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思考
在我国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基于此种情况,笔者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为切入点,来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标签: 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较为枯燥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太多丰富的语言,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数学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影响巨大,它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还是一项技术。因此,对小学的数学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更加实用。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以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这样不仅能吸引
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方便小学生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的优势就在于,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数学问题的能力。
2、加速推进小学生新型思维模式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数学的计算,比如,买东西要算钱,上学要计算好时间等等。这种数学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帮助小学生认识到与数学计算相关的生活实际,同时更有利于他们新型思维模式的形成。
3、体验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小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感受数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逐步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终达到感悟数学思想、领会数学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 ,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 ,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策略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能力,首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上课,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中的抽象内容转换为直观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把数学知识中抽象的知识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在一定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 “建构”。如在对学生进行“圆的画法”教学中,教师可将一条线段围绕一个点转动的动态图像放入屏幕中,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然后,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图放入屏幕中,并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知道“画圆”的整个步骤。由此可见,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能够让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2、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加强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关于数学与生活元素之间的联想,由此激
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学生们常见的生活数学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展示数学教学的内容,使生活化教学的目标顺利完成, 并且鼓励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 这一章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超市的情境, 并挑选一部分学生为收银员,一部分学生为顾客,假如某一顾客在超市买了八元六角的东西,给收银员二十元, 那么收银员应该找回多钱。通过这个情境,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并且学生通过钱币的找兑,不仅能够完全掌握数学的知识,而且还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乐趣。把整个数学教学内容都与学生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紧紧相关联,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展示教学内容,达到了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
3、用生活元素来代替数学概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许多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都比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学会深入浅出,运用简单的生活元素对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描绘与表达,从而让学生深入灵活的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例如,在时间计算的基本教学课程当中,
学生们难以准确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使得时间计算的问题成为解决计算难题中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障碍,教师们可以采用简单的生活元素来代替复杂的数学概念,把数学概念具体现实化,生动地展示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用数学语言叙述生活事件。
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 , 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由于它可以用来存储信息,因此, 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更为突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 、 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运用生活化、趣味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学生 ,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 ,给课堂教学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百以内数的认识 ”这一节课中 ,请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数?为什么会喜欢它? 这就使学生很自然地把数字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自己就把数字拉进了生活,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总之 ,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既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在数学和生活之間架起桥梁 ,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 ,运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闫平 .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J]. 品牌 ,2014,(07).
[2]李道博 . 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 [J].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
[3]肖萌.刍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考试周刊, 2014,(26).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