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的翻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赏析
2023年3月29日发(作者:努组词)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泸县毗卢镇学校:周增剑
1.(2011义乌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
你的理解。
。
(2)这首诗抒组词的拼音怎么写 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壳花:
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
4.(2011温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
“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⑵.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5.(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牵连。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
6.(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7.(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
8.(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尽人事听天命下一句 梁。
⑴.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
⑵.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9.(2011肇庆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释】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
职。
⑴.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
⑵.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2011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表达了诗人的。
11(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⑴.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
⑵.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
12.(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
⑴.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
⑵.“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
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
13(2011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寄江州白司马答案详解 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释】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萋萋:草
木茂盛的样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
14(2011泸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⑴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
⑵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
15.(2011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
16.(2011菏泽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⑴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⑵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17.(2011佛山市)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韩愈《晚春》 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
奈。
⑴.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
⑵.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
18.(2011南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卖酒的女子。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
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把这首诗歌中的诗句
“菡萏拼音 ,”题写在同窗的留言
册上,以表达你的深厚情谊。
19.(2011泰州市)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
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
北部。
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
有:,。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参考答案
1、【答案】(1)“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
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其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
一阵阵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
在飞舞,草枝上竟然还有一只支淘气的绿螳螂。
字词赏析题的命题形式是: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
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
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要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
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2、【答案】(1)逐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
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
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
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3、【答案】⑴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⑵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
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解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做的七言绝句。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人
从日常的题材中,挖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表现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像
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是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4、【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2)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
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
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移家别湖上亭》,唐代诗人戎昱于搬家时所作。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全诗如童话般
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
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
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
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5、【答案】①依依不舍(或留恋)
②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
加深刻。
6、【答案】⑴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⑵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
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李群玉的这首诗,却别开生面,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
不旁逸斜出而直入本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
神超迈,不同凡俗。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
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在诗
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
7、【答案】(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意思符合即可,
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
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三个要点,意思符合即
可,有欠缺酌扣)
【解析】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风格清淡闲雅,极富神韵。这首诗描写春天山
中夜景的美丽迷人,抒发了热爱山水的情怀。诗开篇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既写出了“多胜事”
是“赏玩忘归”之因,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可谓一箭双雕。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
“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8、【答案】⑴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
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
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
价值,独具慧眼。(意思对即可)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情感、志趣,
意思对即可。)
【解析】刘次庄,宋代诗人,这首景色如绘的七绝小诗,构思奇巧,诗笔明丽,情韵恬适,充分体
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9、【答案】⑴落日、绮霞、远山、青草⑵.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
思念友人的感情。
【解析】这首小诗(五言绝句)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
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
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韩琮此诗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
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
10、【答案】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怀乡、思友
11、【答案】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
⑵.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
思。(大意相同即可)
【解析】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
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诗歌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
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
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力。
12、【答案】(1)镜中看(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
蹦跳。
【解析】《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o)歌,
渔民的船歌。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
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写出了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画。使
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
译文: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
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13、【答案】⑴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意对即可)
⑵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指
出质朴或“淳朴”等).
【解析】《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本诗以清新淳朴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的景象和农村的风光,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全诗声色并貌,
动静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牛羊无
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14、【答案】(1)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②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
愉快的心情。(意对即可)(2)①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
的情趣。②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
异曲同工之妙)。(意对即可)
【解析】陈与义这首清明的古诗词有哪些 七绝,写他在从开封到襄邑(现在河南睢su县)去的一次旅行。通观全诗,
这是一首记游诗,既写了船行河道中时所看到景象,也通过描写,抒发了自己在航行时欢快的感受。
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
悟了:原来白云正默默随我同行,和我一道向东飞去呢!
译文: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
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
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15、【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
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解析】此诗写作者闲适、慵倦情绪。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
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
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
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
在这两句中也得到生动的显示。此诗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
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
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16、【答案】⑴表达了诗人娃组啥词 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意思对即可)⑵运用拟人手法,赋予
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意思对即可)【解析】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故:
故意。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被穿树飞花的春雪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
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译文: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
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
洒下一片飞花。
17、【答案】⑴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⑵
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解析】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
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
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
18、【答案】(1)酒(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解析】这是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时留
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是古体诗,虽然短,却情意深长。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
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全诗流畅明快,自然天成。语虽明浅,却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
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借滔滔不绝的大江流水来倾吐自己的
真挚感情,亲切而且深情,有强烈的感染力。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
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译文】风吹柳絮
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
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19、【答案】(1)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2)“佯狂”“飘
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答到“怀
才不遇”或“疏狂自放”得1分;答到“才华横溢”得1分;结合具体词句解答得1分)(3)①
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答出
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解析】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
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更多推荐
弄花香满衣全诗的意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