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拼音版-古诗山行的诗意是什么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寻隐者不遇贾岛拼音)
陈涉世家的译文
陈涉世家的译文1
原文
陈涉世家
司马迁〔两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
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
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
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
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
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
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
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
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
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
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
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
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
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
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
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少的时
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
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一阵子,说:“如果谁将来富
贵了,大家不要彼此忘记呀。”受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
“你一个受5000个成语及解释 雇耕作的人,怎么会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
“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
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
伍的小头目。正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
了期限,按法律都要被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就商量说:“现
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陈胜说:“天下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
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被立为皇帝,应当被立为皇
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
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有罪,二世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
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
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
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
的队伍,作为天下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
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
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
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
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
在绸子上写下“陈胜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
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
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
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
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一向爱护士兵,士兵大多为他所用。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
喝醉了,吴广故意屡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折辱自
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将尉拔剑出
鞘,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他。陈胜佐助他,一起杀了两
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
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
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必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
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
吗?”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
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
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
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
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
人葛婴率军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
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
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
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
义军作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
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
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
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
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对
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
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
注释
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
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
权,故给予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阳夏(ji):今河南太康县。
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
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去、往。
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之,语
气助词。
若:你,指陈胜。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
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二世元年:即公元前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
位,称为二世。
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戍:发
配去守边。适,通“谪”。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皆次当行(h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
之列。
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亡:逃跑,逃走。
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举,举行,实行。
等:同样。
死国:为国事而死。
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以数(shu)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
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
上使外将(ji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
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
项燕:战国末年楚国将领,项梁之父、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
曾大败秦将李信。
怜:爱戴。
创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陈涉世家》。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云: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
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
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意思是说:桀、纣丧失王道而汤、
武兴起,周失其王道而《春秋》一书问世。秦失其为政之道,
陈涉发起反秦义举,诸侯相继造反,风起云涌,终于灭掉秦
国。天下亡秦之端,始于陈涉发难。于是作《陈涉世家》第十
八。
赏析
此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
全过程。
《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写起义过
程,先写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
展,直至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在记述中,则采取了先
因后果的写法。写起义的动机,则先写暴秦的严刑峻法;写起
义的发生,则又先写将尉的残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
出了起义的正义性。文中还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对起义的过
程、浩大的声势以及起义领袖的精神面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
展现,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文生动地记述了从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
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
的阶级觉悟,并且怀有“鸿鹄之志”。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
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尤其
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是对封建世袭制度的有力否
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富有远见,他的话具有鼓动性,才能收
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
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陈涉等人
起秋菊古诗秋菊能傲霜 义的直接原因。面临必死处境时,陈胜和吴广当机立断,密
谋起义,决心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说明他们对起义的时机把
握得很好。二人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把握了
“天下苦秦久矣”这一社会背景。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决定
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因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
死也”,“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提出这一口号,则“宜多应者”。他们在卜者启
发下,精心策划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两件“灵异”事件,骗过
了其他戍卒的耳目。他们合演的杀将尉的双簧戏,成功地点燃
了起义的导火线,这些都能说明他们善于谋划。
后文中的“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上文“宜多应者”相呼应,
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体现了他洞
察时局的能力。也正是陈涉这种谋划、洞察的能力,才造成起
义一呼百应,并迅速遍及全国局面。
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
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
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
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
自己表现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然而,
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
们的真实思想。司马迁更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特意点破
“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则“足下事皆成,有
功”云云,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
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
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
的历史观。
两个将尉在大泽乡起义中并没有过失,他们和吴广的一场冲突
是起义领袖预谋的,但最终仍不免一死。这是因为他们是秦王
朝势力的代表人物,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充当了起义军的
对立面,故难逃成为牺牲品的命运。攻下蕲县这第一个县城
后,陈胜和吴广及时派葛婴带领人马到蕲县以东开辟新战场,
以便迅速打开局面,同时不中秋节的经典语录 失时机地立国称王,建立起农民政
权。这些都说明他们在起义初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担
当了领袖的责任。陈胜在战斗中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吴广
“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些都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
质,在陈胜、吴广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
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
不难看出,《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
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
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
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主要体现。
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
(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
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
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
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
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的译文2
陈涉世家
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
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
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
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
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
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
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
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
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
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
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ng有种乎!”徒属皆
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
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
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
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
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
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苏轼最著名的20首诗 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
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
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
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
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
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
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
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
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
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
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
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
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
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
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
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
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
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
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
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
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
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
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
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
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
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
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
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
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
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
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
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
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
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
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
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
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
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
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
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
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
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
砀,谥曰隐王。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
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
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
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
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
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
“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
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
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
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
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
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
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
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
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
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
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
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
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
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
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
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
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
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
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
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
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
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
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
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
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
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
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
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
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
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
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
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
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
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
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增广贤文全文朗读 ,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
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
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
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
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
异也。”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
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
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
反噬城父!
陈涉世家的译文3
翻译: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
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
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
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
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
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
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
(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
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
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
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
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
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
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
了。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首
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
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说:
“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
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
“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为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
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
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
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
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
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卢纶是哪个朝代的
陈胜。
注释:
(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
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
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3)阳夏(ji):今河南太康县。
(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
佣。
(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
词,去,往。
(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
(7)若:代词,你,指陈胜。
(8)燕雀安知鸿鹄(h)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
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
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
亥继位,称为二世。
(10)发闾左适(zh)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
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zh)
戍,发配去守边。
(11)皆次当行(h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
征发之列。
(12)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
《陈涉世家》【】司马迁【朝代】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
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
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
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
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
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
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
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
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创作背景: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
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
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意思是说:桀、纣丧失王道而汤、武兴起,周失其王道而《春
秋》一书问世。
秦失其为政之道,陈涉发起反秦义举,诸侯相继造反,风起云
涌,终于灭掉秦朝。天下亡秦之端,始于陈涉发难。于是作
《陈涉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的译文4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
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
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
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
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
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
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
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
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
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
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
们。”
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
啊!”陈胜长叹一声辛夷坞十大经典小说 ,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
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
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
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
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
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
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
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
带兵。
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
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
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
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
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
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
“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
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
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
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
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
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
(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
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
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
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
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
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
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
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
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
同杀了两个军官。
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
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
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
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
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
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
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
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
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
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
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
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
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
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
带兵在谯门中应战。
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
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
大事。
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
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
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
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
陈胜的号召。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筑长城、修驿
道,并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
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订了
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
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
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二世元年七月大
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
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
原因。
由于当时秦王朝的力量还很强大,加之陈胜本人不善于团结内
部和贪图王侯生活,脱离群众,这支起义军经过短短六个月就
失败了,陈胜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在这次起义的影响和推动
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使由秦始皇子孙万世统治中国
的幻想破灭,秦王朝仅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的译文5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
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
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
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
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
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
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
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
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如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
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
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
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
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
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
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
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
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
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时,曾
经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
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倘使有一天富贵了,
彼此都不要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你是被雇佣耕地的
人,怎么会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
道鸿鹄的志向呢!”
公元前209年7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去驻守的
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并担
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已经误
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王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
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
死,为国事而死好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
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不应当继位
做皇帝,应当继位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
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
罪,二世却把他杀死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道
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怜士兵,
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现在
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
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的很对。于是就去
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
功,并且将会建功立业。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
吧!”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
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于是用丹砂在绸子
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
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自然就诧怪这事
了。陈胜又暗中让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
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又发出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向士兵们喊
道:“大楚复兴,陈胜当王。”士兵们夜里都很害怕。第二
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
意陈胜。
吴广一向爱护士兵,戍卒多愿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军官
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说要逃跑,来激怒军官,使尉责辱他,
借此来激怒吴广的部下。军官果然用竹板子打吴广。军官刚拔
出剑想威吓吴广的部下,吴广一跃而起,夺下剑来杀死了那个
军官。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
属的士兵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了期限
就该杀头。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
会死掉。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属下的士兵都说:“愿意听
从你的号令。”于是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
的是依从人民的愿望。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
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被杀死的两个军官的
头祭天。陈胜立自己为将军,吴广担任都尉。起义军攻下大泽
乡,收集大泽乡的义军攻打蕲县。蕲县攻下后,陈胜就派符离
人葛婴率领士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铚、酂、苦、柘、谯,
都被攻下来了。他们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达陈县的时
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人,士兵好几万人。攻打陈
县时,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和义
军交战。守丞不能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
县。过了几天,陈胜传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
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和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亲自穿着铁
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
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做了
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
迫的人,都纷纷起来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
陈胜的号召。
更多推荐
陈涉世家注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