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蛇居》by相思-小学重阳节的古诗30首


2023年4月29日发(作者:四年级古诗大全500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译文|诗句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的诗句,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

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写

出这首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句赏

析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

如镜,明媚温柔。

注释

1、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

越王钱弘俶所建。

2、硬笔书法抄写内容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4、遮:遮盖,遮挡。

5、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

衬托下关于春节的古诗10首 ,显得白而透明。

6、忽:突然。

7、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8、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9、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

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10、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古诗赏析

1072(熙宁五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

游古诗秋思张籍 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

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

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

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

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

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

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

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

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

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开头两句写的就是这场景

象。

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

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

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诗人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抓住它几个要点,写得

如此鲜明,富于情趣,颇见功夫。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

珠”描绘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断肠人在天涯什么意思

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

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

雨的结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

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与“未遮山”比较,

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

示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在表面上不着痕迹罢了。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

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

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

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历久弥新是什么意思 楷书,能自创

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

集》和《东坡乐府》等。

骠国是哪个国家-暴帝囚后


更多推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