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士伯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北京十二中初中一部
2023年10月1日发(作者:圣陶杯作文大赛官网报名2020)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练习课教
学设计(定稿)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练习课教
学设计(定稿)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
(一)》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一
课时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
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
的大小的比较。
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
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难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请同学们将我们学过的0-5按顺序从前往后顺数一便,再倒数一
遍。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让学生从小
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顺序。根据其中的某个数,摆
出学具来表示,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
2、第2题:谈话:我们用你学过的知识帮这些小动物好吗?说说
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先让学生数出每个小动物套中了几
个,并在相应的□里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数,确定每个小动物的名次。
3、第3题:观察图,说说图中画了一些什么?引导学生根据下面
的小图说清是把哪两种花进行比较。根据要求在场景中收集相应的信
息。完成填空后,说说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4、第4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有些
题目可以是不同的答案。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条理的思考。
5、第5题:提醒学生规范的写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三、总结评价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数
(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1-5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
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
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
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
过程中的不足。
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
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第5题。
①
多媒体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
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
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
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
④
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
⑤
反馈,媒体演示。
4、完成第6题。
①
教师读明题意。
②
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
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
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数学《认数》补充练习课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数级,数位名称,数位顺序,计数单位
及进率等知识。
2、进一步巩固“十进制计数法”熟练读写。发展学生的数感,培
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重视估计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提供多样
化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十进制计数法”的熟练读写。以及近似数的改
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你知道微米吗?
微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毫米是1微米的一千倍。一根头发
的直径约70~100微米,细菌的大小约是1~2微米,烟尘的微粒直径
还不到1微米,而病毒的直径有0.25微米左右。算算看,1米等于
多少微米?
二共同探究
1、填空题
⑴68725463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8在()位上,
表示8个()。这个数是由()个万和()个一组成。写成用“万”
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⑵由8个千亿和8个千万组成的数是(),这是个()位数,写
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⑶62070000000里有()个亿和()个万。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
似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⑴2003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是五千一百一十亿平方米。
⑵2003年我国进口的部分油料数量为:大豆是二千零七十四万吨,
豆油是一百八十万吨,菜籽十七万吨。
3、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
⑴2004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为455000000吨。
⑵联合国预测2075年的世界总人数为1人。
⑶人的脑细胞大约有个至个。
4、用“万”和“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50498≈326500≈2798000≈7650000000≈2045890000≈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0□000≈60万47□000≈47万100□000≈100万。
三共同小结,说说又有哪些收获
⑴让学生上网查一查有关大数木的资料。
⑵思考:用4个“9”和4个“0”按下面要求写数,能写多少个?
①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②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
③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④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反思:
本次练习是学生在认识了整万数,整亿数以及近似数的基础上安
排的。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故事引入微米,通过举例如:
一根头发的直径细菌的大小,烟尘的直径,病毒的直径让学生了解微
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
2、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练习中设计了三道填充题,两道写
数题。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以及数的大
小写的转换。并且突破写数和读数中关于“0”的读写难点,为学生在
以后的练习中大下基础。
3、重视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练习中按排了改数和写近似数,
意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的实际大小的直觉,感受
近似数,理解近似数。
4、真正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练习中安排了上网查资料,以及编
写数,意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对社会、自然、科学以及数学
学习的积极情感。为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帮助。
第四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时 分 秒
秒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
1、3题。
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
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
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
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学
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
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
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
惯。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
中求知。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
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等。评价设
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动物运动会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去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观看动物运动会。
(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情景。)
哪个小动物是冠军?为什么?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
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课
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2、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课件出示
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3、三次观察,合作求知。仔细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次
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第二
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
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
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
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
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④同桌利
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学
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③(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
=60秒)
三、活动体验,感受1分、1秒。
1、分组活动,加强体验。感受1分。
那如果给你1分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做试验。画
画、写字、看书、做口算题、默古诗
师定下活动要求,再利用课件“秒针走1圈的画面”计时。②感
受1秒。
那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秒时间,你们可以干什么? 学生感受
3、认识1分、1秒的价值。
①1分钟时间不算长,可同学们都能做很多事情。对比1分钟,1
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请看课件介
绍,并小声地读读。(课件出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
每秒飞行7900米。)
②同学们还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学生自由说。)
③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找个班会时间举行一个信
息交流会。
4、畅谈感受。
同学们,虽然1秒时间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过去了,可时间
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那现在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对时
间的感受。(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联系生活,发展提高。
1、课内练习。
请打开书6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2、补充练习。
课件出示两题练习,设计如下:
A、请判断下面的时间单位用得是否合适。
1、我们每天做早操用20分。()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3、小亮吃饭用了15小时。()
4、小兰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12秒。()
5、我们上数学课时,所唱的《拍手歌》大约15分。()B、连线。
请学生上讲台连线。C、动动脑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
6经过多长时间?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五、畅谈收获,延伸号召。
1、畅所欲言。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节课40分钟快要过去了,
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2、延伸展望。你还想学到什么?
3、情感号召。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行吗?号召:
“我能行!
教学反思: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
力。最后通过欣赏“秒的寄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秒应用的广泛性,
了解比秒的更小的时间单位,既拓展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
《时间的计算》
学习内容:课本第62页的例
1、例2及“做一做”。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和习惯。重难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导游,你们想认识她吗?
(播放录像,出现一位漂亮的小导游。)
导游: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想采访大家,星期
天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和我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 出示:快
乐的星期天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1.时间的换算。
(1)导游:你们知道,我们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们想
不想去看一看呢?现在就跟随我一块儿去看看吧!
(播放录像:柳州的变化,龙潭公园等场景。)
(2)导游:我游览了两个小时了,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生:2小时是120分。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
(3)导游:你们真聪明!可KITTY猫不服,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
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出示题:
3时=()分3分=()秒 240分=()时1时=()分 2分=()
秒180秒=()分 指名说。
问:240分等于4时,180秒等于3分,你是怎样想的? 汇报。
2.时间的计算。(1)情境教学。
导游:同学们,这几天正上演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呢,
很好看,你们想看吗?一起走吧!
(进电影院,小导游和售票员阿姨的对话。)导游:请问阿姨,
《海底总动员》几点钟开始呢? 阿姨:10:45分开始。导游:谢谢阿
姨。
导游:现在是10:30分,电影10:45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
能看上电影呢?(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好方法
讲给组里的小朋友听。(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
汇报:① 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② 数小格,
15个小格是15分。③ 45-30=15(分)
师:你说的真好,用计算的方法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
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
你的理由。汇报。
小结: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方法。(3)情境练习。
导游:还有更好玩的地方,走吧!(录像:游览柳侯公园)
导游:同学们,现在是2:40,我是2:00进去参观的,你知道
我参观了多长时间吗?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我算算吗? 生:用了
40分钟。
师: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讲一讲。(同桌交流算法)
三、钟表王国
师:你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钟表王国的国王,今天王国里要举
行盛大的比赛,邀请聪明的你们去参加,想去吗?走吧!1.拨表比赛。
(教科书第63页的第4题)
师:王国里正举行拨表比赛,按要求拨表,填出答案。汇报。
2.智慧大比拼。
师:机器猫表要来考考你们,经过了多长时间,你会算吗? 出示
钟面:7:15—7:50 2:55—3:25 3.运动会比赛。
师:看,热闹的运动会,都有哪些项目?你想参加哪个?请算出
你参加的比赛项目用多长时间,算对了,就可以参加比赛去了!出示:
运动会日程安排
50米跑:上午9:00—10:00 1分钟拍皮球:上午10:20—11:
00 1分钟跳绳:上午11:05—11:45 跳远:下午2:30—3:25 4.
比速度。
师:这里有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在比速度,它们都认为自己最快,
想请你们当评委,帮它们排排名次,好吗?
先出让学生猜测谁的速度快,自由说。再出示:跑相同路程所需
的时间。
狗、12:00—12:45 豹子、1:05—1:15 大雁3:55—4:15
学生计算,汇报。
5.联系生活,连一连。
中央台的新闻联播1小时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钟
一集蓝猫三千问30分钟 看一场电影20分钟
6.请小朋友计算下面经过的时间。吃饭:7:15—7:35 锻炼:9:
25—9:45 看书:3:10—3:55 看少儿节目:5:40—6:00 问:
你自己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几点上的课?现在是几点?上了多长时间?
四、全课小结
师:这是KITTY猫的作息时间表,看它把时间安排的非常合理,
不浪费时间。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做个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时
间单位之间的互化。在练习环节中,我用生活中的素材作为练习内容,
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
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
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同时还教给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经过
时间,效果较好。
第五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认数
第一学段已经教学了万以内的数,本单元继续教学更大的整数。
全单元的内容随认数范围逐步扩大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亿以
内数的认、读、写;第二部分是整亿的数以及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
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第三部分是几个亿和几个万组成的数,求多
位数的近似数。认、读、写数着重教学与十进制计数法有关的基础知
识,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学习突出实际应用的需要。十进制计数法
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无论是认识较大的数还是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
的数,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原理。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是在
认数与数的改写这些内容的教学中逐渐实现的,他们在学习万以内数
时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在本单元的认数中会有更清楚的理解。1? 认
数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材注
意了以下三点:(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认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鲜有接触大数的机会,因此,缺乏对大数的感性认识是他们学习大数
往往感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弥补这点不足,教材十分重视让
和写数练习,都结合现实背景进行,如联系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与颐和
园的占地面积读整万数;联系南京长江二桥和上海轻轨线的长度读非
整万数;联系地球的年龄读整亿数。又如结合恐龙灭绝时间和昆虫的
种数写整万数;结合江苏省2003年大、中、小学学生人数写非整万的
数;结合人的脑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长度写整亿数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读、
写数的练习,既增加了数学学科外的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较大的数
在描述、表达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
用。随着数概念的形成和实际应用数的经验的积累,数感逐渐得到发
展。(2)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整数的计数方法,
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对理解整数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十进制计数
法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
进率是10;二是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哪一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有
几个这样的单位。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教材通过一个单
位、一个单位地数,逐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
时候,已经知道10个一是一
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即10个单
位就是一个相邻的较大单位。本单元教材第86页例题继续让学生照这
样去数,一边数一边接受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
百万是一千万,从而引出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第91页
例题仍然让学生一千万一千万、一亿一亿、十亿十亿地数,教学计数
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的活动中,
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第二,及时整理数位顺序表。在教学
万以内数的时候,初步出现了数位顺序表。本单元分两次扩展数位顺
序表。第86页例题先把十万、百万、千万这三个计数单位引上计数器,
了解个、十、百千万在计数时的排列顺序。然后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
里填写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通过填写知道从个位到千万位的数
位顺序,初步把这些数位分成个级和万级。第91页例题再次扩展数位
顺序表,表里的内容也丰富了,有数级、数位、计数单位。教材把亿
级及相关的数位、计数单位都留给学生填写,让他们知道数级、数位
和计数单位间的对应联系。在整理了数位顺序表后,教材还通过每相
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概括地讲述了十进制计数
法。第三,让学生体会计数法的位值原则。第95页想想做做第4题里
有四个多位数,每个数里都有一个9,通过用线连一连,使学生感受9
在不同数位上有不同的含义。同样,第90页第5题中千万位、万位和
千位上的2,意义是不同的。体会位值原则,有助于学生了解十进制计
数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3)把读
数与写数的教学同理解数的意义紧密结合起来。读数与写数不是单纯
的方法与技能的教学,而是继续理解数的意义的教学。读、写多位数
历来是教学难点,特别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更为突出,本单元教
材改变了多位数读法与写法的教学。首先是作了合理的安排,先读、
写整万的数,再教学若干个万与若干个一组成的数;先读、写整亿的
数,再教学几个亿与几个万合成的数。先教学的内容是后续教学的基
础,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安排,既利于教,也便于学。其次是
突出分级读写,逐级读写的方法。教材设计了一些比一比、读一读,
比一比、写一写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各个数级上的数的读写方法。如
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里有六组数,通过同组的两个数的读法比较,
学生能体会到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
它们的读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从而在能读万以内数的
基础上学会读整万数。又如第92页第2题,分别写出五十、五十万和
五十亿,学生能体会到这三个数的单位不同,50在数里的位置就不同,
从而在会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会写整万、整亿的数。读、写较复杂
的多位数的教学,选用了适宜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第88页例题中要
读三个多位数,其中第一个数在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珠写出52395239
后,教材告诉学生这个数是5239个万和5239个一合起来的数,并示
范了读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感受多位数的读法。例题里的另两
个多位数都留给学生自己读,教材只在数的组成上给予一些点拨。由
于突出了先分级再从高往低逐级读的方法,数中间0的难点也被化解
了。第89页想想做做第2题把写多位数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教材为他
们提供一张简易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先分级、后写数,从高往低逐
级写。教材没有用文字形式总结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并不是不重
视读数与写数的基本方法,而是为教学留出空间,由教师组织学生体
验方法、交流方法。学生总结的方法是自己真实的体会和经验,是主
动获得知识的表现。2? 教学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便于在生活中应用
多位数。在认、读、写多位数之后,教材中还有把整万数、整亿数改
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这两个内容。学生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更方便地在生活中应用多位数。(1)在数的
改写活动中体会简便写法。第92页例题要求学生写出九百六十万和十
三亿这两个数,前一个是整万数,后一个是整亿数。有些学生会分别
写出9600000和1300000000,也有些学生会写作960万和13亿。
教材里出现的两个等式都含有三层意思,一是9600000和960万都是
九百六十万,1300000000和13亿都是十三亿,是同一个数的两种写
法。二是比较各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写成960万和13亿明显简便得
多。三是示范了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书写
格式。教材让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理解新学的知识。(2)结合实际应
用体会近似数。第96页例题教学求多位数的近似数,教材分三步安排。
第一步是在比较中体会近似数,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2709个和图书
馆藏书约43776万册这两个数的体会,弄清楚前一个数准确地讲了公
共图书馆的个数,后一个数是图书馆藏书的大约数。又通过自然保护
区1999个和面积14398万公顷这两个数,继续体会什么是精确数,
什么不是精确数。在这些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教材告诉学生与精确数
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学生从中初步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为什么使
用近似数。第二步教学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材利用学生已有
经验,从484204比较接近48万和486685比较接近49万引导学生
思考,还示范了求近似数的书写格式。教材设计的这种教法,培养了
学生的数感,避免了机械接受的教学方式。教材还突出这两个数的千
位上分别是4和6,隐含了四舍五入的方法。然后在第96页底注中讲
述了四舍五入法,学生凭借在例题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结合阅读底注
的这段话,就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第三步是第97页的试一试,在求多
位数的近似数时,如果结合应用万或亿为单位的知识,能更方便。为
了帮助学生掌握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想想做做里设计了相应的
练习。第2题省略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这些数都是万
以内的数。设计这道题有两个意图,一是让学生知道较小的数也有近
似数,也可以求近似数。二是认识尾数以及按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进
行四舍五入,为接着练习第3、4题打好基础。第5题是开放性的题,
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数的方法。另外,本单元中还
有两道推算题。第90页第6题从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推算一百万
张纸大约厚多少米。第93页第5题从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6吨
推算1亿枚1元硬币大约重多少吨。这两题运用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
率是10以及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乘10这两个知识,
让学生从较小的数量推算较大的数量,既发展推理能力,又发展数感。
butthole是什麼意思thole在線翻譯讀音例-深圳市深大附中
更多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