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英文译语怎么说-r日语学习
2023年10月2日发(作者:非首脑会谈中国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需要
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欢迎
阅读与收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
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
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
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
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
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学生54
人,九班共有学生49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
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
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
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
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
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
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
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
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材分析:具体目标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1、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
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
的作用。
5、引导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
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
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
1、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观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借助
三角板识别以上三种角。
2、通过观察、丈量、比拟、归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4、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含义,能运用数进行表达
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通过拨一拨等教学活动,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
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1、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识和能力,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七单元:加与减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
的情境进行估算。
3、引导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
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
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使学生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做出简
单的预测,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
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
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
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
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
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
“分一分”活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
经验。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
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充
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
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
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化。
六、课时布置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
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
学布置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
宗旨。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
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
进以“生本课堂”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
二、班级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共有29名学生,其中蒋梓嫣由于父母在外务工转
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
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
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
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
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
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
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
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
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
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
“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
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
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
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
现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
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
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
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
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
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四、奋斗目标
1、学期总体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培优转差,力争达到镇下达的质
量标高,并超过90。
2、学期具体奋斗目标:人均得分90,及格率95,优分率85。
3、通过本学期的努力,及格人数力争达到29人,优生人数力争
达到25人。针对学生特性,培养特优生7人:宦思淇,李梓涵,陈俊
豪,张继志,余汝洁,刘乾鹏,陈志远,力争达95以上。转化后进生
1人:宦仁旭,力争达60分以上。促进中等生6人:张澜,张烁,吴
佳怡,杨青山,李楠欣,李鑫杰,力争达到85分以上。
4、班级双优目标:除宦仁旭外,其余28人,力争全部培养成双
优生。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
成应用意识。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
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也不能搬课本,凡是
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
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3、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
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教师
从讲台上走下来,学生走上讲台,落实好生本课堂。
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
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
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
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
内容的理解。
7、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
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
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8、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
轻松,学得扎实。
9、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
困难的精神。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
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
习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习方式,有
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认真练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大
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
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
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
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
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
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
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
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
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
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
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
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
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
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
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
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
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
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第九单元《统计》,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
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
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
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
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
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
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
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
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
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74人,大部分家住龙湖花园。家庭学习环境良好,家
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5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
上期考试结果,及格率100%,优生率49%。总体来看,学生在10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
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
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
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
和训练。
本期教学内容:
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
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
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
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
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
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
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
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
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
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
强辅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
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
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
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
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
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
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
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
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
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
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
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
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第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
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
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
“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
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
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
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
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
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
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
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
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
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
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
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
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
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
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
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
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
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
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
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
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
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
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
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
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
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情景分析。
二(3)班原有学生34人,本学期转走4人,插入3人。二(4)
班原有学生34人,本学期转走2人。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基
本适应了北师大版教材特点和班级学习生活。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
两个班合格率均为100%,可是优生率还有待提高。两个班的孩子的
学习习惯都比较好。2、4班的学习成绩相对同年级几个班比较薄弱,
个别孩子如耿瑞天、赖恩培、许耀月等,还需要重点加强基础的辅导。
2、3班整体情景比较好,但也有个别的如郭轲辰、付豪等,基础比较
薄弱。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和数学思维
本事养成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经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
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
现并提出能够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
程,构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本事,能够熟记乘法
口诀表,并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经过很多
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
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
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
逆关系。
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经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
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
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
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2、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
过程,体验到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
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头观察
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经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明白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
三、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
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2、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构成有条理的思考
问题的习惯,熟记乘法口诀表,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过“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
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能够用除法解决的问
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
除法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
措施:
根据两个班的实际情景,在本学期中,重点采取学生下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班级孩子进行分工,负责班
级的课前准备、课后作业、家庭作业的收发。
2、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做足课前的准备,创造生动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动手操作
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经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忙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
经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5、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掘身边的数学
信息,并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6、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本事。
7、加强家校合作和培优辅弱工作。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为指导,打造学科特色,搞好团队文化建设。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
长。进取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使我校数学
学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内强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严格执行新标准。
加强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先进的
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继续学习小学数学学科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
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忙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
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
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认真学习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
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的运用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
性、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依托质量调研,提升管理效度。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平时的质量调研工作,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调研,
严格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讲评、分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质
量调研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从本学期起,每次
质量调研的试卷都要注明“命题人”,每次质量调研的成绩要进行汇
总,充分运用调研手段,检测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
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Jinfo是什么意思fo在线翻译读音例句-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
更多推荐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