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的组词-孝敬父母的话简短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女儿情》简谱)

1/15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全词翻

译赏

篇一:宋词-欧阳修16首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

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

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

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

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

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

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

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

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主要词作】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踏莎行(候馆梅残)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鹤冲天(梅谢粉)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2/15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南歌子(凤髻金泥带)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蝶

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简析】

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

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不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忆在平滑的春波上

移支。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3/15

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简析】

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沁园春 雪》原文 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

一。这首词的显著特点是构思别致,它打破了一般词作所采取的前景后情的寻

常格局,而是上下片分别描写与离别有关的两个方面,并用离情相思这根线索把

二者紧密地穿连起来,揉成为统一的艺术整体,情景交融的手法巧妙地运用于各

片之中。很明显,这首词的前片写行者忆家,后片写居者(闺中的少妇)忆外。

前片以景带情。例如,望见春水迢迢,便陡然引起无穷无尽的离愁。后片由情人

景,是忆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辞。但它却景缘情生,景中有人,读来倍感真切。

居者行者,前后萦带;景耶情耶?上下难分。这二者相互交融,曲尽其妙。同时,

这首词还很注意层次的安排。例如开篇三句,表面看句句写景,实则它不仅交待

了远行的时间、季节,而且还暗暗描绘出远行的全过程,用笔细腻形象,含蓄深

厚,富于启发性。

另一显著特点是比喻贴切。特别是上下片结尾两句,用比巧妙生动。“离恨

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两句,虽然可以使人联想到李煜《清平乐》:“离

恨恰如春草,更行更冰雪林中著此身 远还生”和《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些

名句,但因作者善于变换句法,并且使这一生动比喻跟全词的整体形象,跟词的

意境结合得十分紧密,故貌似仿效,而实则是创新,天然浑成,不露痕迹。下片

以“春山”喻远,引出佳人登高遥望,更觉委婉缠绵,别饶韵味。

欧阳修虽受“花间”和冯延巳的影响较深,但就本篇来看,他能摒弃“花间”

铺金缀玉的积习,洗净了浓脂艳粉的气息,发展了词的抒情性与形轴组词 象性的特长。

4/15

【宋】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

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

【宋】欧阳修梅谢粉柳拖金

香满旧园林

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花无数愁无数

花好却愁春去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篇二:论欧阳修词的多元化审美特征

论欧阳修词的多元化审美特征

----兼具艳情娱乐、闲雅之情与感伤情怀

赵春蓉

(四川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康定626001)

本文系四川省厅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欧阳修词呈现多元化的审美特征,其词审美特征包括三种类型:艳情

娱乐、闲情雅志与感伤情怀。受晚唐五代花间词以及北宋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欧阳修的词其内容为直接描写女性的妩媚,甚至写男女私情,呈现出香艳大胆的

审美特征,体现艳情娱乐的文人情怀;其次,欧阳修的词描绘自然风关,抒发文

人的闲情雅志;欧阳修的部分词专意于内心深处隐秘细微的感受的描写,透露出

士大夫的感伤情怀,成为唐宋词史中把词的娱乐性功能推向抒情性功能的一个重

要作家。

关键词:欧阳修词;文人情怀;艳情娱乐;闲雅;感伤情怀。

5/15

关于词体文学的特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之为体,要眇宜

修,能言之所不能言”,[1]81王国维阐明了词体文学具有两个相联系的审美

特征:一是“要眇宜修”,指美好之貌;二是“言长”,指语言的幽深隐约。也

就是说,王国维指出词这样的文体应具备象女子般美好的特征,表达的是文人微

妙曲折而且幽深的心境。产生于浪淘沙古诗的意思 民间、兴盛于歌楼酒馆的词体文学一开始就带着

艳丽多情的特色,随着晚唐五代文人创作词体文学的兴盛,词开始逐渐表现文人

的幽深的心境,如西蜀词人、南唐词人的创作。欧阳修的词正是用绮丽香艳的词

展现其隐秘的内心世界。作为北宋文坛上的领袖人物,欧阳修在其诗歌中表现传

统的士大夫精神与情怀,在诗中坚持所谓“温柔敦厚”、“怨诽而不乱”的传统,

而其词与其诗表现的风格与精神内涵是完全不一致的,在其词中我们看到的仍然

是他的文人情怀,只是这样的文人情怀有艳情娱乐、闲情雅志和文人的感伤情怀

三种类型,与其“明经载道”的诗歌呈现完全不一致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有南唐、

五代的遗风,其词多为小令,内容写艳情娱乐、闲雅情怀,风格婉约柔曼香艳;

有一类词歌咏自然风光,抒发个人身世感慨的,表现感伤内敛的心境。欧阳修词

呈现多元化的审美特征,其作品增强了词的抒情功能,成为把词体文学从娱乐性

功能向推向抒情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作家。

一、士大夫的艳情娱乐

欧阳修的词第一个审美特征是艳情娱乐。北宋前期,由于统治者对士大夫的

重视,采取偃武修文的政策,歌舞宴乐之风盛行,士大夫们写作艳情娱乐之词,

据陈世修《阳春集序》记载:“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宴集,

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2]14这

则材料表明词体文学仅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工具而已。欧阳修创作词的态度也是

6/15

如此。和北宋前期的文人相似,欧阳修只把词体文学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技,

欧阳修将词看作为消遣性、娱乐性的游戏之作,据《历代词话卷四李煜最有名的词十首 》记载:“欧

阳公尝致意於诗,温柔敦厚,诗教也,所得多矣。吟咏之馀,溢为词章,平山堂

[3]1149-1151集,盛传於世。公自云所作多在三上者,枕上、马上、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意思 厕上也。

[罗泌序]”,

这则材料表现的是欧阳修视词为闲暇之余的游戏之作。受此社会文化环境以

及士大夫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欧阳修的部分词香艳绮丽,表现男女私情。关于

欧阳修创作艳词的记载也比较详细,如:“欧阳永叔为河南暮官时,尝眷一妓。

钱文僖为留守,梅圣俞、尹师鲁,同在暮下。一日,宴於后园,客集而欧与妓俱

不至。移时方来,钱诘妓何以后至。妓谢曰:‘患暑,往凉堂小憩,觉后失金钗,

竟未觅得,是以来迟。’钱笑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钗。’欧即席赋临江仙

云:‘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私倚,待得月毕

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

[4]2304-2305举座击节叹赏。钱命妓满酌进欧公,库为偿钗焉。”欧阳修的

词写艳情的

如《好女儿令》:

眼细眉长。宫样梳妆。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

浅金黄。

早是肌肤轻渺,抱著了、暖仍香。姿姿媚媚端正好,怎教人别后,从头

仔细,断得思量。

再如《南乡子》二首,其一:

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洒着胭脂红扑面,须知。更有何人得似

7/15

伊。

宝帐烛残时。好个温柔模样儿。月里仙郎清似玉,相期。些子精神更与

谁。

其二:

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遗下弓弓小绣鞋。刬

袜重来。半亸乌云金凤钗。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一向娇痴不下怀。

以上三首词写女性的妆容,描绘女子的眉毛为”眼细眉长”“浅浅画双

眉”;写女性的整体形象为“深点唇儿淡抹腮”、“姿姿媚媚端正好”、“好

个温柔模样儿”、“好个人人”;也写其情态“一向娇痴不下情”,词的内容

主要倾向于写女性的娇羞与妩媚,词风颇接近于晚唐花间词,温柔悱恻。试与温

庭筠词《菩萨蛮》其一比较: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此词以一女子为描写对象,通过刻画女子雪白的腮、精致的眉、娇好

的面容、华丽的衣服来展现女子美丽的形象,词风脓艳,温庭筠词因此被称

为《人间“画屏金鹧鸪”[5]3,欧阳修词风与之相似,据《历代词话卷四》记

载:“欧阳修咏草‘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尤里,二月三月,行色

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此阳公少年游咏草词也。不惟君复、圣俞二词不及,求诸唐人温、李集中,殆与

之为一矣。”[6]1149-1551材料指出欧阳修的词可与花间集的代表人物温、李

的艺术成就相媲美。而另外的词则表现为香艳大胆,如《醉蓬莱》: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半掩娇

8/15

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

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啰。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又如《鼓笛慢》:

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多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

舞态歌阑,困偎香脸,酒红微带。便直饶、更有丹青妙手,应难写、天然态。

长恐有时不见,每饶伊、百般娇騃。眼穿肠断,如今千种,思量无奈。花谢

春归,梦回云散,欲寻难再。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余香在。《醉蓬莱》

用女子的口吻写男女私情,用到“事还成后,乱了云鬟,被娘猜破”,甚至期待

“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而《鼓笛慢》上片写女子的多情与妩媚“多

情更把,眼儿斜盼,眉儿敛黛”,下片写男女幽会“暗消魂,但觉鸳衾凤枕,有

余香在”,充溢着香艳大胆的特征。此外《看花回》“晓色初透东窗”,《蝶恋

花》“几度兰房听禁漏,臂上残妆”,《蝶恋花》“百种相思千种恨”,《阮郎

归》“浓香搓粉细腰肢、“去年今日落花时”、“玉肌花脸柳腰肢”,《滴滴金》

“尊前一把横波溜”等也都是香艳大胆之词。

欧阳修词还有写男女相思之痛楚的,如《渔家傲》:

为爱莲房都一柄。双苞双蕊双红影。雨势断来风色定。秋水静。仙郎彩

女临鸾镜。

妾有容华君不省。花无恩爱犹相并。花却有情人薄幸。心耿耿。因花又

染相思病。

词描写男女相思,柔润清圆。其他如《盐角儿》“人生最苦”,《蕙香囊》

“身作琵琶”,《玉楼春》“艳冶风情天与措”,《玉楼春》“半辐霜绡亲手

9/15

剪”,《玉楼春》“红楼昨夜相将饮”、“金雀双鬟年纪小”、“夜来枕上争

闲事”,《迎春乐》“薄纱衫子初腰匝”,《一落索》“小桃风撼香红碎”,《夜

行船》“闲把鸳衾横枕”、“轻捧香腮低枕”都写艳情,风格大胆、率真。

关于欧阳修的艳词,评论也较多,如“欧词未脱五代风采,欧阳公词,飞卿

之流亚也。其香艳之作,大率皆年少时笔墨,亦非尽后人伪作也。但家数近小,

[7]3721未尽脱五代风气。”评论说欧阳修词有五代的香艳气息,略带贬意。

甚至有

评论者说欧阳修的词艺术水平不高,如:“北宋词古意渐远北宋词,沿五代

之旧,才力较工,古意渐远。晏、欧著名一时,然并无甚强人意处。即以艳体论,

亦非高境。”,又如“晏欧词近正中晏、欧词雅近正中,然貌合神离,所失甚

远。盖正中意余于词,体用兼备,不当作艳词读。若晏、欧不过极力为艳词耳,

尚安足重。”当然也有对欧阳修艳情词进行肯定的,如“诗三百篇,大旨归于

无邪。北宋产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文忠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

之旨。而措词婉妙,则一时独步。”[8]3781-3782以上评论无一例外地指出欧

阳修词呈现出香艳的一面。因为欧阳修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人们对他的某些作品声声慢 寻寻觅觅

产生争议。例如“刘伪作西清诗话谓欧词之浅近者是刘伪作。又云:元丰中崔公

度跋冯延巳阳春词云,其间有入六一词者。今柳三变词亦有杂入平山堂集者。则

知浮艳者皆非公作也。”

[9]1149-1151又如“欧阳修望江南王至默记,载欧阳公望江南双调云:‘江南

柳,叶小未成阴。人为绿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

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初奸党诬公盗

甥,公上表自白云:‘丧厥夫而无托,携孤女以来归。’张氏此时年方十岁。钱穆

10/15

父素恨以,笑曰:‘此正学簸钱时也。’欧知贡举,下第举人复作醉蓬莱讥之。按

欧公此词出钱氏私志,盖钱世昭因公五代史中多毁吴越,故丑诋之。其词之猥弱,

必非公作,不足信也。”[10]1149-1151又“欧词与阳春花间相混欧公小词,间

见诸词刻。陈氏书录一卷,其间多有与阳春、花间相混者,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

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近有醉翁琴趣外篇,凡六卷二百馀首,所谓鄙亵之

语,往往而是,不止一二也。前题东坡序八九语,词气卑陋,不类坡作,益可以

证词之伪。[10]1149-1151

以上的争论显然是为了保护欧阳修作为文人士大夫正统文人的一面,但从另外

一个角度证明了欧阳修词艳丽大胆的特征。

二、逍遥闲散的闲情雅致

在论及欧阳修的词时,评论者更多看到其闲雅之情,逍遥闲散,抒发闲愁,

风格典雅婉和。如《渔家傲》八首,试看两首: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

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

里人先老。

其二:

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悉不寐。朝来又

觉西风起。

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

在中心里。

11/15

《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上片把人与花做对比,写到“花开未老人年

少”,青春还在,故不是惆怅,而下片写时光流逝,青春易老,“长安城里人先

老”。抒发的是生命不能圆满的闲愁。此外,还有《玉楼春》“常忆洛阳风景

媚”、“池塘水绿春微暖”二首也抒发闲愁。而欧阳修的十首《采桑子》,是其

游赏颍州西湖后所写的,主要抒发的也是闲情雅志。欧阳修在这十首《采桑子》

前面《西湖念语》辞云:“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

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

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

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旁若于无人。乃知偶

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循;所有虽非于已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

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表明欧阳修写作《采桑子》的原由是“敢陈薄

伎,聊佐清欢”,充溢着喜悦之情,所以《采桑子》是欧阳修的闲雅之作,是士

大夫的游戏娱乐之作,试看下面两首: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牧童吕岩古诗诗意 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潆濠,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第一首词写西湖的风景秀丽,有轻舟、绿水逶迤、芳草、隐隐笙歌和沙禽。

后一首也写西湖的秀丽风景,意象和上一首迥然不同,用到狼藉残红、飞絮潆濠,

垂柳阑干、双燕细雨等意象。两首词虽然没有一字提及闲雅,但表现的确是逍遥

闲散的心境,正所谓“闲雅处,自不可及”[15]233。

欧阳修《渔家傲》也是呈现风流闲雅的审美特征:

12/15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

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

船头阁在沙滩上。

《渔家傲》“一派潺湲流碧涨”、“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粉墙头花几树”

也是此类型的作品。欧阳修词还有写离愁的,如《玉楼春》二首: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

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高

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第一首

词展现离别的伤感,上片“惨咽”、“情痴”刻画出凄凉的境界,而后“直须看

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则是对自我的宽解。第二首词上片描写“春色无情

容易去”青春易逝,时光不在的人生感慨,下片“惟有绿杨芳草路”则展现孤独

之愁。其词无论是离愁,还是孤独之愁,表现的都是欧阳修作为士大夫文人闲暇

之余的缆月观花、逍遥闲散的情怀。

三、文人士大夫的感伤情怀

欧阳修在其词中表现艳情娱乐和闲情逸致,但他的词也透露出士大夫的感伤

情怀,成为把词体文学从娱乐性功能向推向抒情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作家。关于词

的艳情娱乐功能与抒情性功能,吴熊和在《唐宋词通论》的论述:“许多事实表

明,词在唐宋两代并非仅仅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

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它同时还关涉到当时的社会风习,人们的社交方式,

以歌舞侑酒的歌妓制度,以及文人同乐工歌妓交往中的特殊心态等一系列问题。

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同他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

13/15

[11]466不妨说,词是在综合上述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

化现象。”

张惠言《词选序》曾提出了他对词之特质的一些重要看法,说“传曰‘意内

而言外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

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徘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吵以喻其致。盖诗之比兴,变风之

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12]466材料论述词体文学具有抒发“贤人君子幽

约怨徘不能自言之情”,也就是说词承载着抒情功能。关于词的抒情言志功能,

《古今词统》序也阐述的比较详细:“盖词与诗、曲,体格虽异,而同本于作者

之情。古来才人豪客,淑姝名媛,悲者喜者,怨者慕者,怀者想者,寄兴不一,

或言之而低徊焉、宛娈焉;或言之而缠绵焉、凄怆焉;又或言之而嘲笑焉、愤怅焉、

淋漓痛快焉。作者极情尽态而听者洞心耸耳,如是者皆为当行,皆为本色。宁必

姝姝媛媛,学儿女子语而后为词哉!??。然达其情而不以词掩,则皆填词者之所

宗,不可以以优劣言也”。[13]材料说词和南宋与北宋的区别 诗文一样,是表现作家情感的,并

且阐述词不同的风格类型,强调填词的宗旨是达其情。唐五代词叙写艳情娱乐、

男女之情,北宋晏殊、欧阳修等的词虽然并没有脱离这一文体观念,但其词作已

经不自觉地专意于内心深处隐秘细微的感受的描写,开始把自身情感投入其中,

尤其是把个体生命对外界社会与自然的体验隐射到词里,可以说,欧阳修加快了

词体文学娱乐性向词体抒情化转变的进程。“在中国美学看来,美只能存在于满

足人的自然生命欲望与现实社会伦理首选要求这两者的统一之间。”[14]30既

然不能在诗中展现自己的生命欲望,那么只有在词体文学中寻找满足。欧阳修词

夹杂着其复杂的文人士大夫情怀,而不仅仅是艳情娱乐和消遣游戏之作品,因此,

他常把由坎坷的宦途生涯而引起的个人身世感慨写入词中,如《踏莎行》:

14/15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

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

山外。

词中刻画的是一个思妇的形象,她因为思念远方的行人而悲伤。欧阳修并没

有明确的直接的抒发自我的情感,但是从字里行间仍可以读出欧阳修内心的身世

感慨,那是一种不能言明的哀感顽艳,词风轻婉,哀而不伤,其表现为缘情而绮

篇三:临江仙

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欧阳修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

柳何处,词人不曾“交代”,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

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

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在两个“声”

字叠用,奇在雨声之外,又有荷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

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断虹一弯,忽现云际。断

虹之美,难以落笔,词人只下一“明”字。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

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

境界。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闻雷听雨之人。其人独倚画阑,领略此极美

15/15

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月华生”三字,继“断

虹明”三字,美上增美。

下片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倚罢,人归帘下,夜深了。凉波以

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力写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

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

夏夜热甚人不能寐的情状。

更多推荐

行人更在春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