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视频-《滕王阁序》原文加赏析


2023年4月2日发(作者:秦朝灭亡的原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十首最美的中秋诗词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

最核心的一部分。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

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从周朝的祭月,到后来的拜月,再到唐朝的赏

月,中秋节日就正式形成了。嫦娥奔月、虞美人李煜教案一等奖 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

皇夜游月宫等神话相继出现,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气质赋予了中秋

文化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到了宋朝,中秋就成了一个

全民盛行的一个节日。到了当代,中秋俨然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

节日。

与春节、元宵、端午、重阳、除夕等相比,中秋节无疑是最有文

化底蕴的一个节日。既有浪漫主义情怀,洋溢着中国人特有的诗情画

意;又有现实主义关怀,充满着中国人心中的伦理家国。描写中秋节

的诗词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构成了中秋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秋,

一个文化的节日。

今天集中重温十首最美的中秋诗词。描写月亮,最多最好的当属

李白。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为中秋诗词中的绝唱。论壮阔和情怀,

张孝祥《念奴娇》并不输给苏轼。辛弃疾《木兰花慢》,虽然很多人

不很熟悉,但其科学追问却在中国诗词中独树一帜。

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 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

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

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

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

味无穷。

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

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

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

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州(今陕西省富

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

“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

常被后人借鉴。

五、最清冷的中秋诗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

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np,今江西九江),物

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六、最感伤的中秋诗词——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

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七、最共鸣的中秋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怎样读拼音 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趣味的近义词 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

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

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

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八、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

东头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

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

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

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思 云何渐渐如

钩?

点评: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

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

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

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

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辛弃疾

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

优秀词章。

九、最壮阔的中秋诗词——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

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

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

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

何夕。

点评: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

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

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

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十、最伤心的中秋诗词——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绮怀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点评: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形容草原辽阔的诗句 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

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

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端午节的来历小故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可以看出,月亮是中秋最重要的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距离我

们最近的星体,有太阳有月亮,两者不可或缺。但如果要强行比较一

下,太阳无疑重要得多。没有太阳的光辉,地球将失去一切生命,月

亮也会失去光彩。

但是,中国人,就喜欢歌颂月亮,不歌颂太阳。太阳在诗歌中甚

至是负面的形象,比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比如“赤日炎

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太阳都是无情的象征。神话中也有后

羿射日的传说。相反,中国人对月亮的诗歌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所

以,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月亮化的民族,温情,没有暴力,也不

那么热烈。似乎有一定道理。

不少人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有月的就是写中秋。那是不对的。比

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写的是春月。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写的也是春月。欧阳修“月上

树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元宵月。古人七夕节的月写得也很多,

比如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

月”……各种张冠李戴的微信,不能全信。

更多推荐

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