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鼠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高考指导
2023年10月2日发(作者:江西农业大学分数线)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带
反思)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解决措施:
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算
式的各部分名称,同时多进行口算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知识体系与课时分配:表内除法-----------------------4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活动
注意问题: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
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探究性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
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和分配方案.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食物或其他实物,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通过分糖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平均分的概
念和含义.
2、让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分配结果,引导他们发现有些组
分配的同样多,这些被称为平均分.
3、让学生尝试解决不平均分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际操作,研究平均分
1、通过教学例2,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和分配方案.
2、让学生动手操作,分配食物或其他实物,让他们亲身
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汇报分配方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
神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活动、讨论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和教学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
平均分的含义和应用,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和分配方案,培养他
们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
能力.
二、研究新知识,实践操作
师:我们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可以
动手试试.
3、学生自主操作,尝试解决问题.
4、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1、出示练三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1、出示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到平均分的例子,让学生思考
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反思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想法.
2、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巩固理解.
板书设计: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平均
分的概念和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教学
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实践
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实
践活动中,我也注意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能够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也让我更加坚信,培养学生的
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研究
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认识。
5月20日
第一部分: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展示例3主题图,让学生分组探讨如何解决“租几条船”
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收集到的信息,讨论解决问题的办
法和结果。最后全班交流反馈并进行及时评价。小结:求24
里有几个4,需要租6条船。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
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通过交流中借鉴研究同学解决问
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
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在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中,学生需要帮助小熊分筷
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
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2.练三第4、5题。
学生需要观察画面,独立完成练并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在第
5题中,学生需要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
法。
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
的研究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
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
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开放题
1.学生需要独立操作,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
体,每个长方体用几个木块。2.学生需要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
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研究
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除法的
实际应用场景,同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方式,为后续的研究
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
1、教师出题,学生练.
2、分组竞赛,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本节课我们通过情景图引入了除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
除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介绍了除法算式的读写方式.在练环
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巩固了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有
些学生在理解除法算式的表示意义上仍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
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辅导和讲解.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12÷4=3
读作:十二除以四等于三.
一、引入
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除法,除法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运
算,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你们还记得
二、讲解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P19页的例5.例子中有一个问题:
XXX有12元钱,他要买4个苹果,每个苹果多少钱?我们可
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12元钱分成4份,每份就是一
个苹果的价格。我们可以用12÷4=3来表示这个操作。其中,
12是被除数,4是除数,3是商。这三个部分我们都应该知道
它们的名称。
三、练
现在我们来做一下练四的第4、5、6题。题目中要求我们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XXX有20支铅笔,他要分给5个
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几支铅笔?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
个问题。把20支铅笔分成5份,每份就是每个同学可以分到
的铅笔数。我们可以用20÷5=4来表示这个操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除法的初步认识,掌握了除法算式的意义
和各部分的名称,还通过实际问题的练,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读作:除号
被除数 ÷ 除数 = 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
除法的意义和运用方法。但是,部分学生对商的概念还不够清
晰,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同时,在练过程中,
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实际应
用的训练。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在谈话中,出示例5情景图。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3.提问学生XXX是怎样分竹笋的,能否用算式来表示。
4.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并列
出算式。
5.解释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并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算式
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引
导学生自主参与,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为进一步研究除法
运算奠定基础。
4.学生思考、比较、讨论小熊和XXX的这两个问题为什
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
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要求学生完成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并进行交流汇
报。
2.在挑战园地中,让学生练四第4、5题,先画圈一圈进
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然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
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形式,让学生
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研究氛
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研究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在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很出色,但在做练时,
很多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
第五课时练课
教学内容:课本P21、22页练四第7、8、9、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乘法口诀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学过乘法口诀吗?它有什么用处
呢?今天我们将研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起来探索吧!
2、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口诀的用处,激发研究兴
趣.
二、展开研究
1、引导学生完成P23页例1.
1)、教师演示,学生跟随.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1~3题.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
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
初步的抽象能力,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4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想出口诀,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应用,让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
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
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
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培
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一篇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意识和用
多种方法求商的能力。文章需要进行格式调整和段落删除,同
时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意识。
2、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求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
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通过分一分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不动手分,
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
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1题。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
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学生分享今天的研究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研究兴趣,让学生由直观向抽
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
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
拓展应用环节,让学生寓研究于游戏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的情况。在教学中,需
要带领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
算和检查能力。
2、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练五第5、6题。
3、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完成练五第
4题。
4、小结:通过练,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
口诀求商”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和检查能
力。
三、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研究收获。
四、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4×6=24(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24÷4=6(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4÷6=4(棵)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清晰明了,方便学生复和记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练巩固了“用2~6的乘法口
诀求商”的方法,提高了计算和检查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需
要进一步加强练,提高编题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
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看看这个主题图,你们能从中看到什么信息呢?
学生:有一些人在分苹果。
教师:对,这些人在分苹果。我们平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
况,比如我们想要平均分配一些物品,就需要用到除法。那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活动
1.例3的讲解与练
教师:现在请大家看一下课本第29页的例3,这个例子
是关于分苹果的问题。请大家认真看题并思考如何解答。
学生:(思考一会儿)需要用除法算出每个人分到几个苹
果。
教师:对的,我们需要用除法算出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下,然后把答案写在课本上。
学生自己算并写下答案)
几位同学上来说自己的算法和答案)
教师:非常好,大家都做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练一下练
六的第1、2、3题。
2.练六的讲解与练
教师:请大家看一下练六的第1、2、3题,这些题目都是
关于分物品的问题。请大家认真看题并思考如何解答。
学生:(思考一会儿)需要用除法算出每个人分到几个物
品。
教师:对的,我们需要用除法算出每个人分到几个物品。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下,然后把答案写在练册上。
学生自己算并写下答案)
教师:好,现在请几位同学到黑板前把自己算的过程和答
案说一下。
几位同学上来说自己的算法和答案)
教师:非常好,大家都做得很好。通过这些练,我们学会
了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了如何
用除法算出每个人分到几个物品。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学到
的内容有用吗?有什么收获?
解例3时需要更具体、详细地解释除法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利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乘除法
解决.
一、热身导入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这些物品分配给4个
人.
2、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分配物品的情境,并讨论如何分
配.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感知乘除法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探索研究
1、教学例4
1)、出示例4,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一共有几个
人?
3)、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乘除法
解决.
4)、学生讨论,比较各自的解法,找出最简便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实际问题,并用乘除法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探索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
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32页“作一做”,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
实际问题并用乘除法解决.
2、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用乘除法解决.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七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
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和惯.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4:4个人分12个苹果,每人分几个?
12÷4=3(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例题引导、自主探究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感知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
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
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
果.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
题的方法。为此,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除两
步计算的应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
应用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可以借助
主题图或课件等教学准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帮助他
采购员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abandoned
更多推荐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