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的英文译语怎么说-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萱萱


2023年10月1日发(作者:我的乐园作文200字)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沙城五小 银凤真

教材分析:

本节练习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明确了什么是正、反比例

关系,初步学会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是小学阶段很有代表性的一类解决问题,在将来的学习中也应用广泛。我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1.如何让学生很清晰地找到两

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它们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2.理解如何根据正、反比

例的意义,把相对应的两组数的比值或是乘积相等列方程。这既是学生学习中的

难点,又是教师教学中要突破的难点。同时,每个题组后面的分析都是为了帮助

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学情分析:

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有的学生在判断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涉及对

数量关系的综合理解和描述。在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归一、归总问题的时候,

的学生还是不理解列方程的依据。通过本练习课中设计的题目后面的详细分析,

学生在解题方法上有了进步。学生对题组一、题组二的相关练习解答情况较好,

而对题组三、题组四的相关练习,多数学生错在对比例的正确判断上,有些学生

是没仔细想清楚就作答,尤其是在作答题组四时,有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思维混乱。

因此,在练习课时,教师应把这一难点还原到对具体数据的两个数关系的分析上,

要有侧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 题组一中各题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2)每天生产的服装件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总件数。

3)零件总数一定,每天生产的件数和生产的天数

4)铺砖的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与砖的块数。

(5)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的树的影长和树的高度

师(小结):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关键是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为用比例知识解答正、反比例的问题

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2.说出下列数量间的比例关系

1)路程 、速度、时间

2)每天读书的页数、天数、书的总页数

3)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师(小结):巩固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实际应用做好铺垫。

二、专项练习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

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公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

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几小时?

师(小结):以上两道题,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条件和问题发生了

变化,但用正比例解的方法没有变)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

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

87.5千米,需要多少小时到达?

师(小结):以上两道题,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条件和问题发生了

变化,使原来的题复杂了一步,但用反比例解的方法没有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才能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拓展练习

1、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96块,如果改用面积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

需要多少块?

2、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96块,如果改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需

要多少块?

3、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铺,需96块,如果改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

少块?

[设计功能:这也是一组对比练习题,是用反比例解决问题中联系生活实际的对

比,需要学生更深入分析题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题型

及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面对应用题,不要急于

先做,要先读题,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

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这一节练习课的内容,梳理归纳,体验和感受收获。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反思:

沙城五小 银凤真

本节课是在上一节课重点巩固反比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从内容来看,既

有用正比例方法解答的应用题,又有用反比例方法解答的应用题,这是一节具有

综合性的练习课。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用正、反比例来解答应用题,我进行如下教

学。

1.分层练习,突显分析、思维的有序性。

首先让学生正确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因此,课始我设计了五

道比例的判断练习和两道填表格的题目。此设计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判断速

度和判断能力;二是结合表格中具体的数量,通过计算比值相等还是乘积相等,

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这两组题目为练习第三组题目打下基础,为正确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做了铺垫。

2.对比练习,避免学生照葫芦画瓢,做到真正的理解。

接着进行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对比练习,有两组小题,意在通过练习内容相

同、情节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分析,正确判断具体题目中相关联的两

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然后把两组数据根据比值或积相等列方程。这样的练习

避免了学生照葫芦画瓢,做到真正的理解。

3.提高性练习,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

最后是提高性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稍有变化,难度稍有增加,让学生明确

虽然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使原来的问题复杂了一步,但用反比例解的方法没

有变。提高性练习的设计给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让学生在展示、汇报解法的过

程中体验成就感,真正体现了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和教师有效的引领。

袖标的英文译语怎么说-白宫奇缘


更多推荐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