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英文译语怎么说-torchlight
2023年10月2日发(作者:bodily)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设计说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
作交流。基于这样的观点,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
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悦。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
节。
1、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节课很自然地引入到乘法知识中
来。在观察主题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分析问题,找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但不要求学生列出算式。通过一系列情境的观察,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
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
2、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首先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分别用以前学过的方法
来解决,列出一些加法算式。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体会到这些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
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能概括地认识到相同数相加问题的特征。然后巧妙地
提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最后
在列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写法和读法的基础上进行乘法与加法的对比,感
受乘法的意义。
3、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在这一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依照情境图提出
一些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小朋友们都到游乐园来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他们都玩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都知道了什么?
2、提出问题: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准备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为下
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选取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
(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问题,自主解答。
(1)分组讨论,列出算式。
①3+3+3+3+3=壹五
②6+6+6+6=24
③2+2+2+2+2+2+2=14
(2)请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共同特点。
预设
生1:每个算式都是相同的数相加。
生2:每个算式中所有的加数都相同。
(3)教师明确:第一个算式里一共有5个3,那么第二、第三个算式可以怎样说呢?
预设
生1:第二个算式里一共有4个6。
生2:第三个算式里一共有7个2。
(4)师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相同数相加的算式里有几个加数,就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
出来。其实这样的算式还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认识乘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特点,使其能够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
为下一步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相加打好基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2021文案 篇二
一、课题:量的计量
1、单名数、复名数的复习,并举例。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2、小组共同回忆探讨。
二、平面图形的面积。
谈话:回到学校,马明对手头的材料认真研究起来。
提问:你能帮马明出个主意,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吗?
小结:用统计图可以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提问:我们根据统计表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为什么?
总结:我们是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来选择统计图的。现在打开书p140,再看一看统计图
的特点与作用。
三、根据统计表画统计图。
要求:小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放的`制图纸,在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合作制图。每个
小组3人,每人完成一种统计图。
引导评价板演学生的制图。
四、分析统计图。
出示讨论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得快?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作人数多?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
3、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产品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
4、综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议马明到哪个单位应聘,为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
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
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
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
学生准备:
学具钟,纸片
教学方法:
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
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
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
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请小组
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体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
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
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谁设计的最合理?
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完成书上68页的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
1、投影书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拨钟,时针走了2圈,就经过了2个小时。
2、投影第2题
请仔细看看两个钟面上指针有什么不同?
时针和分针指的地方不同。
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
1小时30分(90分钟或1个半小时)
引导学生说一说:昨天这段时间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题
先组织学生看懂上面三副图的意思,先估计一下,每幅图发生在几点钟?
再联系图意认读钟面时间,填写在书上。
最后借助学具钟拨一拨,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孩子)
做完的同学在小组内订正,相互批改,给能干的小伙伴画上一颗☆。
四、拓展性学习
1、估一估:你上学时,路上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2、实践活动:请你在上学的时候,记录一下你出发的时间和到校的时间,再算算路上
经过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一下自己估计的准不准确。
五、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观察,列举生活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感知形成过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
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5+5+5+5=
3、趋势引出课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学生们满
脸困惑)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法宝——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中国小朋友比
外国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得多,就是因为中国小朋友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今天我们就学习
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问:看,这是我们20xx年在北京召开运动会时的吉祥物,福娃,可爱吧?现在咱们就
和福娃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一)初步感知:
1、教师:一套福娃是几个?就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教师板书)
教师:两套福娃有多少个?用算式怎么表示?(教师板书)
2×5=10 5×2=10 (教师板书)
教师:三套有多少个福娃呢?四套呢?五套呢?你能自己算一算吗?(出示福娃图片及
算式,生试算)
2、汇报交流
教师:谁来读一读你的答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深入理解
1、观察,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他们的结果都是10,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表示。
二五一十 (板书:二五一十)
2、那么1×5=5 5×1=5 口诀怎样编?(板书:一五得五)
3、 教师:那3×5=壹五 5×3=壹五的口诀你会编了吗?(板书:三五十五)
教师:利用这句口诀可以算出哪些乘法算式?
看看我们刚才编写的口诀
4、教师: 请你打开数学书52页,快看看福娃下面的每一行点子图,都有多少个?你
是怎么数的?再看看右边让我们填什么?
我们刚刚总结了一部分5的乘法口诀,请你把点子图右边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5、汇报交流:
教师:咱们一起来把五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教师板书: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四五二十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帮我们算出哪些乘法算式?
你怎么算出五五二十五呢?(“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的推导过程)
6、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
( 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三)识记口诀。
提出问题,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
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
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生1: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从小到大,第二个字都是五。
小结:这样很有顺序性,我们记口诀就容易多了。
生2: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五。
师:所以这些都是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生3:每一句口诀的得数都增加5。
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小结:
口诀中“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只有五五二十五就可以写出一个算式。
5的乘法口诀一句比一句多5。
乘法算式中都有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不同,积就不同;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
数增加1,积就增加5。
(四)熟记口诀。
师: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下面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把这五句口诀
记住,行吗?(行)
(学生自由背,同桌互背)
4、教师: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口诀?
利用规律记:5、10、壹五、20、25;
如果忘记了四五( ),怎么办?
可以用三五十五加上一个五,壹五+5就是20;或者用五五二十五减去一个五25-5=20。
三、深化记忆,强化5的乘法口诀
(一)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 三五( )
五五( ) 四五( )
二五( )
(二)计算并说出口诀
5×3= 5×5=
2×5= 4×5=
(三)看口诀写算式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五五二十五
(四)小游戏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
课堂作业
第53页练习十第1题、第5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案2021文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
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
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壹五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壹五400000
5
航空母舰的英文舰翻译舰英语怎么说-取代英文
更多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