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作者是谁-从此君王不早朝全诗是什么
2023年4月29日发(作者:山行唐杜牧)
水调歌头 中考古诗赏析要点解析 2010-2016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秋分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水调歌头》中的小记有既交代了
写词的时间是中秋时节,又交代了作词的目的是咏月兼怀亲人的作用。
2、这首词中“无眠”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
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
3、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
示诗人感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全诗 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
4、作者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
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5、“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很好,试分析。
答:有“舞弄”之意。它写出了词人舞姿的曼妙,表达了对月色、对人间生活
的热爱。
6、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
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写月光的转移,无眠”表示离情正浓。“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面的“何
事”一问。“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谪的失落之情。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
诗运用锦衣卫宠妻日常圆房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
情。
9、请就词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内容质疑(只三字经经典诵读 提一个疑问,不作答)。
(2分)
答: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10、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初中古诗词鉴赏 达效果。
答:“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
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1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表达雪景的诗句 怅(或国元证券官方网站首页 :
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13、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 此句表述的
是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常理。这种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
无法克服的遗憾。所以作者希望,惟望如此,各自珍重。
14、“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答:怨恨。
“恨”的内容可能是亲人的离别、人生的孤独等等。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和表达的感情。
答: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作
者对远方亲人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
理解。(3遵从的反义词 分)
答: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言
之有栀子花 理即可)(2分)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
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18、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人世的某些思想
矛盾。
19、“千里共婵娟”中的“共”与《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共”
用法一样 吗?
不一样。 “千里共婵娟”中的“共”是共享、共踽踽独行怎么读 赏之意。而“何当共剪西窗
烛”中的“共”是重逢,是作者所期望的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
20、苏轼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激烈矛盾。
请结合上阕语句分析一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明冷漠的现实使
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
去”,明白地说出了他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未能忘情于现实;“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
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
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和热爱。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惜时名言名句
更多推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感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