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怎么读-游子吟孟郊作者简介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重阳节祝福语简短语句)

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1.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

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受;蹴尔而与之秋雨的句子简短唯美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重生官道之红色子弟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与通

欤;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

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

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

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

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

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

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

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

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

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

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

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

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

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

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

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

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的诗 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

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2.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

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

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

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1218首诗歌全集播放小敏 笑之。问之,则曰:“彼与

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

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

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

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

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

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

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

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

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

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

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

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

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

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

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

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

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

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

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

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

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

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

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

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

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3.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后出师表

诸葛亮〔两汉〕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

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

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

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

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

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

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

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

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

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

寿、刘�A、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

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

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

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

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

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

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

睹也。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

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

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

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牡丹亭最污的一段白话文翻译

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

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荒芜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

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

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

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

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

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

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

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

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

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

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

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有容乃大是什么意思 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

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

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

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

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

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

玉、阎芝、丁立、白寿、刘�A、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

余人;突将、无前、�z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

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

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

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

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

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

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

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

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

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

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

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

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4.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

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

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

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

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

�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

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

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

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

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

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

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

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

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

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

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

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

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

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

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

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

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

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

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

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

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童仆欢喜地前来

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

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

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

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

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

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

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

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

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

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

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

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

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

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

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5.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

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

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

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

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

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

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6.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卜居

屈原〔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

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

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X訾栗斯,喔咿儒儿,

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

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

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

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

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

事。”

翻译/译文

屈原被流放后,三年没能再见楚怀王。他竭尽智慧效忠国家,却被谗

言谤语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去见太卜

郑詹尹问卜说:“我对有些事疑惑不解,希望通过您的占卜帮助我分析判

断。”郑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去龟甲上的灰尘,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屈原说:“我宁可诚恳朴实、忠心耿耿呢,还是迎来送往、巧于逢迎

而摆脱困境?宁可垦荒锄草勤劳耕作呢,还是交游权贵而沽名钓誉?宁可毫

无隐讳地直言为自己招祸呢,还是顺从世俗贪图富贵而苟且偷生?宁可鹤

立鸡群而保持正直操守呢,还是阿谀逢迎、强颜欢笑以侍奉那位妇人?宁

可廉洁正直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呢,还是圆滑诡诈、油滑适俗、趋炎附势?

宁可像志行高远的千里驹呢,还是像浮游的野鸭随波逐流而保全自身?宁

可与骐骥并驾齐驱呢,还是追随那劣马的足迹?宁可与天鹅比翼高飞呢,

还是同鸡鸭在地上争食?上述种种,哪个是吉哪个是凶,哪个该舍弃哪个

该遵从?现在的世道混浊不清:认为蝉翼是重的,千钧是轻的;黄钟大吕

竟遭毁弃,瓦釜陶罐却响如雷鸣;谗佞小人嚣张跋扈,贤明之士则默默无

闻。唉,沉默吧,谁人能知我廉洁忠贞的心哪!”

郑詹尹于是放下蓍草抱歉地说:“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

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

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之理。请您花心思实行您的主

张吧,龟甲和蓍草实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

7.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后赤壁赋

苏轼〔宋代〕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

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

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f

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

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

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

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

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

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

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

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

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

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即使有酒也没有菜

肴。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

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

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

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

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

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

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

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

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

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

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

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

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

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

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

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

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

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

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8.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

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

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

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

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

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

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

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

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

了。

9.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

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

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

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

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城墙并不是

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

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

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

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

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

“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

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

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

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10.经典古代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兰亭集序

王羲之〔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不长路漫漫 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

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曾不知老之将至一作:不知老之将

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

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

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

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

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

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

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

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

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

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

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

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

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

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

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

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

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

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

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

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

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

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

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更多推荐

中文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