场”

的思想主题与国家兴亡的深沉感叹。(3)《长生殿》的曲词优美,尤为人们称道。从文字上说,

它具有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浓郁的特点。如唐明皇的形象就通过他的唱词来加以表

现,如《闻铃》:“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

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

更多推荐

桑之未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