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大班额有效教学策略,解决大班额带来的教学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班额教学管理设计的改进。针对大班额特点,设计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在大班额中的实施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大班额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
3、个性化教学策略的研究。针对大班额中个体差异大的问题,研究个性化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4、教师教学负担的减轻。通过改进教学管理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总之,本研究旨在解决小学数学大班额带来的教学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学校有23个教学班,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以上,属于“特大班额”。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纪律是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在乱哄哄的课堂上,就算是想研究的学生也无法好好研究,更不用说每班都有部分不守纪律的学生了。七八十人的“特大班额”,一人小声说一句,也就是哄声一片,教师怎能上好课?通过实践,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首先探索建立一个好的班纪,建立好的班纪可以让教师更有魄力、感召力和亲和力,这三方面是相关联的。概括地说,就是老师能让学生敬畏,这种“敬、畏”要学生从心底感悟,不是靠“打”、“骂”、“罚”而产生的后果。参加实验的教师经常一起商讨,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好以下几个安排,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
首先是巧妙的座位安排。在“特大班额”中,座位的编排是一件难事。讲台周围都摆满了座位,编排时遵循高后矮前的原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把守纪与不守纪的学生要有机的搭配,同桌学生研究基础不同的进行搭配,这样以便让学生开展合作探讨与互助研究活动。
其次是统一指挥。小学生表现欲望强,在回答问题时能够回答或者不会回答的问题都会争先恐后的举手。七八十人的“特大班额”,如果教师平时训练没有章法,人多势众容易生乱。
参加实验的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在平时训练时,训练有素,做到“特大班额”的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分组合作讨论时,选定一个有能力的学生做组长,组织该组的学生有序讨论,教师或言或语或手势总控全局,参加实验的教师都改掉以往拍桌喊话的惯。
最后是把握兴趣的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授的课不感兴趣,学生就太厌烦,不做小动作也会打瞌睡,这样的教学,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累”,教师上课累,学生听课累。通过研究实施,再一次验证,只要教师课上得有趣,课堂纪律就好管理。以往,教师却怨“特大班额”课堂纪律差、乱。通过实践,只要教师备课备了学生,课堂上吸引了学生,课堂纪律的难题就容易化解。因为老师课堂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把精力放到研究上,就不会乱讲话,开小差或者做小动作。我们课题实验老师多花精力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备课,并巧妙设计好每堂课的每个环节,让本来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很枯燥的教学也变得有趣味了。这样,课堂纪律就得到了保证。
在面对“特大班额”的学生差异时,教师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同时突破传统的育模式,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并进行分层教学和分类辅导。这样可以设计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和教法,更要备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能平等地享受参与的乐趣及成功后的喜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差异的客观现实进行教学,让不同的人在研究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以教材为依据,同时还要拓展延伸,创造性地运用材来促进学生研究方式的转变,让大班额的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和发展。
在作业练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让学生得到差异的发展,增强学生研究的信心。
在评价学生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查学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差异的发展。
本课题旨在探究大班额教学的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实际,解决实
践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研究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大班额教学策略研究,拟建构新课程大班额教学的策略框架,重心放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总结教学策略,完善和发展大班额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的理论成果构筑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大班额教学的实际以及可行性和操作性,既能构建一定的理论框架,又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丰富案例,使理论更具有实践性。

更多推荐

学生,教师,教学,研究,大班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