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近义词-童趣沈复拼音版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汉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一览表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长陵、汉孝惠皇帝刘盈安陵、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霸陵、汉孝景皇帝
刘启阳陵、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茂陵、汉孝昭皇帝刘弗陵平陵、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杜陵、
汉高宗(后除庙号)孝元皇帝刘奭(sh)渭陵、汉统宗(后除庙号)孝成皇帝刘骜延陵、
汉孝哀皇帝刘欣义陵、汉元宗(后除庙号)孝平皇帝刘衎(kn)康陵
西汉(前206年—8年)庙号谥号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汉太祖
(汉高祖)[1]高皇帝刘邦-前206年—前195年
-孝惠皇帝[2]刘盈-前195年—前188年
-前少帝[3]刘恭-前188年—前184年
-后少帝[4]刘弘-前184年—前180年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前元、后元前180年—前157年
-孝景皇帝刘启前元、中元、后元前157年—前141年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太初、天汉、
太始、征和、后元前141年—前87年
-孝昭皇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前87年—前74年
--刘贺[5]-前74年
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刘病己)本始、地节、元康、神爵、
五凤、甘露、黄龙前74年—前49年
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前49年—前33年
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
永始、元延、绥和前33年—前7年
-孝哀皇帝刘欣建平、元寿前7年—前1年
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元始前1年—5年
-孺子皇帝[6]刘婴居摄、初始5年—8年
注:
1.司马迁的《史记》中称刘邦庙号为汉高祖,后世多因循之。实际庙号为汉太祖。
2.汉朝(包括东汉、西汉)除汉高帝和汉光武帝外,所有皇帝的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
喻强调孝治天下,如刘恒的谥水浒传人物介绍 号汉文帝也可作孝文皇帝或孝文帝。
3.汉文帝之前是汉高后掌权,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刘恭和刘弘。实质上汉文帝只是正式继任
的汉朝皇帝。
4.同上。
5.汉宣帝之前是昌邑王刘贺。昌邑王即位仅27日就被霍光废黜。
6.刘婴为皇太子,号孺子。王莽摄政,称摄皇帝。
附:新莽王朝(8年—23年)谥号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年期
--王莽8年—23年初始
始建国
天凤
地皇8年
9年—13年
14年—19年
20年—23年
东汉(25年—220年)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年期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25年--57年建武
建武中元25年—56年
56年—57年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57年--75年永平58年—75年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75年--88年建初
元和
章和76年—84年
84年—87年
87年—88年
穆宗孝和皇帝刘肇88年--105年永元
元兴89年—105年
105年—105年
-孝殇皇帝刘榆柳荫后檐 隆105年--106年延平106年—106年
恭宗孝安皇帝刘祜106年--125年永初
元初
永宁
建光
延光107年—113年
114年—119年
120年—121年
121年—122年
122年—125年
-前少帝[1]刘懿125年--
敬宗孝顺皇帝刘保125年--144年永建
阳嘉
永和
汉安
建康12赠组词 6年—132年
132年—135年
136年—141年
142年—144年
144年—144年
-孝冲皇帝刘炳144年--145年永嘉145年—145年
-孝质皇帝刘缵145年--146年本初146年—146年
威宗孝桓皇帝刘志146年--167年建和
和平
元嘉
永兴
永寿
延熹
永康147年—149年
150年—150年
151年—152年
153年—154年
155年—158年
158年—167年
167年—167年
-孝灵皇帝刘宏167年--188年建宁晚春翻译全文
熹平
光和
中平168年—172年
172年—178年
178年—184年
184年—188年
-后少帝[2]刘辩189年光熹
昭宁
永汉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189年—189年
-孝献皇帝
孝愍皇帝[3]刘协189年--220年中平
初平
兴平
建安
延康189年—189年
190年—193年
194年—195年
196年—220年
220年—220年
注:
1.在汉敬宗(汉顺帝)之前本来是阎太后(汉安帝太后)拥立的少帝刘懿,刘懿做了半年皇
帝即死亡,敬宗趁机即位。现在史书和学者都没有把刘懿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2.献帝以前是少帝刘辩,当了四个月皇帝,而且还有许多时间都在避难之中。现在史书和学
者都没有把刘辩归于汉朝皇帝一类。
3.此谥为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所上。
太祖之称在《礼记-祭祀》中有,一般是用来指开创之主(不一定是皇帝),
文王是周太祖,刘邦是汉太祖(尊号是高皇帝,后人误作高祖),曹操是魏太祖,
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来宋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清太祖都不用所,也有例外,
如唐太祖李虎并无创业之功,但他的孙子李渊认为是从他那里袭封的唐国公,尊
他为始封之君,庙号太祖。帝王死后,其神主牌位被供奉在太庙中立室祭祀,为
避祖先名讳,便称某宗或某祖来代替皇帝本名,是为庙号,如太祖、高宗等。通
常开国创业之君称祖,如高祖、太祖、世祖。其继位者而又有大功德者亦可称祖
如明成祖、清圣祖(康熙)等。其他继位者便称宗如太宗、高宗、文宗之类。
太宗一般指继太祖之后的有德之君,在祭祀时郊祀以祖配天,宗祀以宗(一
说以父)祭于明堂配上帝。太宗基本上都不是先君的嫡长子,如汉太宗文皇帝是
高帝的第四子,唐太宗是高祖次子,辽太宗是太祖次子,宋、金太宗是太祖之弟,
明太宗是太祖第四子,清太宗是太祖第八子,都是用或明或暗的方法,或经历变
故,或受拥戴,总之是夺嫡取位。明太宗也即永乐皇帝为什么后来又被尊为成祖
了呢?正是因为前面提到的祭祀制度(原自《礼记》和《孝经》)在后人那里理
解有分歧造成的,明堂究竟应该配以有德之宗还是父亲呢?在太宗之子仁宗时还
好说,两者合一,到了太宗的晜孙(自太宗以下第七代)世宗嘉庆皇帝,本是在
堂兄武宗正德皇帝少崩无子情况下以外藩入继大统,但他不愿按照过继的规矩称
孝宗为皇考,生父兴献王(与孝宗为亲兄弟)为叔父,而是不顾群臣反对(明史
上叫“大礼议”),尊生父为皇考,加庙号与谥号,称睿宗献皇帝,并采纳以严父
佩明堂(此说占优势),另以睿宗配享明堂,但又不得不照顾群臣的不满和太宗
的功德,改尊太宗为成祖,这样成祖就不可以与
太祖并于郊祀配天,不必与睿宗争明堂了。
至于中宗、高宗一般是中兴之君的庙号,如汉离的拼音 中宗宣帝刘询,晋中宗元帝司大雪节气祝福语
马睿,宋高宗赵构,不过唐高宗只是继太宗之后的守成令主、清高宗乾隆皇帝也
是坐守父祖基业,远没有到中衰之时,而唐中宗简直是个昏君,但因为在大臣帮
助下逼母亲武则天让位,复唐国号,所以也获得中宗之号。
世祖一般是将祖先基业发扬光大或别开天地的君主,如汉世祖光武帝刘秀,
晋世祖武帝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顺治皇帝。世宗则一般是指太祖(高
祖)太宗之后一位有作为的守成君主但不是中兴之君,如汉世宗《丁香结》课文解析 武帝刘彻,后周
世宗柴荣,金世宗完颜雍,明世宗嘉靖皇帝(他只是在位长,无多驴的组词 大作为),清
世宗雍正皇帝。不过世宗同世祖一样有皇族内帝系转移的含义,这些世祖世宗多
不是平稳入继皇位的,不少是夺来的。
高祖跟太祖一样是创业之君的庙号,其他庙号则多借用谥法,如圣祖、烈祖
功德继祖,他谥加祖必是追尊,仁宗、宣宗、圣宗、景宗、成宗是守成令主的美
号,孝宗、宪宗是中兴名君的褒称,肃宗、哲宗、睿宗、庄宗、明宗、代宗、兴
宗等也还差强人意,惠宗、顺宗略显仁柔,英宗、德宗、神宗则嫌功业不足,文
宗、武宗明褒实贬,玄宗、真宗、道宗、徽宗、理宗多讽修玄好虚,昭宗、穆宗、
宁宗无可奈何,光宗、僖宗反配昏君,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更多推荐
汉朝历代皇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