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古诗大全500首-衰的拼音


2023年4月18日发(作者:李孝恭)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本单元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
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擀面杖吹火打一歇后语 美。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rn fn lu tuo tn xio jio bn zh yn
(满庭芳渔父词
o zhu zhn zhn nn chu x n rn n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油腻(n) 筷子(kui B.搅和(huo 吞咽(yn)
C.锅铲(chn)唾沫(tu D.焖饭(mn) 汤匙(sh)
2.下列词语字形不正确的一组是(
A. 栗子 B.嘟嚷 浓绸
鞭炮寺院 身无分文 糊涂 赞叹不已
C. D. 融掉
腊月彩绘元宵 随心所欲 粉碎恐怖 能歌善舞
3.“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
A.诗歌文辞的段落 B.布匹,布

C. 佩带在身上的标志 D.条目,规程
4.对《藏戏》中语句“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
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理解正确的一项(
A.藏戏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往往就地演出,贴近群众,易于被
人们接受。
B.藏戏表演时间太长,观众因此随意来去。
C.藏戏因为演出随心所欲,所以需要边演出边创作。
D.藏戏从西藏传播到各地。
5.对《北京的春节》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写的。
B.《北京的春节》介绍了老北京一些春节的习俗。
C.《北京的春节》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儿”
D.《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八一直写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
炮、吃元宵。
6.给下列习俗选择恰当的寓意。
1)过年奶奶包饺子时包进了一枚硬币,小孙女疑惑不解,奶奶告
诉小 孙女:“饺子下锅,象征着( 。”
2)立春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民间有立春给小孩佩戴“春鸡”
的习 俗,寓意是(
3)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龙舟竞渡”是在战国
时期 就已经有的风俗,谁夺得了第一名,就预示着(
4)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和登高相联系的习俗是吃重阳糕,取

的吉祥之意。
5)爷爷过七十大寿,一家人做好了长寿面为爷爷祝寿,祝福爷爷

A.步步高 B.财源滚滚 C.茁壮成长,吉祥如意
D.福寿绵长 E.努力向上,争得头彩
四、连线题。18分)
1. 把藏戏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寓意连起来。
善者 红色 朴实敦厚
国王 白色 压抑和恐怖
巫女 白布或黄布 两面三刀
妖魔 青面獠牙 纯洁
村民 半黑半白 威严
2.将《迢迢牵牛星》中词语与对应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纤纤 落下
纤细
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解析 伸出
白皙
3.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
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重阳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五、填空题。16分)
1.《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 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写得详细, 这一部分写得简略。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
的季节是 ,描写的地点是 诗人透过“飞”字,重点
抓住 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
3.把古诗补充完整。
日暮汉宫传蜡烛,
中庭地白树栖鸦,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
4.《长歌行》中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我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六、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9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 等景物,
渲染了 的气氛。2分)

(2)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一词
看出月色的 。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
: 3分)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
栖树的情景, 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
月中桂树,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
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a ,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
的古诗词中, 类似的诗词句有 2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藏在拐杖里的爱
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暴躁;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
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这祥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这
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动自如,必须拄
着拐杖走路。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收敛
了一些。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天给父
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拐杖的父
亲到屋外散散步。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父亲心中的
失意。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感到颇为惊讶。心
想,或许因为父亲是 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可是一个
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母亲
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父亲这才悠悠地说:
“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岁月。
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在黄昏的夕阳中散步,跟你平静地说说话。
实腿早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我看见母亲的
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之间哪还有爱
情可言,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第二天,母亲精心地收藏好那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好
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父亲步伐稳健,面带笑
容,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固执:
失意:
2.文中说“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中“康熙字典在线查字笔画 如此细心”是指什
么?(2分)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说那是“弥补了裂痕的拐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拐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

活动的经历。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二、看拼音,写词语。
燃放 骆驼 通宵 搅拌 眨眼
熬粥 肿胀 浓稠 细腻 染缸
三、选择题。
1. D
2. B
3. B
4. A
5. D
6.1 B
2 C
3E
4 A
5D
四、连线题。18分)
1. 把藏戏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寓意连起来。
善者 红色 朴实敦厚

国王 白色 压抑和恐怖
巫女 白布或黄布 两面三刀
妖魔 青面獠牙 纯洁
村民 半端午节的手抄报大全 黑半白 威严
2.将《迢迢牵牛星》中词语与对应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纤纤 落下
纤细
伸出
白皙
3.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
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重阳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五、填空题。16分)
1. 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2.春天 京城 落花 柳絮
3.把古诗补充完整。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答案不唯一)
六、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庭院 乌鸦 桂花 凄清、孤寂
(2)地白 皎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C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课外阅读。
1.固执:(性国色天香小说 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
失意: 不得志,不如意。
2.母亲照顾父亲这件事。
3.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因为这根拐杖使吵了几十年的夫妻在温馨美好 的夕阳中,又互相
搀扶着走在了 屋外那条 小路上。
5.“拐杖”在文中起线索作用。
七、习作展示。
略。


纳兰性德十首最美诗词-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赏析


更多推荐

竞渡诗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