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杂志的英文志翻译志英语怎么说-谋定后动


2023年10月1日发(作者:动漫爱情)

课题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51页摆一摆 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

和位置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

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的表达

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教会学生有序思考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多个小圆片,投影片,移动课堂有关准备,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1.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1个小圆片表示数,初步感受位值思想。

教师:请你们用1个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一摆,表示一个数,这个数是多少?你们是怎么知道

?

教师:还是用这个圆片,你们还能表示别的数吗?表示出来的数是几?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我们刚才用1个圆片表示了110这两个数,1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个小圆片

怎么能表示两个不同的数呢?

教师:看来,把1个珠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现在我们把表示出来的数

记录在这张纸上(呈现下表)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1

10

(2) 2个圆片表示数,进一步感受位值思想。

教师:现在老师手里有2个圆片,让学生用这2个圆片摆一摆,表示一个数(呈现下图)

十位 个位

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数是11?

教师:请你们帮圆片搬搬家,得到一个比11大的数。得到的是多少?教师随学生回答呈现摆

圆片表示的数“20

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刚才是11,怎么这么一挪就得到比11大的数了?

教师:要想得到一个比11小的数,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教师:我们得到的数是几,2个珠子,表示出数“2”

这回就表示大小不同的3个数,教师:看来这个圆片在数位我们把它们我用怎么这么挪就得

到比表中所在的位们记录下来(呈现下来)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11

20

2

小结: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2.在操作中感受有序思考

3个圆片表示数,建立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教师:现在我们用3个圆片摆一次,

小组活动,摆一摆:

3个圆片,摆一摆,看看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多少呢?将它们记录

在学习单上。

学生展示汇报讨论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

十位 个位 组成的数

3

12

21

30

想一想,用4个圆片摆一摆,进-步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投影出示:

想一想:

4个圆片,摆一摆,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摆出的数分别是多少?

圆片的个数 组成的数 数的个数

1 1 10 2

2 2 12 20 3

3 3 12 21 30 4

4 4 13 22 31 40 5

观察思考有什么规律?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⑴猜一猜:

下列这些数是用几个圆片摆出来的?

3 12 21 30

5 14 23 32 41 50

8 17 26 35 44 53 62 71 80 (遮着第一个数8

⑵填一填:

方框里的数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9 18 27 36 45 54 72 81 90

⑶想一想:

“16”这个数是用几个 圆片摆出来的?

⑷动脑筋:

10个圆片,能表示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分别是多少呢?

4.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虽然只用了几个圆片和一个数位表,但却进行了一些深人的探索。我们从

这节课中学到什么?知道什么呢?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的学习重点就是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

100以内的数,知道了个位,十位上的数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

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置的概念。2.通过探究

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

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

中养成倾听、有条理的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

数学。一年级下学期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

的探究能力。所以,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学会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是本节

课的重要目标指向。

效果分析:

回顾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透彻,同学们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和算式表达

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设计

理念。

课后进行了检测,第1.2.3题同学们掌握较好对题率达到100%,第4题个别学生对还

没完全理解“十位,个位的数字之和就是圆片的总个数”这个规律,容易出错。教学中应进

一步通过观察、操作,切实帮学生理解并掌握!

教材分析

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是近年来小学数学非常重视的教学内容。这节《摆一摆,想一想》

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规

律;在活动的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两次提出“你们发现了什么?”意在引导学生认真

观察,发现、总结并归纳出一些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第四个层次是要求学

生根据总结归纳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评测练习:

1.猜一猜:

下列这些数是用几个圆片摆出来的?

3 12 21 30

5 14 23 32 41 50

2.填一填:

方框里的数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9 18 27 36 45 54 72 81 90

4.想一想:

“16”这个数是用几个 圆片摆出来的?

课后反思: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是极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实践课,让学生通过实践探

究学习数的组合、排列规律,用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以下几点

做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

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

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

在探究数的排列规律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至难、逐步深入,分别设计三个活动。

首先,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操作摆两个小圆片而体会、感知摆数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的,

同时也让学生生产疑问,为下一环节的开展作铺垫。然后是让学生在观察老师有顺序的演示

摆两个小圆片的过程中,结合心中的疑问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最后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法摆三个小圆片,同桌互摆、互动、互学、互看,交流、掌握、理解数的排列规律,从而

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

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

现时,再全班交流,总结出判断的规律。

3.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资源,优化课堂。 多媒体课件以其再直、模拟情境等优点对

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优化作用,特别是移动课堂的使用,它可将抽象的问题概率直观化、

具体化、生活化。

本课的不足:

1.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把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先发言,教

师不该代替学生来说。

2.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

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本课教学中,由于规律比较多,学生年龄比较小,学生

回答问题时,教师有代替回答现象,以后会努力改正。

课标分析

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是近年来小学数学非常重视的教学内容。这节“综合与实践”的主

题活动课,在活动的的第二个层次和第三个层次两次提出“你们发现了什么?”意在引导学

生认真观察,发现、总结并归纳出一些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因此,本节课

可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摆1,2,3个小圆片的活动,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会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小圆片摆出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猜想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圆片个数与组成的

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发现其它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

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puddles是什么意思dles在线翻译读音例句-rain的过去式


更多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