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迫的意思-卧倒(打一成语)
2023年3月31日发(作者:昼出耘田夜绩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说明书
万修林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供四年级第二学期使
用。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
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送友人古诗 、略读到选读,按
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古诗泊船瓜洲 、田园
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
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
丰富多彩。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
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
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
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
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
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
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
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
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
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
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
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
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
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花不语 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
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
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课标提出的教
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
合性。主曹植七步诗拼音 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
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
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
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料峭春风吹酒醒 全诗 用
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
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
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
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
密。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
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
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
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
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
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
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
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
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
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
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
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
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
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
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
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
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
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
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
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
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
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
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
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
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
调整。
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
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
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
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三)“语文园地”教学
本册安排8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
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
“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
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结合专题内
容,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比如,策划春游,真诚地
对待人和事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之间的故事 ,对生命的了解和热爱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
生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这些话题中,有的以独白语训练为主,如,
小小新闻发布会,也有的以交际训练为主,如“走,我们去春游”,更多
的是两者相结合的训练。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
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
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
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其中,
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
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一安排;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
更多推荐
四年级语文下册 全部课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