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是什么意思-耸立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陶弘景补缺本《肘后百一方》的成书背景考
肖红艳严季澜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系)
摘要:本文从社会需求、学科需求及个人需求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促成陶弘景对葛洪的《肘
后救卒方》进行补缺修订的背景。从社会需求看,方术之书,可以辅身济物。葛洪之《肘后
救卒方》,杂病单出自哪里 治,删繁就简,对于辅身济物而言,价值很大。因此有整理普及的必要。
从学科需求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中华成语故事100个 距陶弘景时代已有“二百许年”时间久远,流传甚广,
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有缺漏及错误存在。后人在阅读过程中难免有不便之处,因此该书需要进
一步整理,才能达到“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的效果。从个人需求看,陶弘景三代业医
的家庭背景和道教背景以及个人行医背景均导致他对古代方答谢中书书朗读 书的重视以及对葛洪的《肘后救
卒方》进行补缺修订工作。
关键词:陶弘景;‘肘后百一方》;成书背景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生于公元456年,卒于536年,享年81岁。弘景一生历
南朝宋、简单自创小诗20字 齐、梁三代,博学多才。亦通晓阴阳五行、医药本草、天文历算等,是南北朝著名
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
《肘关关雎鸠什么意思 后百一方》,是陶弘景对晋代葛洪编纂的《肘后救卒方》进行增补后的方书。道教
史上,由两位道教名人前后编纂修订而成的书籍,为数不多,可见此书的重要性。此书到金
代为国子监博士杨用道增补,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又称《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急救手册,其救急医方以简便廉验为特点,效果神奇,广为流传。
本文结合陶弘景的生平,对《肘后百一方》的成书背景进行简单探讨。
1《肘后百一方》解题
《肘后百一方》之命名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因为陶弘景将《肘后救卒方》的篇幅扩大到
一百零一首,故以此为名。另外一百零一的内涵较为丰富,在当时还有特殊含义,既有佛教
观念,又有讽谏之义在内。
1.1篇幅为百一首
陶弘景序言中提及整理《肘后方》时所见旧方共八十六首,“尚阙漏未尽”。陶氏所见

为辗转流传之后的残卷,原书篇幅肯定更多。因此,陶弘景在此基础上先“配合为七十九首,”
然后又“采集补阙”“复添二十二首”,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于
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
1.2应璩作百一诗
对《肘后百一方》书名中的“百一”,还有另一解释:应璩曾作《百一诗》。‘文选》
李善注在解释其中“以箴规心行”一句时说,“百一”指“百虑有一失”,是陶氏用以“风
规治道”者。钱钟书《管锥篇全梁文卷四七》认为“百一”是“万一”的意思,认为陶弘
景命名“百一”的意思是“意外忽病,万一有疾,而无医可就,备此方犹堪救急。”
从时代背景考察,可能李善的说法更有道理。因为陶弘景早期仕途不顺,仅任诸王仕读,
不被当道者赏识。而当时政治黑暗,君主无道,故借“百一”之说以“风规治道”,表达不
满,也在情理之中。
1.3佛经有百一病
陶弘景不仅修道,而且兼参佛理,其母即为虔诚的佛教徒。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
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佛教的“四大”指地描写冬天的古诗大全100首 、水、火、风四种物质,包括坚、湿、暖、动四
性。这种观点类似于中医五行说。佛教认为人身即由此四种元素构成。如果四种元素不能调
和一致,人就会生病。一大则有一百一病,四大则有四百四病。
因陶弘景受到佛教影响也很大,故以救治“一百一病”的为宗旨重订《肘后方》,希望
藉此统治诸疾,普救众生,故在序言中日:“是故深宜自想,上自通人,下达众庶,莫不各
加缮写,而究括之。”
2《肘后百一方》成书背景研究
2.1社会需求——方术之书,辅身济物
陶弘景认为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生病,“夫生人所为大患,莫急于疾。疾而不治,犹
救火而不以水也。”而皇亲贵族们生病,“辇掖左右,药师易寻”,容易找到医生。而荒郊
野岭,穷乡僻壤的老百姓生病,则“郊郭之外,已似难值。况穷村迥野,遥山绝浦,其间枉
夭,安可胜言?”
但世间所存的方书,“卷轴徒烦,拯济殊寡,欲就披览,迷惑多端。”卷帙过于繁重,
阅读起来也使人迷惑。
而葛洪之书,杂病单治,删繁就简,对于辅身济物而言,价值很大。因此有整理普及的
必要。对于方书的重要性,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中提到:“盖欲永嗣善业,令诸子侄,

弗敢失坠,可以辅身济物者,孰复是先。”[1]
葛洪原书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施济于贫家野居,而陶弘景整理此书希望能进一步扩大阅读
人群,“非穷居所资,若华轩鼎室,亦宜修省耳。”后者指“缙绅君子”,即上流社会的人
们。这一想法可能与陶弘景的身世及经历有关。陶弘景自从离职后,交往人群仍以公卿官员
居多。虽名隐居,实则心有不甘,后为山中宰相即为明证。
所以,他借助整理《肘后方》一书,也希望“缙绅君子”也能因此书而受益。“若常处
闲佚,乃可披检方书;或从禄外邑,将命遐征;或宿直禁闱,晨宵隔绝;或急速戎阵,城栅
严阻;忽遇疾仓卒,唯拱手相看,曷若探之囊笥,则可庸竖成医。”主要是指达官贵人们在
闲居中可以随手翻阅医书,在外当差,执勤,打仗之时,如遇疾病,也能翻检此书,作为自
疗之用。因此,此书更需要整理得详尽有条,才便于按书翻检治病。
2.2学科需求——尚有阙漏,未尽其善
葛洪的《肘后救卒方》距陶弘景时代已有“二百许年,播于海内,因而济者,其效实多。”
时间久远,流传甚广,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有缺漏及错误存在。例如:“四蛇两犬,不假殊题”。
陶弘景认为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原文中有四首是写蛇的,其内容一致,不需要借用不同的
题目来表示,因此有必要将此四首合并为一。又如“喉舌之间,亦非异处”。口舌与咽喉
的条文在葛洪原书中是分为两类的,陶弘景认为可以将此二者合并为一类。《肘后救卒方》
还有一些分类不尽合理之处,例如:“杂治一条,犹是诸病部类,强致殊分,复成失例”。
陶弘景认为杂治这一类的内容都可以分属于各种病下,如果强行将其分开,倒在全书的体例
上是一种失误。阅读过程中难免有不便之处,因此该书需要进一步整理,才能达到“于杂病
单治,略为周遍矣”的效果。
2.3个人需求——著书立说,流芳百世
陶弘景的家庭背景和道教背景以及个人行医背景均导致他对古代方书的重视以及对葛
洪的《肘后救卒方》进行补缺修订工作。
2.3.1道学渊源
陶弘景道教徒的身份与医学关系密切。道教追求长生成仙,而长生首先须祛除疾病。作
为一个道万古惟留楚客悲 士,和葛洪一样,陶弘景必然要密切关注医药学。《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从子
陶翊,字木羽撰)记载陶弘景“尤好五行阴阳,风角气候、太一遁甲、星历算数、山川地里、
方国所产,及医方香药分剂,虫鸟草木,考校名类,莫不该悉。”
隐居茅山后,陶弘景撰写了很多医药养生等书籍,包括《本草经集注》七卷、《补缺肘
【11粱陶弘景著,尚志钧等辑校.本草经集注[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
56

后百一方》三卷、
《效验施用药方》五卷、《服食草木杂药法》一卷、《断谷秘方》一卷、
《服气导引》一卷、《养性延命录》二卷、《集药诀》一卷等。他的《本草经集注》密切关
注中草药的药性特点、炮制方法等,而《补缺肘后百一方》等各类备急方书也是他用于治病
救人的重要法宝。
2.3.2家学渊源
陶弘景的家学渊源对其成书有深刻影响。其祖父和父亲均精通医术。其祖父陶隆,精通
中药,曾治病救人。据《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记载:“祖隆,身长七尺五寸,美姿状,有
气力,便鞍马,善骑射,好学,读书善写,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陶弘景的父亲陶贞
宝,亦精通医术。“父讳贞宝,字国重,……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好文章,美风仪。凡游
从,与萧思话、王钊、刘秉周旋,多为诸贵胜所赏遇。元徽四年冬,衔使虏庭,通邻国之好,
甚得雅称。”
陶家又有祖传秘方《范汪方》。《范汪方》又称《范东阳方》,乃范汪(公元309~373
年)所撰,共105卷。陶家几代人都以此书为卫生保健秘籍,并为宗族友人治病,这对陶弘
景产生深刻影响。《本草经集注序》说:“余祖世以来,务敦方药,本有《范汪方》一部,
斟酌详用,多获其效。内护家门,旁及亲族。其有虚心告请者,不限贵贱,皆摩踵救之。凡
所救活,数百千人。自余投缨宅岭,犹不忘此。日夜玩味,恒觉欣欣。今撰此三卷,并《效
验方》五卷,又《补阙葛氏蒹葭原文注音及翻译 肘后》三卷。盖欲永嗣善业,令诸子侄,弗敢失坠,可以辅身济
物者,孰复是先。”[1]
2.3.3个人修为
陶弘景居茅山时经常救治民病,《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记载陶弘景长期施药行医,以
求济世:“赡恤寒栖,拯救危急,救疗疾恙,朝夕无倦。”但他认为“虽每植德施功,多止
一时之设。”这种功德只是一时的,而要建立更大的功德,“可以传方远裔者,莫过于撰述。
见葛氏《肘后救卒方》,殊足申一隅之思。”和葛洪一样,陶弘景认为可以流泽万世的只有
撰述,这也是他们都富于著作的原因。
在医学方面,陶弘景已经写成《本草经集注》与《效验方》。而《肘后》一书,陶弘景
认为“抱朴此制,实为深益。”但是此书已有缺漏,脱简不全,故需要整理。整理书和自己
撰述同样有意义,也能流传后代。“余今重以该要,庶亦传之千祀,岂止于空卫我躬乎!”
3小结
从社会需求、学科需求及个人需求三个角度来看,促成了陶弘景对葛洪的《肘后救卒方》
‘1】梁陶弘景著,尚志钧等辑校.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
57

进行补缺修订。
从社会需求看,方术之书,可以辅身济物。葛洪之《肘后救卒方》,杂病单治,删繁就
简,对于辅身济物而言,价值很大。因此有整理普及的必要。
从学科需求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距陶弘景时代已有“二百许年”时间久远,流传
甚广,在传抄过程中难免有缺漏及错误存在。后人在阅读过程中难免有不便之处,因此该书
需要进一步整理,才能达到“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的效果。
从个人需求看,陶弘景的家庭背景三代业医和道教背景以及个人行医背景均导致他对古
代方书的重视以及对葛洪的《肘后救卒方》进行补缺修订工作。他认为要建立更大的功德,
“可以传方远裔者,莫过于撰述。”而整理葛洪之书和自己撰述同样有意义,也能流传后代。
58

豌组词10个2个字-山关于下雪的唯美文案 冈的拼音


更多推荐

陶弘景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