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练习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练习
  1、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
(1)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计划比实际少修百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技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用500粒种子进行试验,有15粒没有发芽,求发芽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菜子油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年级有女生60人,男生比女生少10%。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店有一种衣服,售价34元,比原来定价便宜15%,比原来定价便宜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乡修一条环山水渠,第一期工程修了全长的50%,第二期工程修了全长的30%,还剩800米没有修。这条环山水渠长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张的阿姨服装店卖给以顾客两套服装,结果转了20%,另一套赔了20%。两套衣服都卖了120元,算一算,张阿姨这笔生意时赔了还是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品牌的白酒县提价10%,然后又降价10 %,它的价格有无变化? 为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花房里有3种花。月季花的盆数占总数的12.5%,茉莉花比月季花多36盆,其余12盆是兰花。共有多少盆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10小时,乙单独做要用15小时。甲做完 1/3后,两人合作,还需要几小时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件工作,两人合作10天可以完成,甲单独做14天可以完成。两人合作4天,余下的有乙单独做,还需要几天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两队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4小时完成,丙单独做要3小时完成。三人合做要几小时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2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乙管3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丙管4小时将满池水放完。三管齐开,多少时间才能把空池注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独做8天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4/5,如果甲、乙合做,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批零件,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甲、乙先合作3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要几天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教印刷厂装订一批复习资料。师傅9天可装订3/4,徒弟20天可装订5/6。师徒两人合作,几天可以装订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完成,丙、乙两队合做20天完成,甲、丙两队合做15天完成。甲、乙、丙三队合做需多少天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独修需30天完成,由乙队独修5天完成这条公路的1/4。甲、乙两队合修3天后,余下的由乙独做,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项工程,甲独做9天完成,乙独做6天完成。甲独做4天后,乙与甲合做。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3、一项工程,甲、乙合做10天可完成,甲、乙合做8天后,乙又单独做了5天才完成。若由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推荐

完成,先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