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

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

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

最初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

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

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这原本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命题,

也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1] 辨析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

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

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什么,

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这是科学的范畴.

二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应该是什么,

公平、正义、合理指的究竟是什么.

这是真理的范畴.

三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可能是什么,

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什么.

这是理想的范畴.

司法实践中的“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积极预防犯罪”,

体现的就是这三重内涵.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