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手机版官网下载-小石潭记朗读音频
2023年4月2日发(作者:送梓州李使君拼音版)
苗光义传奇
潞城西北20里处,有一个村庄叫宋村,山岭环抱,绿色掩映,环境优美,浊漳
河绕村缓缓流过。村中人家大多姓苗,宋代前叫苗家庄,后汉时因村中出了个大
隐士苗光义,曾辅助宋太祖赵匡胤一统天下,功勋卓著,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
酬谢苗光义拥戴之功,以国号为名,便赐苗光义家乡苗家庄为宋村。至今,宋村
一带还流传着不少有关苗光义的传奇佳话。
据【潞安府志】【潞城县志】记载苗光义,名训,字光义,潞城宋村人.。
他大约公元925年出生在苗家庄一个富庶人家,其少年时很有抱负,西上华山,
拜当时著名道士陈抟为师。由于他聪颖好学,才智过人,深得恩师喜爱,对他格
外倾心教诲。数年的刻苦努力,苗光义已学的文韬武略,满腹经纶。老祖陈抟曾
说:“我一生教了众多弟子,将来成大器者,唯光义也”。苗光义出师后,周游
天下寻师访友,虚心求教,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胸怀更加宽阔,看问题的眼
光更敏锐独到。他目睹国家分裂,人民遭受战乱,饥寒交迫,哀鸿遍野的凄惨景
象后,决心为江山社稷建功立业,造福于黎民百姓。
他回乡后,在柳叶镇(今黄碾镇)耍金桥搭一简棚,算卦相面,坐诊看病。
不分远近贫富,一视同仁,岐黄《长歌行》 济世,药到病愈,吉凶祸福,推断如神。一时间
人来人往,棚门如市,随后发生的一件奇案,更使苗光义声名远播。当时柳叶镇
有一郭姓人家,郭老伯年刚六十,儿子常年在外经商,儿媳张氏在家操持家务,
家中几亩薄田靠郭老伯勤劳耕作。这年四月的一天早上,儿媳张氏送饭来到地头,
见家翁还在锄地,因惦记家中,便把饭罐挂在古树杈上,招呼一声便回去了。家
翁用饭后中毒身亡。路人发现后,上报县里,派人来查,究其原因。于是,张氏
以毒死家翁罪被判死刑,押进死牢待秋后处斩。事情发生后,当地连续大旱70
余天,滴雨未下,人们焦虑万分。县老爷亲自拜神祈雨,无有结果,束手无策,
经人推荐求教于苗光义。光义算来此事与张氏毒翁一案有关,通过明查暗访,已
知张氏是一位有德孝顺之妇,行事端正,毒翁一事恐属冤案,怕另有蹊跷。光义
到案发现场仔细观察,心中更加有数,让人做同样饭菜挂到古树杈上,两个时辰
摘下喂狗,狗食后,嘴鼻出血而亡。光义随即指挥众人在古树根部周围点燃蒿草
松香,伐倒古树,见树中央枯洞中蜷伏着一条大蛇,人们草虫的村落导入 将其杀死,张氏冤曲被
伸。即日,当地普降大雨,此事哄动上党地区。
一日,在江湖上闯荡的赵匡胤路经柳叶镇,见卦棚前人头挤攘,便翻身下马,
将马栓在桥旁柳树上,分开众人走进卦棚探视究竟。苗见赵匡胤紫面丰颐,气宇
轩昂,有帝王之相,忙起身相迎。待一交谈,更觉其胸怀博大,志存高远。二人
交谈很是投机,相见恨晚,都有推翻残暴统治,重建伟业救民于水火的鸿鹄之志。
于是,苗光义收摊,领赵回村,设酒席招待。苗分析了天下大势,告诉他:目前,
汉水以南局势比较稳定,而北方却战乱不止,应在北方广结天下英雄豪杰,扩展
势力,审时度势,待时机成熟掲杆起事,并告诉他现在河北邺都任后汉最高军事
长官,郭威是位英雄人物,可前去投靠,见机行事。赵匡胤听后,拱手谢曰:“苗
先生高瞻远嘱,乃当今奇才,实在是诸葛孔明再世,我心悦诚服”。临别时双方
依依不舍,苗见匡胤衣衫破旧,便赠送了金钱作盘缠路费,匡胤感激不已,热泪
盈眶。他和苗光义约定,待机成熟,定与先生共谋大业。
广顺元年(950)赵匡胤来到河北,投靠在后汉枢密使郭威手下。次年郭威
发动兵变,灭了后汉,建立后周王朝。赵匡胤因作战勇敢被提拔为禁军头目,并
因此结交了郭威养子柴荣。赵匡胤念念不忘耍金桥与苗光义先生之约,派出亲信
四处寻访这位江湖异人„„
广顺四年(954)周太祖郭威病逝,柴荣即位称帝,为周世宗,赵匡胤被破
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后周禁军高级将领。这时已和赵匡胤相聚的苗光义,
先后向他推荐了文有王佐之才的赵普,武有万夫不挡之勇的郑子明等人。赵喜出
望外,将光义等人留在帐下委以重任。在后周对南唐的战斗中,赵匡胤率兵节节
胜利,在攻打寿洲时,由于错误判断敌情,却屡屡失利,兵败被围葫芦谷,粮草
断绝。在情况十分危急之时,苗光义与已被他说服归附的山寨寨主好汉王彦升带
领人马从南唐兵马背后杀来,与赵里外夹攻,反败为胜。在攻打滁洲和清流关的
战斗中,由于赵匡胤兵力较少,地形不利,初战失败,在龙凤呈祥的意思 苗光义谋划下,赵匡胤
率兵沿小路出其不意,从清流关背后,直插滁洲城,生擒南唐主帅皇甫晖和姚风,
一举攻克滁洲城,大败后唐军。因此,赵匡胤被周世宗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成为
殿前司禁军的最高统帅,苗光义也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经苗光义精心谋划、
周密运作,到周世宗病亡时,赵匡胤已形成了“文有苗光义、赵普、楚昭辅,武
有潘美、高怀德、石守信、郑子明等组成的集团势力。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赵匡胤制造了辽和北汉联兵入侵后周的消息,
迫使后周七岁小皇帝派其出兵迎敌。正月初二下午,大军到达离开封几十里的陈
桥驿,在周围军士中很有名望的苗光义指着太阳对众人说:天上有两个太阳,并
煞有介事地对赵的亲信幕僚楚昭辅说:一日克一日,要出新天子,这是天命,两
人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既形象又逼真,周围兵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 士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流传整
个兵营。
苗光义的“一日克一日,当出新天子”的神秘预言,经过楚昭辅的大肆渲染,
在迷信的诱惑下,在广大的军士眼里,赵匡胤俨然天意有赐,授命有兆。
第二天早上,一大批将校在苗光义、楚昭辅的鼓动下,赵普、赵匡义将赵匡
胤拥出寝室,齐声高呼,军中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并将一件象征天子的黄色
上衣披在他身上,众将校统统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接受拥戴,返回京城,
在京城亲信石守信等人配合下,迅速控制了局势,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天下,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宣布国号为“宋”,改元为“建隆”,他成了宋王朝第一位皇帝,封
苗光义为护国大军师兼司天台正。赵匡胤与所有皇帝一样,对旧臣宿将放心不下,
于是上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好戏,一大批有功将领都卸甲归田。苗光义想到
推翻后唐,天下一统,这一目标已达到,再在朝中伴君凶多吉少,决心效法范蠡、
张良功成身退,于是多次上奏,以多病为由回归故里。赵匡胤见挽留不住他,准
于归乡养病,为表恩宠,除赠送一大笔金钱外,以国号宋,赐苗光义家乡苗家庄
为宋村,沿用至今。
回乡后,苗光义见家乡人民多数还处于贫穷饥饿状态,特别是没文化常受到
欺凌。目观此况,他决心创办义学,为父老乡亲办善事,拿出朝廷赠送的银两,
购建房屋做校舍,请来塾师,办起义学,在宋村及附近村庄招收学生,免收学费,
特别困难者,提供学习用品。义学的兴办,对于当地普及民间教育,培养人材,
推动社会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作者 用。同时苗光义在当地修桥铺路,为众乡亲排忧解
难,赈济贫民,这种为乡民排忧解难之善举,深的民众赞誉。
苗光义晚年自卜墓地于潞城宋村西岭,病故后葬其地。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到了太宗年间,皇家
有一位精通地理风水先生,路经此地,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王气缭绕,
苗光义墓地凤舞鸾翔,双翅拱抱,墓中正对龙脉,大吃一惊,忙上奏朝廷。朝廷
遣大臣潘美带兵将墓地连接西岭主峰之间,挖沟6丈多深,见血水出方止,曰:
已挖断主脉,苗氏后代不会出现与帝王比肩者,只会出现才女美女罢了。果然苗
氏子孙自宋元无有显达者,苗氏子孙后又徙居鹿村、河拜、大黄庄等村。明朝时
女子显贵,多为亲王郡王妃,镇辅诸将军夫人等。
潘杨两家长期不和,潘美在朝廷面前多次诬告杨家。两狼山之战,杨业碰死,
七郎被害。朝廷知晓后,圣上降旨,命杨家将捉拿潘美及其奸党,潘氏家族在逃
亡中,路经宋村西南的小寒山密松林时,被杨六郎带兵追上,将潘美杀死在小寒
山高车岩。大部分潘氏家族被捉拿,少许人趁天色黄昏逃到小寒山脚下一个沟壑
里,躲藏起来,在这里安居下来。至今此村唱戏不唱杨家戏:“密松林”这也算
是一个历史传承。
多少年过去了,苗光义在民间越传越神,人们把他的故事编成小说、演艺、
歌谣,在珍珠倒卷帘歌谣中唱到:正月里来正月正,刘伯温走进南京城,相称的反义词 打板算
卦苗光义,修道先生徐茂公,神机妙算诸葛亮,斩将封神姜太公„„。
现光义墓还在,一面漫坡,东西长100余米,南北宽80余米,墓与两岭之
间有一道深沟,叫牛角沟,前几年光义墓被盗,墓中葬品下落不明。
更多推荐
刘伯温传奇小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