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反
①反,与“正”相对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项脊轩志》
②同“返”,返回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新序》二则
出不入兮往不反。 《国殇》
③反复
成反复白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④反叛,造反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苏武传》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⑤反而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苏武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⑥与……相反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种树郭橐驼传》
72放
①驱逐,流放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②放纵,放任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其流奔放肆大 《黄州快哉亭记》
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窦娥冤》
③安放,搁
放乎几天之上 《淮南王•兵略》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琵琶行》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窦娥冤》
④释放
怨女三千放出宫 《七德舞》
⑤开放,开出
江南红梅已放春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⑥到达 如: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诸子喻山水》)
73非
①不对的,不合理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②非难,责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人莫之非《训俭示康》
③不,不是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
官理,非吾业也/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种树郭橐驼传》
予本非文人画士/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病梅馆记》
此物故非西产/非字而画/顿非前物 《促织》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过秦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非为织作迟/恐此事非奇/又非君所详。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苟非吾之所有 《前赤壁赋》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吾非赠之也/子罕非无宝也《新序二则》
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训俭示康》
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非曰能之,愿学焉/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二章》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劝学》
将何往而非病/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④没有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君子生非异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秦晋殽之战》
⑤非独、非徒:不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盂子二章》
汝非徒身当服行 《训俭示康》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⑥非常:⑴意外的。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⑵不同寻常,不同一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74分
①料想,断定
自分已死久矣 《苏武传》
②本该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指南录后序》
③分开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执手分道去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区别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人间词话》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窦娥冤》
(⑤分明,清楚。如: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⑥处分:处理、处置 如:处分适兄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5奉
①承受,接受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指南录后序》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左忠毅公轶事》
下官奉使命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促织》
②恭敬地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使臣奉璧 /赵立奉璧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进献,献上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鸿门宴》
请奉盆缻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侍奉、事奉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陈情表》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孟子二章》
奉事循公姥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送,给与。如:以贪勤民,天奉我也。《秦晋崤之战》⑥机会 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秦晋崤之战》⑦奉养: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如: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训俭示康》⑧奉礼:太常寺的官员,主管祭祀,往往让功臣的子孙担任。如: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训俭示康》)
76服
①衣服,服饰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走卒类士服 《训俭示康》
②穿
平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秦晋崤之战》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训俭示康》
③顺从,服从,降服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谏太宗十思疏》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④敬佩,信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孟子•公孙丑上》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⑤习惯,适应
到京师服水土
卒不服习 《言兵事疏》
⑥吃(药)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扁鹊传》
(⑦从事 如:汝非徒身当服行《训俭示康》)
77伏
①趴
病瘘,隆然伏行 《种树郭橐驼传》
庑下一生伏案卧 《左忠毅公轶事》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落下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 《黄州快哉亭记》
③俯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倒下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⑤藏匿,埋伏
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促织》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苏武传》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 《诸子喻山水》
(⑥伏:伏天。如:如今是三伏天道/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
79复
①使……恢复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
②恢复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成子精神复旧/半夜复苏 《促织》
不复挺者 《劝学》
武气绝,半日复息。 《苏武传》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项脊轩志》
③还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双层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答复,回答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⑥义,再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亦不复以儿为念/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故臣复取璧/明年复攻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去不复顾/已去而复顾 《种树郭橐驼传》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终老不复取/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诺诺复尔尔/视历复开书/勿复怨鬼神/千万不复全!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左忠毅公逸事》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指南录后序》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后汉使复至匈奴。《苏武传》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行》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⑦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所以叫复道。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⑧反复: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如:成反复自念《促织》)
80盖
①句首语气词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二舍 《黄州快哉亭记》
盖夫秋之为状也 《秋声赋》
②大概,推测
玉之言盖有讽焉 《黄州快哉亭记》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训俭示康》
③车篷,车盖
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④压住,遮住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如果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赋》
⑥由于,因为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①反,与“正”相对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过秦论》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项脊轩志》
②同“返”,返回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新序》二则
出不入兮往不反。 《国殇》
③反复
成反复白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④反叛,造反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苏武传》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⑤反而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苏武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⑥与……相反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种树郭橐驼传》
72放
①驱逐,流放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②放纵,放任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其流奔放肆大 《黄州快哉亭记》
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窦娥冤》
③安放,搁
放乎几天之上 《淮南王•兵略》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琵琶行》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窦娥冤》
④释放
怨女三千放出宫 《七德舞》
⑤开放,开出
江南红梅已放春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⑥到达 如: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诸子喻山水》)
73非
①不对的,不合理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
②非难,责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人莫之非《训俭示康》
③不,不是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
官理,非吾业也/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种树郭橐驼传》
予本非文人画士/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病梅馆记》
此物故非西产/非字而画/顿非前物 《促织》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过秦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非为织作迟/恐此事非奇/又非君所详。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苟非吾之所有 《前赤壁赋》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吾非赠之也/子罕非无宝也《新序二则》
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训俭示康》
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 《师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
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非曰能之,愿学焉/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二章》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劝学》
将何往而非病/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④没有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君子生非异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秦晋殽之战》
⑤非独、非徒:不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盂子二章》
汝非徒身当服行 《训俭示康》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陈情表》
(⑥非常:⑴意外的。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⑵不同寻常,不同一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74分
①料想,断定
自分已死久矣 《苏武传》
②本该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指南录后序》
③分开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执手分道去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区别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人间词话》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窦娥冤》
(⑤分明,清楚。如: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⑥处分:处理、处置 如:处分适兄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5奉
①承受,接受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指南录后序》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左忠毅公轶事》
下官奉使命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促织》
②恭敬地捧着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使臣奉璧 /赵立奉璧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进献,献上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鸿门宴》
请奉盆缻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侍奉、事奉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陈情表》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孟子二章》
奉事循公姥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送,给与。如:以贪勤民,天奉我也。《秦晋崤之战》⑥机会 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秦晋崤之战》⑦奉养:指生活待遇或生活水平。如: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训俭示康》⑧奉礼:太常寺的官员,主管祭祀,往往让功臣的子孙担任。如: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训俭示康》)
76服
①衣服,服饰
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走卒类士服 《训俭示康》
②穿
平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秦晋崤之战》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 《训俭示康》
③顺从,服从,降服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谏太宗十思疏》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④敬佩,信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孟子•公孙丑上》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⑤习惯,适应
到京师服水土
卒不服习 《言兵事疏》
⑥吃(药)
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扁鹊传》
(⑦从事 如:汝非徒身当服行《训俭示康》)
77伏
①趴
病瘘,隆然伏行 《种树郭橐驼传》
庑下一生伏案卧 《左忠毅公轶事》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落下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 《黄州快哉亭记》
③俯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倒下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⑤藏匿,埋伏
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促织》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苏武传》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 《诸子喻山水》
(⑥伏:伏天。如:如今是三伏天道/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
79复
①使……恢复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
②恢复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成子精神复旧/半夜复苏 《促织》
不复挺者 《劝学》
武气绝,半日复息。 《苏武传》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项脊轩志》
③还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双层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答复,回答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⑥义,再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亦不复以儿为念/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故臣复取璧/明年复攻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去不复顾/已去而复顾 《种树郭橐驼传》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终老不复取/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诺诺复尔尔/视历复开书/勿复怨鬼神/千万不复全!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左忠毅公逸事》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指南录后序》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后汉使复至匈奴。《苏武传》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行》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⑦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所以叫复道。如: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⑧反复:一次又一次,翻来覆去。如:成反复自念《促织》)
80盖
①句首语气词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二舍 《黄州快哉亭记》
盖夫秋之为状也 《秋声赋》
②大概,推测
玉之言盖有讽焉 《黄州快哉亭记》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训俭示康》
③车篷,车盖
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④压住,遮住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如果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赋》
⑥由于,因为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更多推荐
高中常见文言实词(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