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节日由来-很狂很霸气的诗句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道理论据)
刻舟求剑的原文及翻译
刻舟求剑的原文及翻译
导语:细读课文,抓住掉剑人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同船人的
语言,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繁华事散逐香尘全诗 理的刻舟求
剑的原文及翻译和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刻舟求剑简介: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
不知变通的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变
化发展着,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
种变化的需要。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
成规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些死板不知变通的人,所以,刻舟求剑还
具有相当高的社会意义。
时代在变,那么人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变化,才是生
存之道,不管是处在什么水准,什么行业,什么阶层的人,灵活的脑
筋,行动派的风格,永远是一把利剑,它会帮助你去得到一把更锋利
的剑。放眼周围,国家在改变,改革开放是最有利的证据;企业天涯何处无芳草意思 的公
司制改革,盈利是最有利的证明;家乡在变,虽然再也找不到儿时的
回忆;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展、生存。为生存而改变,为竞争,改
变才能发展。
虽然我们不见得会去改变家乡、企业,甚至是国家,但是我们最
起码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国家的\'改变,企业的改变。总有一天,我
们会毕业,会走向社会,去适应它,你才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什么意思 有能力去驾驭它。空谈理
想,只会让自己变的更可笑。所以,祖辈的睿智,不可不学,不可不
用,不能丢了自己的根。
一颗扎了根的小树,会成长,会迎风而立,经得起打击,才会成
材,但愿我们心底的那棵树也一样会迎风而立。
《刻舟求剑》文言文原文: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遽契(j q)其舟,曰:“是吾(w)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再别康桥原文图片 忙在剑掉下去
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刻舟求剑》文言文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踪影的近义词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寓言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
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
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
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
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新唐书作者 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
“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
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子规 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
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
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空的拼音-元宵节的古诗词句
更多推荐
刻舟求剑古文拼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