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stagecoach


2023年10月27日发(作者:dnf名字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

思(精选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

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

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1

分数与除法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意义中的内容,是建立在

除法意义的平均分和把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看做单位“1”进行平均

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加深和扩展了学生对分数意

义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做好准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从解决简单问题

入手,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

张饼?把一张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

3个人,每人分到几张饼?在此基础上,观察三个算式和得数,得

出结论:一张饼的1/31/3张饼。为促进学生主动沟通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做了一个思路引领。

其次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在

这里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人分到几

张饼?怎样列式?结果每人分到几张饼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

具,分一分、拼一拼,看看到底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这一问题的解

决过程,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让学生亲

自动手分一分,拼一拼,并让学生展示分的过程和分得的结果是怎样

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分法和结果。我在这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

学生在实际操作交流中,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有了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围绕分饼的方法展开交流,引发学生不断的

数学思考,促进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思考中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已有的知识结构,加强了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在教

学新课时,学生说的很好,我应该最后再引导学生完整的说出:每人

分到这张饼的1/43张饼的1/4就是3/4张饼,即3张饼的1/4

开后就是一张饼的3/4。而我在课前的预设中是有这个环节的,结果

在教学中,把这个环节落下了。

在今后的教学质量中,应尽量把数学课上的更扎实有效,使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2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

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

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

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

成功之处:

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

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

,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

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

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

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

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

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前我曾有幸

听过几个老教师的分数除法的课,他们对于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

并不是特别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

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

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

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

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

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

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

分析和讲解。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

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

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

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

的做法,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解决此类应用题:

1、找单位1

2、画线段图;

3、列等量关系式;

4、列方程或数学算式解决。

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

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

分的准备。

不足之处:

1、时间掌握不够好,由于前面用的时间较多,导致了后面的练

习时间已经不够了。

2、在课堂评价方面还需加以改进,当学生回答正确或解答出现

了错误,没有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这方面

稍微欠缺了一些。

3、整节课,我表现得太多,学生的表现弱了一点,学生的积极

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4、练习设计没有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改进:

1、对于学生每次做题的结果应该及时进行评价,让所有的学生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在学生自己独立猜想方法尝试解决了分数

除以分数的题目之后,应该重点鼓励,让他们感受快乐,增强信心,

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2教学中引导的语言如果能注重一些细节,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

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

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

快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3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

单元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掌握了分数的

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假

分数以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

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

第一、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二、要让学生了解两种分法。让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全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从解决简单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这样几

个问题: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

2个人每人分得几张饼?把1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几张

饼?学生分别口答每人分得2张、0.5张、1/3张。在此基础上引导

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和得数,学生很快得出一个结论:两数相除,商可

能是整数、小数或是分数,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

让学生明白1张饼的3/4相当于3块饼的1/4是本节课的重点也

是难点,我通过让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让学生思考把

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可以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

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1张饼的3/4以及3块饼的1/4

同时让学生明白1张饼的3/4相当于3块饼的1/4也就是3/4张饼。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3÷4=3/4的算理。

以上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

验,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发学生的

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励性的语言还有些欠缺,学

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性格内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部分学生害怕在

众老师面前出错,而显得有些胆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道致课

堂气氛不够活跃。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课堂上不能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来

表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后应予以加强。

3、教学时间安排欠合理,课堂练习太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不足,提出自己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今后要多研读课标,熟读教材,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已有的

知识水平,认真备课。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

教育教学能力。

白文的英文译语怎么说-背单词软件


更多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