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ful是什么意思htful在线翻译读音例-人力资源总监


2023年10月1日发(作者:popularity什么意思)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93——9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画图整理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的解决

问题过程,理解并学会“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数

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

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转呼啦圈吗?

生:喜欢!

师:快来看,大课间开始了!(出示快乐大课间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图中小

朋友们正在做什么?

生:转呼啦圈。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2: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师:你们提的问题真棒!谁愿意把这些问题完整的读给大家听?

生(读题)

二、分析解决“几倍多几”的问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得知道哪些与它相关的信息?

生(说一说)

师: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题意,我们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出示课件中摆圆片的过

程)由于用圆片来摆比较的麻烦还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来整理题目的信息和

问题吗?

师: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用线段图把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呢?画完后小组进行交流。

生:(说一说)

师:一般可以用线段图整理题目的信息和问题。所以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一年

级的人数,再用一条线段表示二年级的人数(板书线段图)线段图画完了,谁能

说说这个线段图表示的意思?

生:这个线段图表示的意思是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

数比一年级得2倍多5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师:你说的真棒!掌声送给他,谁还能再说说。

生(说)

师:你说的真完整,掌声也送给他,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师:请认真观察这个线段图,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包括哪几部分?

生:包括一年级人数的2倍和多的5人。

师:对,怎样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

生:18×2=36(人)36+5=41(人)(板书:18×2=36(人)36+5=41(人))

师:18×2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一年级人数的2倍是多少?

师:36+5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

师:要求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年级人数的2倍是多少,再求二年级的人数。

师:谁还会说?

生(说)

师:同桌之间说一说。

师: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41人(板书“答”)18×2表示一年级人数的2倍,

也就是182倍。36+5182倍再加上541,也就是说比182倍多5

的数是4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板书课

题: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请孩子们用这个知识解决下面这道题目

吧!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

三、分析解决“几倍少几”的问题。

师:我们在来看第二个问题: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得知道哪些与它相关的信息?

生: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师:我们先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信息和问题,先用一条线段表示一年级人数的

18人,再用一条线段表示三年级的人数(展示线段图)。谁能说说这个线段图

表示的意思?

生: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师:怎样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

生:18×3=54(人)54-2=52(人)

师:(板书:18×3=54(人)54-2=52(人))18×3表示什么意思?

生:18×3表示一年级人数的3倍是多少。

师:54-2表示什么意思?

生:54-2表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师:要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要求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先求一年级人数的3倍是多少,再求三年

级转呼啦圈的人数。

师:谁还能再说一说?

生(说)

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生(相互说)

师:我们求出了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52人(板书:“答”),这是求的比18

3倍少2的数是52,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知识,求比一个数的几倍

少几的数是多少。

四、巩固练习、共同提高

(一)解决“几倍多几”的问题。

生(读题)

师:下面我们用线段图整理这个题目的信息和问题,做一朵小花用9片叶子,

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花用的叶子的数量,然后再表示大花用的叶子的数量,

同学们拿出作业纸,用线段表示出大花用的叶子的数量并列式解答。

生(做题)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做的拿上来展示?

生(展示并解说)

生(说)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解决“几倍少几”的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迎接下面的挑战吧,谁想来读题。

一筐大枣重25千克,一筐石榴的质量比一筐大枣的3倍少15千克。一筐石榴重

多少千克?

生:(读题)

师:请同学们把作业纸上这道题目的线段图补充完整并列式解答。

生:(做题)

师:谁愿意把你做的展示给大家看。

生:(上台展示并讲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如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的意思。

生:学到了怎样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下课!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练习题,基本具备了一定

的分析能力,能够初步应用其的分析方法来理解今天教学的内容,

是让学生能根据信息提问题,将信息描述成简图(线段图)还是教学

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分析,我让学生试

图画线段图,从而进行比较分析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应用

题。

效果分析:

1.引导学生分类找信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青岛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将知识的学习置于一个模拟的现实情境

中,在一个信息窗里面会出现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是有关联的,有

些信息是毫不相干的;有些信息与问题有关,有些信息与问题无关。

这就要求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相关联的、有用的信息。

本节课,老师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类

找信息。

2.完整呈现信息和问题,使每一个学生对信息和问题有整体的印象,

便于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以往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学类似问题时,都是让学生每人找一条信

息,就开始进入提问题环节,每个同学对相关信息并没有完整的印象。

把信息和问题分裂开来,学生不能根据相关信息提出问题,等解决问

题时再回头找相关信息,不利于学生对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本节课,老师先引导学生分类找信息,再把相关信息予以板书,然后

引导学生根据完整的信息再提问题,提出问题后,又要求学生完整的

读出信息和问题。这样,学生提问题有针对性,又能充分认识到问题

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分析数量关系做好了准备。

3.注重分析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以往教学中,一般出示信息和问题之后,老师接着会要求学生列式解

答,然后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解答”,实际上颠倒了解决问题一般

过程,解决问题的一半过程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几个步骤。

本节课,提出问题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列式解答,而是引导学

生:“列式解答之前,我们得先把信息和问题整理一下,弄清楚这些

复杂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实际就是引导学生先分析问题,然后再解

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列式解答之前应该先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4.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

本节课学习的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其原有知识基础

是: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等知识。

5.充分体会线段图的优势。

在交流不同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一

种方法进行评价,认识到每种方法的优劣,最后对几种方法再进行对

比,从而体会到线段图简洁、形象、清楚、准确等特点。

6.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线段图,对于分析倍数关系、比多比少、有关分数乘除法、比等问题

的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线段图,

时老师就要求学生画简单的线段图,对于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有很大帮

助。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事体育大课间学生转呼啦圈的情境。图中呈现的

信息有:一年级转呼啦圈的同学有18人;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

一年级的2倍多5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数学问题“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三

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引出对用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与分步

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学习。

评测练习:

1 一只海龟重11千克,一只海豚的体重比海龟的8倍多5千克。

这只海豚重多少千克?

2 一筐大枣重25千克,一筐石榴的质量比一筐大枣的3倍少15

千克。一筐石榴重多少千克?

3、一辆小客车限乘15人,一辆大客车限乘人数比小客车的4倍少

12人。一辆大客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人?

课后反思

一、从已知问题入手,降低问题的难度.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寻找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找准题

量的数量关系,我从已知问题入手,先根据整倍的数量关系,进而小坡

度地引出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即巩固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选择最佳方案.学生通过解答旧知,对新学的

知识理解起来更容易,然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

解答例题.有困难可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引出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

解题意.学生在动手画,动口说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学生利用已

有的经验自己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不

同角度理解题意,老师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让学

生通过比较得出利用线段图分析问题更简单更方便.

解决问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学会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

.这节课的教学中,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充分相信学生 ,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画线段图,理解题

意这种方法学生比较陌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画图分

析题意找等量关系,直观形象地加深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在画图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比几倍少时个别学生不知是包括里面还是外

,从而找不准数量关系.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

学会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使

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课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这节课是在整理提高中作为乘法复习的应用练

习,主要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但几倍多几与几倍少几的数量关

系是本节课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它是在整数倍应用题的基础上来进一

步学习的。本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对已有的整数倍应用题数量关系与

线段图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线段、编应用题的学习过程,理解

几倍多几与几倍少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视频导航的英文航翻译航英语怎么说-天津翻译学院


更多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