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是什么意思翻译语短语班牙-gearbox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英语四级准考证号找回)
师
道
我的数学教育观
——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研究70年的感悟(下)
◇邱学华
(上接第1期第76页)
第四条: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
程,不能靠突击;必须加强基本功训练,打好基
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分析,他们正是长身体
的阶段,大脑也处在发育的过程中。因此,学生
的学习必然是逐步积累的,不能操之过急,拔苗
助长。特别要重视练好基本功。
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来说,百以内的口算是
一切计算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的基础。我对口
算教学研究了几十年,早已证明“口算是笔算的
基础”,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通过一定的变形,
大都可以转化为百以内四则运算的问题。中学
数学中的有理数运算、整式和分式的运算、代数
方程式的运算,通过变形,也大都可以转化为百
以内的四则运算。所以,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
取决于百以内口算的熟练程度。有些高年级小
学生和中学生的计算常出现错误,大都由于百
以内口算不熟练所致。所以我在20世纪80年
代初期得出一个结论:
“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
对百以内的基本口算的要求,一要正确,二
要熟练,缺一不可。为此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中,
有基本口算熟练程度的标准,我是非常赞成的,
这在国际上也是独创。20世纪80年代,我联合
20多个单位开展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协作研究,
参与调查测试的学生有7万多人次,根据大数
据统计分析,制定出全国第一套口算能力量表。
在上述的调查测试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现
象,小学生的加减法计算水平不如乘除法。原
因很明显,因为中国有乘法口诀,背熟乘法口
诀,表内乘除法就畅行无阻了。受此启示,我就
开始研究加法口诀,通过教育实验获得成功。同
样,背熟20句加法口诀,加减法也迎刃而解了。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达到国际一流水
平,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认可,主要原因是中
国小学加强“双基”教学,学生的基础扎实,口算
能力强。英国已引进上海版教材,浙教版教材
已译成法文,2021年7月我参加了在上海举行
的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数学教学中的中
国经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第五条:数学系统性强,必须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
这是根据数学的特点而形成的一条教育
规律。数学学习好比爬楼梯,一阶一阶很清
楚,缺掉一阶就很难爬。如果学生在某一阶掉
了队,后面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这是造成数
学学困生的主要原因。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
士曾告诫我们:
“前面没有学好,千万不要学后面的。”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73
下半月·数学2022.3
2022.3下半月·数学
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的原则。我主张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还要采取一步一回头的“战术”,要经常回头看
看有没有掉队的学生,发现有人掉队,要及时补
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为什么我主张每堂课最后要有“当堂检
测”,而且当堂检测后还要做到“当堂发现错误,
当堂订正错误”,真正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因为当堂都清了,就不用再做家庭作业了,这是
减轻学生课后负担的好办法。这样做看似简
单,但特别有效,因为它符合数学教学的基本规
律。
有经验的教师还有许多辅助办法,如设计
“诊断练习卡”“错题本”“数学知识档案袋”等,
“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在《人民教育》上我用这句话作为标题发表
了一篇文章,影响较广,已成为中国教育界的流
行语。这句话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教师仿照
例题出一道尝试题,先不要告诉学生解题方法,
让学生先去试一试,如果做出来了那很好,说明
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己能解决问题;如果
做不出来或做错了也不要紧,使教师知道学生
困难在哪里,这样教师就能做针对性讲解,讲在
刀刃上了。所以尝试教学法便于操作,并不神
秘,它的奥妙无非是让学生先试一试。先试一
下,就试出一个新天地了。“先练后讲”“先试后
导”就是尝试教学法的实质。
讲到这里,大家会产生一个顾虑:教师还没
有讲,学生怎么会练呢?这是有些新教师刚开
始用尝试教学法时都会产生的顾虑。
教师还没有教,要学生尝试去练,学生会有
一定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句话值
得我们深思: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真正的学习才开始。”
听教师讲解,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听。如
果学生先做尝试题,遇到困难了,就会促使他采
用一系列的主动学习活动:
1.主动学习教材例题,从中寻找解题线索
2.主动寻找同学帮助,合作学习成为他们
3.主动积极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靠自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尝试教
学模式体系,一般有三类:
1.基本模式:适合中小学各科的常用模式。
模式。
运用。
2.灵活模式: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应用基本
都是为了帮学生查漏补缺,及时矫正学生的错
误。还有的教师成立“一帮一”的帮扶小组,发
挥同学之间的力量,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
五
、我的教学方法观
大家都知道,我一生都在研究与推广尝试
教学法,先后用了70年时间。用如此长的时间
研究一种教学法,这在国际上是少见的,这就形
成了我的教学方法观。
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当老师时,教的
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法,当时就研究了古今中外
各式各样的教学法。通过分析比较,自己亲自
实验,最终总结出比较理想的教学法——尝试
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核心理念,用一句通俗的话
表述为:
(靠教材)。
的需求(靠同学)。
己)。
3.整合模式:同其他的教学方法整合起来
其中,基本模式的教学流程为:
师
道
备)。
1.准备练习(为出示尝试题做好知识准
74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师
2.出示尝试题(一般仿照教材上例题编一
3.自学教材(自学教材上的例题,举一反三)。
4.尝试练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
论,分辨对错)。
5.学生讨论(有不同的答案时,组织学生讨
6.教师讲解(根据学生尝试练习和讨论的
7.第二次尝试练习(再给学生一次机会,提
运用尝试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六个问
题。
什么!
1.一定要有尝试题,没有尝试题学生尝试
2.尝试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不要
3.出示尝试题后,直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学是永恒的课题。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也主要看他课上得如何。俗话说:
“医生的功夫在病床,教师的功夫看课堂。”
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我的许多新思想、
新方法都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如果我
不亲自上课,不可能产生尝试教学法。
关于怎样上好课,我写了许多文章,主要观
点是“三字十二条建议”。
三字:趣、实、活。
这三个字是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好课
的标准。“趣”是课要上得有趣,能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实”是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好基
础知识,练好基本功;“活”是要求学生思维要灵
活,课堂气氛要活跃。
从三个字的功能上分析,“趣”是手段,“实”
是目的,“活”是提高。所以“实”是主要的,是一
堂课的目标;“趣”仅是手段,有趣是为了吸引学
生,让他们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
功;“活”是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学好基础知识
上,还应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人在认识
上还有误区。
误区一:过分强调“趣”字,整堂课学生唱唱
跳跳、嘻嘻哈哈,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
误区二:过分强调“实”字,只重视讲解基础
知识,让学生埋头做作业,课上得枯燥乏味,死
气沉沉。
误区三:过分强调“活”字,教师带领少数学
生做解题的探究活动,一道难题在教师不断启
发下,终于做出来了,大部分学生仅是旁观,跟
着鼓掌。
要正确处理这“三字”的关系,我们应该运
用辩证统一的思想,要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把
三者有机融合起来,根据教学要求做到“恰到好
处”。
关于十二条建议,我有文章作详细阐述。
这里仅列出标题,供大家参考。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2.尽快打开教材,引导学生自学。
道
两道尝试题)。
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
升学生认识)。
做过多的铺垫,过度启发。
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会做的可以直接去尝
因材施教,各显神通,这样更具人性化。
对了,为什么会做对,谁做错了,错误的原因是
试;有困难的,可以自学教材,也可请教同学。
4.对学生尝试的结果,要及时评价。谁做
什么,都要及时评价。先由学生评,最后由教师
讲评。教师讲评其实就是教师讲解,以保证学
生获得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知识。
言。教师要经常说:你敢试一试吗?真棒!你
难,大胆去试一试!暂时没有成功,不用怕,再
试一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
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他们的尝试精
神。
的,是可以互相融合的,所以我主张“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一堂课不可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包
打天下”,而可以选择多种方法互相配合使用。
六
、我的课堂教学观
任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
课堂教学中,否则都是空话。所以,研究课堂教
6.大部分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是相通
5.重视创建尝试的氛围,要用尝试教学语
尝试成功了!我喜欢敢于尝试的人!不怕困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75
下半月·数学2022.3
2022.3下半月·数学
3.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新精神。
5.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6.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7.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8.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9.练习当堂批改,及时反馈纠正。
10.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11.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12.实施分层教学,重视因材施教。
七
、我的课堂结构观
课堂结构是指把一堂课分成几个阶段,每
一阶段的任务是什么,各个阶段是如何联系的,
怎样分配大致的时间等。课堂结构问题对教师
的备课和上课是极其重要的。有些专家反对有
稳定的课堂结构,认为会导致教师照搬照套,限
制教师的创造性。我是主张课堂应该有相对稳
定的结构的。
从教育史上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
巴特的四个阶段结构论,20世纪苏联教育家凯
洛夫的五个环节结构论,都对中国产生了很大
影响,他们都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而设计的,
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不能全盘否定。
课堂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上课必须预先安
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既不能
随心所欲,也不能天天翻新花样。教师需要
一个相对稳定的课堂结构。20世纪80年代,
我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一般的教学
逻辑顺序,设计了“六段式课堂结构”,到21世
纪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又做了修改。经过几
十年的时间检验,证明下述的六段式结构是
科学的,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容易
接受。
第一段: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对小学数学最基本的内容,坚持天天练。
如,基本口算、常用数量关系、公式、进率等。采
用逐步积累、细水长流的办法。
第二段: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引出新课题,同时提出教学目标——这堂课学
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必须开门见山,立即转
入新课。
第三段: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尝试教学法的基
本流程就安排在这里。必须突出重点,切不可
东拉西扯,拖泥带水。
第四段:巩固新课(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
钟左右)。
针对学生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出现的问
题,再给学生一次巩固练习的机会。教师可以
重点补充讲解,特别要帮助差生解决困难。
第五段:当堂检测(10分钟左右)。
这一段实际上就是过去的“课堂作业”,但
是比过去要求高了。一是要做到“当堂清”,必
须当堂完成,不能拖到课后去做;二是要达到检
测的目的,所以题目要覆盖本堂课的知识点。
完成后还要做到当堂校对,当堂订正。
第六段:课堂总结(2分钟左右)。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堂课学到了什
么,有什么体会,教师再画龙点睛式地强调这堂
课的学习重点。
上述六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灵活开放的,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所调整。特别要注意,这
个六段式仅适用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
评课、实践活动课等课型还有另外的六段式结
构。
我一生还算勤勤恳恳,做了不少事,写了不
少文章。现在年龄大了,精力不如以前,原本想
不再写长文章了,有“封笔”之意。可是《小学教
学》编辑部嘱我写自己的数学教育观点,我犹豫
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写。把自己一生做过的
事总结反思一下,留给后人一点启示,是我应尽
的责任,也算是答谢多年来支持和帮助过我的
朋友,包括广大的读者。有什么问题,可以发邮
件给我,137****************,我们继续进行
探讨交流。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
院)
D
师
道
76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鸭子的英文译语怎么说-dollar是什么意思
更多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