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的英文译语怎么说-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


2023年10月19日发(作者:dream you to life)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对策——以

《图形与几何》为例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知识比较抽象,同时,这一知识几乎贯穿了整

个小学阶段,对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

内容,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理解几何图

形,从而为解题打好基础。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效率展开分析,

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图形与几何

引言: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强调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通过几何图形来

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推理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空间变化以及几

何知识的探究与思考,明确教学工作的重心和发展方向,从而确保学生空间观念

的养成,进而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且平行的四边形物体。待学生总结出这一特点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将这些立体

实物转化到纸面上,以二维平面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的要

求,将自己观察到的实物长方形描绘出来,同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使之寻找其

中的关联性,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长方形的空间表像。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想象不是指学生漫无目的地分散思维,而是以数学模型作为框架,引导学生

深入其中进行探索。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当中很多数学概念都表述的十分

抽象,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无疑是一道巨大的难题。因而教师可以通过正确

的引导,利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来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知识内容。以小学四年级

上册第五章《方向与位置》为例,教师很难通过语言形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方位的

概念,因此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来说极为不利。这时教师往往可以通过正确的引

导来指引学生展开想象,使抽象化的知识点在学生脑海中构建起具体的数学模型。

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学生会对正方体的空间结构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从而在

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空间观念。此外,正方体制作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手中的正方体组合到一起,构建出书本中的立体几何图

形,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的深

刻。

四.引导学生探索几何规律,总结空间变化的特点

实践操作除了可以让学生对对空间结构了解的更加具体之外,还能够让学生

总结出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其对知识点应用更加灵活,对空间观念的理

解也会更加深刻。

在北师大版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准备了长为10cm宽为6cm的长方形纸板,

将学生分为AB两组进行实验。A组学生在长方形的四边分别放置一个长为4cm

宽为2cm的小长方形,放置结束后,求长方形的周长变化;B组学生的实验内容

A组相同,区别在于长方形四边放置的是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形,实验结果

同样要求学生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变化。

实验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规律:在两组实验中,学生在长方形的四边

放置了其他图形,导致了长方形的外观发生改变,成为了不规则图形,然而由于

组成的图形增加,因此导致了原本长方形的周长也随之增加。学生在求解的过程

中,可以将不规则图形分割为大小不同的规则长方形或正方形,随后利用周长公

式进行计算,从而总结出图形的变化规律,并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

结语: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

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几何概念,使学生在自

由想象与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空间观念,从而整体提高自身的数学

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春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基于小学“图形

与几何”教学实例中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90-91.

[2].朱宇.小学数学优质评价案例分析[J].河北教育(教学

),2020,58(Z2):31-45.

[3]. 杨健,李磊,傅海伦.中国当代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发展演变的特征分析

[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05):36-40.

CRF是什么意思在线翻译读音例句-日本五节句


更多推荐

小学数学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