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r是什么意思or在线翻译读音例句-小学五年级英语试卷


2023年10月2日发(作者:阳光清洗)

二下数学第六单元教学方案和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重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学问的延长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

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留意联系同学已有

的学问和阅历,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同同学疏的事

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同学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4

2.解决问题 3

3.小小设计师 1

1

第一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生疏

【教学内容】教材第 60 页例 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经受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

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在生疏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究有余数除法计算

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看、沟通等学习活动阅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育同学的学问迁移能

力。

【教学重点】使同学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

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预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 10 根小棒

1

假如这 10 根小棒,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同学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 10 除以 2 等于 5 的含义。

10 2 5 10 5 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假如把这里的 10 根小棒,每人分 3 根可以怎样分?

同学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 根小棒,每 3 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剩余 1

2

假如每人分 3 根,最终把 10 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 1 根为什么

不连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 10 根小棒,假如每人分 2 根或者每人分

3 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

假如把这里的 10 根小棒,每人分 3 根、4 根、5 根、6 根,可

以怎样分?用算式表示结果。

3、汇报

1

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

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依据最终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

分成几种状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状况毁灭时,你们为什么不再连续分下去呢?

4、沟通

1

依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状

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

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状况,照旧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 10 根小棒,每人分 3 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 3 分别表示什么?

问:最多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说明 10 里面最多有几个 3?有没有

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 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

个数叫余数。(板书:读作“10 3 3 1

3

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题为什么要写余数?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揭题:今日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结:

在平均分时,假如分到确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

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

二、教学教材第 60 1

1、出示例 11

用算式表示,说说算式的含义。

2、出示例 12

1

用算式表示。

2

说说算式的含义。

3

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

余数表示什么?

(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假如分到确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

一份时剩下的。)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第 1 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第 2 题。

【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生疏

10 根小棒,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 5 ;10÷2=5

10 根小棒,每 3 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余 1 ;10÷3=3……1

读作:10 3 3 1

10 根小棒,每 4 根一份,可以分成 2 份,余 2 ;10÷4=2……2

10 根小棒,每 5 根一份,可以分成 2 份根;10÷5=2

10 根小棒,每 6 根一份,可以分成 1 份,余 4 ;10÷6=1……4

其次课时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 61 页例 2,教材第 64 页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知道余数确定要比除数小。会口算简洁的有余数的

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受操作、观看、争辩的过程,体会余数比除数小

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中,学习简洁

的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生疏余数小于除数。

【教学难点】在观看、操作、推理、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发觉余数和

除数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应用其关系。

教学预备】小棒、活动卡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今日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是最棒的,大家有没有信念?(有

1、有三只小猴子知道同学们这么有信念,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

瞧,它们来了。来之前三只小猴子各摘了一些桃子,预备包装好后,拿去参

与动物联欢会,可是在包装时却遇到一些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情

愿吗?

2、出示活动卡片一:18 个桃子,每盒装 6 个,可以装几盒?

师:第一只小猴子挠挠头说:8 个桃子,每盒装 4 个,可以装几盒?

谁能帮帮小猴子?

生:可以装 2 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算出来的,8 ÷4 = 2()(师板书算式)

: 你真会思考!

3、出示活动卡片二:9 个桃子,每盒装 4 个,可以装几盒?

来看看其次只小猴子的问题吧: 9 个桃子,每盒装 4 个,可以装几

盒?

师:谁情愿帮帮忙?

生:我认为可以装 2 盒,还剩下 1 个。

师:你真棒,要是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就更棒啦!

生:能! 9÷4 = 2(盒)……1(个) (师板书算式)

师:为什么会余下 1 个?1 盒装几个?

生:1 个不够装 1 盒。

师:你真会动脑筋,小猴子可得感谢你呀!

4、出示活动卡片三:我摘了一些桃子,每盒装 4 个,装了也有多余

的。猜一猜,会余下几个桃子?

师:看,第三只小猴子迫不及待地说:我摘了一些桃子,每盒装 6

个,装了也有多余的。猜一猜,会余下几个桃子?

师:是呀,会余下几个桃子?你来猜。

生: 1 个、2 个、3 个、4 个、5 个、6 个、7 个、8 ……(生说,

师板书)

二、活动探究:

1、提出要求:用小棒外代表桃子来分一分,同座位 2 人分工合作。

2、拿出 10 根小棒,每 4 根一份,分一分,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

10÷4 = 2(盒)……2(个)

3、拿出 11 根小棒,每 4 根一份,分一分,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

11÷4 = 2(盒)……3(个)

4、同学分别拿出 1213141516 根小棒,每 4 根一份,分一分,

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然后汇报,老师板书算式。

12÷4 = 3(盒)

13÷4 = 3(盒)……1(个)

14÷4 = 3(盒)……2(个)

15÷4 = 3(盒)……3(个)

16÷4 = 4(盒)

5、观看沟通

1

现在请大家把小棒放在一边,然后认真观看你们写的这些除法

算式有什么特点呢?把你观看到的在小组内说一说。(生沟通,师巡察)

2

同学汇报: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想说?

预设:它们的除数都相同;这些除法算式有的有余数,有的没有余数;

师:为什么有的算式没有余数?而有的算式有余数呢?

生:正好分完……

师:这些算式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各小组再观看一下算式里其它几个

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小组内说一说。(生小组内争辩,师巡察)

师:哪一小组情愿把你们的新发觉说给大家听?

生:我发觉余数都小于除数。

师:你的发觉真了不起!请其他小组看一看你们的算式里也都是余数

小于除数吗?

6、分析缘由

师:为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呢?请各小组争辩争辩。

生:我以 13÷4 = 3(盒)……1(个)这道算式为例,13 个桃子每

4 个分一份,可以分成 3 份,还剩下 1 个不够分一份,不够分所以余数比除

数小。

师:余数等于除数行吗?余数大于除数呢?

生:……

7、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发觉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

定要小于除数。(板书:余数 < 除数)

三、巩固练习

1、回答第三只小猴的问题:我摘了一些桃子,每盒装 4 个,装了也

有多余的。猜一猜,会余下几个桃子?

(会余下 1 2 3 个桃子)

2、猜猜余数会有哪些?

1、当除数是 5 时,余数可能是 —————————;

2、当除数是 8 时,余数可能是 —————————;

3

、当除数是 2 时,余数可能是 —————————。

2、依据算式中的余数,猜一猜,除数可能是几?最小是几?最大是

几?

()÷(A=()……3

()÷(B=()……8

()÷(C=()……4

()÷(D=()……12

3、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除数是一个一位数,商是 7,余数

8,除数是几? (由于除数比余数大,且是一位数,所以除数只能是 9

4、教材第 61 页做一做。

四、活动总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 64 页第 12 题。

板书设计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8÷4 = 2(盒)

9÷4 = 2(盒)……1(个)

10÷4 = 2(盒)……2(个)

11÷4 = 2(盒)……3(个)

12÷4 = 3(盒)

13÷4 = 3(盒)……1(个)

14÷4 = 3(盒)……2(个)

15÷4 = 3(盒)……3(个)

16÷4 = 4(盒)

余数﹤除数

第三课时 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教材第 6263 34 6465 页练习十四第 3

6 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让同学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

内除法。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有余

数的除法,把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育同学观看、比较、综合的力气。

【教学重难点】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预备13 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诀求商

24÷6= 28÷4= 49÷7= 35÷7=

2、11÷5=

3、加法、减法和乘法可以用竖式计算,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板书课题)

二、教学写除法竖式。

1、出示教材第 62 313 根小棒,每 4 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2、同学动手分一分。

3、说说分的结果。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表示这个结果呢?

13÷4=3(组)……1(根)

4、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用竖式表示上面的过程。

1

板书竖式

4

1 3

1 2

3

1

2

这就是除法竖式,很惊异吧!认真观看,同桌相互说说有什么

不明白的地方。

同学质疑:①12 表示什么?②1 是从哪里来的

3

被除数 13 表示要分的 13 根小棒,怎么分的呢?平均分成 4

每组 3 根,一共分掉了几根?(4×3=12)下面的 12 也就是分掉的 12

一共有 13 根小棒,分掉了 12 根,分完了吗?用一共有的 13 根减去

分掉的 12 13 - 12 10,就在横线的下面写 11 表示分过后剩下的,

强调:这个 1 不是任凭写的,13 12 1,所以在横线下面写 1。别忘了

把横式等于号后的商写上。到这里这道题的竖式才算做完。

4

同学在纸上写一遍。

6、出示问题:16 根小棒,每 4 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样写?

同学独立分,指导同学写出竖式。

4

1 6

1 6

4

0

说说竖式中的 0 表示什么?(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7、强调:列除法竖式时也要留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8、练习:教材第 62 12 题。

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得出结果,并正确写出除法竖式。

三、教学教材第 63 4

1、出示例 4:43÷7=□……□

2、引导同学计算。

1

7 的乘法口诀。

2

7 和几相乘的积接近 43,并且小于 43

3

列出正确的竖式。

4

思考:商 7 行吗?为什么?

(7×7=4943 49 来分,商大了。)

5 行吗?为什么?

(5×7=3543 35 8,余数比除数大,商小了。)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 63 页做一做。

2、教材第 64 页练习十四第 3 题。

3、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四第 45 题。

4、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四第 6 (上)

(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

五、总结:列除法竖式时商要和被除数相同数位对齐。想商时应当想

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

六、布置作业: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四第 6 题(下)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 6566 页练习十四第 715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握用竖式

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挂念同学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

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观看、比较、综合的力气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挂念同学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

义;进一步把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正

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预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口算

7×7 9×6 21÷3 3×4

24÷8 12÷2 35÷7 4×7

6×9 48÷8 18÷2 56÷7

2、口答。

15 里面最多有( )个 4 53 里面最多有( )个 7

44 里面最多有( )个 8 33 里面最多有( )个 6

3、今日我们就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四第 7 题。

1

同学分组争辩,题中两题是否有错误。

2

同学汇报

(第 1 题没写余数;第 2 题的商小了导致余数比除数大。)

3

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余数是在被除数被除数平均分时多余的,并且剩余的不够 1

2、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四第 8 (上)

点四名同学演板,其他同学独立练习。

强调:留意书写格式。

3、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9 题。

先计算,再分类。

4、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0 题。

发觉: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用这一规律可以检验计算的正解性。

4、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1 题。

同学推断,说明理由。

5、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2 题。

6、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4 题。

余数最大是几?为什么?

7、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5 题。

提示:依据第 10 题得出的规律,先填除数,再计算出被除数。答案

很多。

三、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中最多有几个除

数,还要留意余数确定要比除数小。

四、作业设计

教材第 65 页练习十四第 8 题(下)、教材第 66 页练习十四第 13 题。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 67 页例 5,教材 69 页练习十五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让同学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

用相关学问,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疏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争辩,初步学会用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较简洁问题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

机敏应用,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跟余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同学经受运用有余数除法学问解决问题,能够依据实

际状况对“余数”合理进行取舍。

教学预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6<57 )×7<43 )×5<38

)×4<31 )×8<26 )×9<60

2、用竖式计算

20÷6= 34÷5=

留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320 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 4 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二、教学教材第 67 5

1、出示教材第 67 522 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 4 人。他

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说说题迥的条件和问题。

3、“最多”、“至少”是什么意思?

“最多”是指一条船乘坐的最多人数,不能再多,多了出危急。但

可少坐,如 1 人、2 人、3 人。“至少”是指这 22 个同学一起划船不丢下一

人,但花钱少所需要租船的条数)

4、同学用小棒摆一摆,看看至少得租多少条船?

5、老师在黑板用画圈的方法得出至少得租多少条船?(至少 6

6、思考:如何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一过程?

7、列式计算

22÷4=5(条)……2(人)

8、争辩:为什么计算与我们摆的结果不一样?是计算出了问题吗?

1

5 条船会毁灭什么状况?(有 2 个同学不能参与划船)

2

多的 2 个同学要划船应当怎么办?他们能租 1 条船吗?

9、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至少 6

10、检查:5 条船最多可坐 5×4=20(人)22 人确定坐不下。6

船最多可坐 6×424(人)22 人确定能坐下。解题正确。

11、计算一下:

假如题中的 22 21 个,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假如题中的 22 23 个,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12、小结:本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应用,这类状

况需要在计算的商的基础上加 1

提示同学:这只能运用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没有余数的不能这样。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第 1 题。

2、教材第 67 页做一做第 2 题。

1)10÷3=3(个)……1(元)

2

多余的 1 元还能买到一个 3 元的面包吗?

3

本题是有余数的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又一个应用,这类状况计

算出的商就是结果,后面的余数不需要考虑。

3、生活中,遇到余数的问题,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不加

“1”呢?

这是老师和同学们收集的生活中的余数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

争辩解决,你可以写写算算,也可以勾一勾、画一画。(每组 1 个题目,组

组各不相同,在沟通中加大信息量,多方位了解生活中的余数现象。)

为同学供应图文并茂的生活中的余数问题:

1、秋游搭帐篷,一共有17 人,每个帐篷住3 人,至少需要搭几顶帐

篷?

2、有 20 元钱,每块橡皮 3 元,最多可以买几块橡皮?

3、学校女生合唱队 25 人到宾馆住宿,每个房间只能住 3 人,请问:

至少需要几个房间?

4、潍坊萝卜格外好吃,我买了16 个,想装袋保鲜。每个保鲜袋装3

个,至少需要几个保鲜袋才能将萝卜全部保鲜?

517 米长的布做演出服,3 米做一件,最多做几件?

637 人乘车,每车坐 5 人,至少需要几辆车?

750 元钱买书,每本 7 元,最多可以买几本?

同学沟通,在沟通中加深对生活中的余数现象的再生疏。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体验,同学能够举出“进一”

活实例,那同学就确定是真正把握了,但是当同学虽然已经理解了但因受表达

力气、概括力气和生活阅历的限制想说又说不出来,举不出例子来的时候,

以往遇到这种状况往往实行回避的方法。但我在这里用供应例子的方法给孩

子们一个支点,降低表达的难度,挂念同学构建起余数的认知框架】

四、课堂小结。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顽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

一不当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确定会经常遇到余数,

那我们应当怎么办?

对!开动脑筋、静心思考,依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取舍,做余数永

久的好朋友。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 69 页练习十五第 12 题。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 68 页例 6,教材6970 页练习十五第 37 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同学明白在生活学习中的周期问题,可以通过用

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学问快速精确得到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

好玩。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周期问题

【教学难点】会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3÷8= 34÷5= 64÷9= 28÷3=

二、教学教材第 68 6

1、出示例 6

依据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 16 面小旗应当是什么颜色?

2、说说小旗摆的规律。(颜色循环毁灭,每个循环三种颜色黄、红、

3、同座位摆一摆,照上面的规律摆小旗,第 16 面小旗应当是什么颜

(黄)

4、争辩:遇到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实际操作的方法?

(数小可以,数大就太麻烦了。)

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呢?(可以的)

5、在图中每 3 个圈一圈,有什么发觉?

16 里面有 5 3 1

6、这个过程可用什么数学方法表示?(除法算式)

列式:16÷3=5……1

7、说说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16 表示第 16 面小旗;3 表示每个循环有 3 面小旗;5 表示按规律

摆了 5 1 表示按规律循环后剩余 1

8、剩余 1 面小旗照旧是按规律摆的,在循环规律中第 1 面是什么颜

色?(黄)

9、假如余数是 2,那应当是什么颜色?假如没有余数,那应当是什

么颜色?

(假如余数是 2,应当是红色;假如没有余数,应当是红颜色。)

10、检查解答正确吗?

11、本题的 16 27,答案是什么?

三、小结: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类似的周期问题,都可以通过

用余数的除法这一学问去解决,这充分说明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四、巩固练习

1、教材 69 页练习十五第 3 题。

2、教材 69 页练习十五第 4 题。

这样的题首先要找出摆的规律,每个循环有几个珠子?

3、教材 70 页练习十五第 6 题。

1)30÷7=4(个星期)……2(天)

2

说说上面算式每个数的含义

(重点:4 表示有 4 个星期,也就是说这 30 天里确定有星期一、

二、……六、日各 4

3

题中说有 5 个星期六和星期日只能是什么日期?

“4”里面已经有 4 个星期六和星期日,还差 1 个,只能是这 4

个星期之外的时间,也就是这个月的最终 2 天,这样 29 日星期六,30 日星

期日,所以 6 1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教材 70 页练习十五第 5 题。

题中第(2)问由同学说,最终统一:第30 盆应当摆什么颜色的花?

第七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 7071 页练习十五第 711 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进一步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

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让同同学疏数学来源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宠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同学进一步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7÷9= 56÷7= 30÷8=

2、竖式计算

70÷9= 45÷5= 34÷6=

3、按下面的规律排列,第 26 张是什么样的脸?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 70 页练习十五第 7 题。提示:有几个 3 厘米?

2、教材第 70 页练习十五第 8 题。

1

每束花是怎样组成的?

提示:每束花的组成不能变。

2

分别求出每种花各包含几个组成 1 束花的枝数

3

回答题中问题

4

为什么要以最小的那个为答案?

3、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五第 10 题。

1

复习余数加 1 的状况

2

第(3)个问题一般是先住满大房,剩余的住小房。

4、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五第 11 题。

1

求出在 1020 之间比几个 3 1 的数。

131619

2

求出在 1020 之间比几个 5 1 的数。

1116

3

16 重复说明什么?

(两个条件都符合,这就是题目的答案。)

三、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知道了些什么?

(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在用除法解决问题时,答案有时要用商加

1.……)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 71 页练习十五第 9 题。

第八课时 小小设计师

【教学内容】教材第 7273 页。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会用供应的图形通过平移和旋转设计自己宠爱的图

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案,挂念同学进一步理解什么叫“平移”

和“旋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同学的审美观念,提高同学的审美力气。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图案,挂念同学进一步理解什么叫“平移”和

“旋转”,同时通过平移和旋转图形,设计出秀丽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鼓舞同学创新,设计与数种不同的、带有个人风格的、

自己宠爱的秀丽图案。

教学预备】图案资料、正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日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精致的图案,让我们共同来

观赏,好吗?

2、出示放大的图案,同学观赏。

3、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图案?(桌布、墙纸、地板等)

4、说说这些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它们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衡、旋转等方法变换得到的)

二、揭示课题

三、剪图案

1、打开课本第 123 页,剪下上面的 4 个图案。

2、将剪下的每个图案剪成一个个独立的图形。

(老师演示)

提示同学:留意使用剪刀时的平安。

四、设计新图案

1、老师演示图案的形成过程。

2、鼓舞同学用剪下的图形设计图案。

1

看一看。我们刚才一起动手用剪下的图形设计了一幅图案,同

学们,你们也能这样吗?

2

观赏完别人的设计,现在请你们自己当设计家,设计出自己宠

爱的图案。先想一想用哪些图形,按什么规律排列。将设计好的图案放在教

材第 123 页的方格图里。

(对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他们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或自己

宠爱的工具,完成各自的作品。)

3

比一比。将完成的作品呈现出来。请同学们走一走,看一看,

你最宠爱谁的作品,就静静地告知他。

五、呈现同学作品

对一些有独创性、设计新颖、美观的作品,可在展台上呈现完后再贴

在黑板上展览,对于其他同学也要赐予鼓舞。

六、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观赏了图形的美,感受了美,并用双手制造了

美。老师期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能画出秀丽的图案,还能够用美的

语言、美的行为和美的心灵去装饰我们的生活!

七、布置作业:

课外设计自己宠爱的图案(不愿定是教材供应的那些图形)

肇州的英文译语怎么说-扇贝的做法


更多推荐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