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写的是什么地方-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四句
2023年4月4日发(作者: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的意思翻译)
TIMEEDUCATION
NO.1January
时代教育
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机构都把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作为一项
重要的教育目标(Marsh,Koller&Baumert,2001)。而学业自我概念
(academicself-concept,ASCs),即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认识和
评价,被认为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Shavelson,
Hubner&Stanton,1976)。很多研究都证实了学业自我概念的重要
性,例如,Marsh(1987)的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对其今
后的学术成就具有直接的影响。
然而,这一目标并非总是能够实现。事实上,不断有研究发
现,学业选择性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低于那些与他们能
力水平相同,但是在非选择性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即大鱼小
池塘效应(Big-Fish-Little-PondEffect,BFLPE)。该效应假定个体
的能力对学业自我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而班级或学校学生的平
均能力如果较高,则会对学业自我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根据这
一效应的预测,能力相同的学生在进入平均能力等级较高的学校
或班级后,其学业自我概念会降低,而进入平均能力低的学校或
班级后,其学业自我概念则较高。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socialcomparison)这个概念最早由费斯廷格
(LeonFestinger)提出,即个体把自己和与其具有类似生活情境的
人相比较,对自己的能力、行为水平及行为结果做出评价的过
程。自该概念提出以来,很多研究者发现,社会比较的方向,即上
行比较(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和下行比较(与比自己差的人比
较)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
(contrasteffect)和同化效应(assimilationeffec二子乘舟诗经注音朗读 t)。
1.1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背
离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其自我评
价水平,而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水平。例如,
一项经典的研究发现,当求职者面对一个衣着整洁、具有胜任力
的其他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降低;而当面对一个邋遢且
不具胜任力的求职者时,其自我评价水平会得到提升。
1.2同化效应
同化效应是指当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
朝向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
评价水平,而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自我评价水平。例如,
Lockwood和Kunda研究发现,给那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些具有抱负的教师呈现优秀教
师的角色模范,结果发现这些教师对自己教学技能和动机水平会
有更高的评价。反之,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水平会降低。
2大鱼小池塘效应(BFLPE)
大鱼小池塘效应最早由Marsh提出,此后,研究者们分别从
不同方面对该效应进行了研究。
1.1大鱼小池塘效应的相关研究
在班级层面上,研究者发现,学业超常的学生在超常饮酒其一其二其三 班学习
了一年后,其自我概念与在普通班学习的学业超常的学生(这些
学生在学业能力、IQ、性别和年龄上均是匹配的)相比有显著的下
降(Marsh&Chessor,1995);对以色列小学4~6年级超常儿童的研
究也发现,在普通班中学习的超常儿童比超常班中的超常儿童,
明显表现出高的学业自我概念,低的焦虑水平和高的学业成绩
(Zeidner&Schleyer,1999);此外,对自我概念变化情况的追踪研究
发现,随着在超常班学习时间的增加,自我概念持续下降
(Craven,Marsh&Print,2000)。
在学校以及跨文化层面上,Marsh等人(2001)在东德和西德
的学校制度重新统一后,对七年级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进行了研
究,结果发现了大鱼小池塘效应。此外,Marsh和Hau(2003)使用
了来自学生评估项目数据库(theProgramofStudentAssessment,
PISA)中的数据,对北美、南美、澳洲、东欧、西欧等地的26个国家
和地区的近4000名15岁的学生进行了统一的SDQII问卷和标准
化的学业成绩测验,对相同年龄段学生的研究表明,BFLPE非常
稳健。学校学生的平均能力水平与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成负相
关,即同样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平均能力较高的学校,其学业自我
概念将较低,在学校平均能力较低的学校,其学业自我概念将较
高(Marsh&Hua,2003);李颖,施建农(2005)在中国内地的研究也
证实了大鱼小池塘效应,以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为测量工
具,对北京市某中学的超常儿童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的学生进行
了对比,结果发现,超常班的学生在身体自我、同伴自我、班级自
我、自信自我、非学业自我概念以及总分上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同
龄对照组。
1.2大鱼小池塘效应的理论基浪淘沙令李煜拼音版古诗 础
大鱼小池塘效应基本的理论假设是:如果忽略参照标准的作
用,对自我的知觉就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同样的客观特征和成就
会导致不同的自我概念,而这取决于个体用来评价他们自己的参
照标准或比较标准。并且这些自我信念对个体今后的选择、表现
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Marsh2007;Marsh&Craven2006)。
1.2.1基于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比较理论曾被用来解释BFLPE。该理论假设,当缺少
客观的评价方法时,个体将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身的观
点和能力(Festinger,1954)。因而,在解释大鱼小池塘效应时,研
究者认为,学生通过将自己的学业表现与同伴进行比较,从而形
成他们的学业自我概念。在学业性选择环境中,这些同伴都是能
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因此比较会使学生感到他们自身能力不足,
进而导致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而在非选择性学业环境中,由于
能力水平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学生可以将自己与那些能力水平
较低的同伴进行比较,因而学业自我概念就会更高一些
(Marsh&Hau,2003)。
Thornoton和Moore(1993)发现,比较的等级,即个体是进行
向上还是向下比较,将会决定与目标比较后的评定。这些被试在
与一个不具有魅力的目标比较后(向下比较),认为自己更具有魅
力。当与一个有魅力的目标比较后(向上比较),则认为自己不太
有魅力。这与对大鱼小池塘效应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1.2.2Marsh的内/外参考框架模型
外部参考框架模型(Internal/externalframeofreferencemodel)
是指根据某种外部标准(如学校等级、班级排名等)进行比较;该
模型假设学生将自己的学业能力与同伴的学业能力相比较,并用
这种社会比较印象作为基础来形成他们自己的学业自我概念;内
部参考框架模型是学生将自己在某一学科上的成绩与自己在另
一学科上的成绩进行比较,如他的数学成绩最高,他的数学自我
社会比较与“大鱼小池塘效应”
李小鹿
摘要:社会比较会对个体的自我评价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研究表明,大鱼小池塘效应是二者互相平衡
后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较强的对比效益和较弱的同化效应,因此最终还是表现出了消极的结果,即能力相同的学生在进入平均能力等
级较高的学校或班级后,其学业自我概念降低。
关键词:社会比较大鱼小池塘效应学业自我概念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1672-8181.2011.01.222
--265
术教学的不断发展。学校在这方面也要组织对教师的培训,使他
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加强对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和考
核,教师应具备基本操作能力,能使用应用软件,能完成应用软件
的一般设计和制作。学校每年可以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鼓励
和指导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的开发和研究、教学管理软件的开
发或合作开发,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努力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4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现在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作了调整,加
大了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了文化课的课时量,在这些年的教学
实践中,我们普遍感觉到: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明显不
足,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外,操作练习的时间偏少,导致一些学生
操作能力低下,特别是在文字录入速度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根据
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建议加大计算机的课时数,最好把
键盘录入技术的内容单列出来,并作为我校学生必备的实践技能
来单独考核。
第二,加强电脑室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的环
境。电脑室应配专职实验管理员(负责机房的值班、卫生、设备管
理、维护程序等)及网络员(负责网络管理、软件安装和维护,软件
资料管理等),定期清理教学用电脑中数据垃圾,尤其是电脑游
戏。实验指导老师由任课教师担任,这样对促进和提高教师的实
践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总之,在中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实际
应用,构建课程体系,并调整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
得到提高,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
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赞美老师的千古名句 断探索,
不断总结,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改革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王娟,庞荣波.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探
讨[J].计算机教育,2009,(01).
[2]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长治学院
学报,2008,(10).
[3]魏慧彩,刘洪卫.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圈,
2007,(16).
[4]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信息科.关于中专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
探.
[5]研析职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者简介:龙先英(1972-),女,1995年毕业后一直在广西北海市
卫生学校工作,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数学科的教学,计算机讲
师,广西北海536000
(上接第251页)
TIMEEDUCATION
NO.1January
时代教育
概念将比语文自我概念要高。该模型是对传统的社会比较理论
的拓展。大鱼小池塘效应就是基于外部参考框架模型形成的。
具有相同能力的学生,当他们将自己与更高能力的同学进行比较
时,就会具有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而当他们与能力较低的同学
进行比较时,其学业自我概念就会较高,这时就出现了大鱼小池
塘效应。
Marsh等人根据以往对BFLPE进行的纵向研究发现,较高的
学校平均成就水平会导致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然而,他们还发
现被认为是较高的学校等级也会对自我概念带来补偿性的同化
效应。这种效应体现了高成就水平的学校给个体带来的光环和
自豪感。而这些互赠别诗大全 相平衡的影响最终的净效应明显是消极的,这
也意味着对比效应要强于同化效应。Marsh和Hau在香港进行的
历时4年的水平纵向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即进入学业选
择性学校所带来的荣誉感并没有对比效应的消极结果强,因此最
终还是表现出了消极的大鱼小池塘效应(Marsh,Kong&大概的反义词是什么 Hau,2000)
3近期研究与展望
人们之前推测,大鱼小池塘效应是由于个体进入能力水平较
高的学校中,进行社会比较的结果。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控制了学生和同学进行的不愉快的比较后,大鱼小池塘效应减
小了(Huguet,Pascal&.,2009)。这一发现对促进选择
性学校,超常教育项目中学生的学关于爱国的诗 业自我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可以预测,通过指导学生避免不愉快的比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减小BFLPE效应,从而避免其学业自我概念的降低。
此外,尽管以往的研究验证了大鱼小池塘效应的稳健性,然而
事实上,该效应并不是绝对的。正如Marsh所说,并非所有参加超
常班的学生都有自我概念的下降。这也提示我们,个体的非智力性
因素对社会比较中学业自我概念有所影响。例如独立性较强的个
体可能更多的进行内部参照,因而可能受外部的影响较小。因此今
后可结合个体的人格特质、认知风格等因素对大鱼小池塘效应进行
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对学生教育安置方式做出更为准确的权衡,以
提供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潜能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Festinger,
Relations,1954,(7):117~140.
[2]HuguetPascal,DumasFlorence,MarshvHerbert,WheelerLadd,
SeatonMarjorie,NezlekvJohn,SulsJerry,Rying
theroleofsocialcomparisoninthebig-fish-little-pondeffect
(BFLPE):Anintegrativestudy[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2009,Vol97,(1):156~170.
[3]李颖,施建农.大鱼小池塘效应——对超常儿童教育安置的思
考[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23~628.
[4]Marsh,-fish-little-pondeffectonacademicself-
concept[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7,(79):280~295.
[5]Marsh,H.W.,Kong,C.K.,&Hau,udinalmultilevelmode
-lingofthebig-fish-little-pondeffectonacademicself-concept:
Counterbalancingsocialcomparisonandre路漫漫其修远兮表达爱情 flectedgloryeffectsin翻来覆去的拼音
HongKonghighschool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2000,(78):337~349.
[6]Marsh,H.W.,&Hau,-fish-little-pondeffectonacademic
-cultural(26country)testofthenegative
effectsacademicallyselectiveschools[J].AmericanPsychologist,2003,
58(5):364~376.
[7]Marsh,H.W.,MarjorieSeaton,UlrichTrautwein,OliverLdtke,
Hau,K.T.,AlisonJ.O’Mara,-fish-little
-pond-effectStandsUptoCriticalScrutiny:Implicationsfor
Theory,Methodology,andFutureResearch[J].EducPsychology,Rev
2008,20:319~350.
作者简介:李小鹿(1983.06-)女,满族,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理论与应用,贵州贵
阳550001
--266
更多推荐
李小鹿捡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