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举一反三巩固练习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代数式的区别与联系;
2.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3. 掌握方程的变形规则并能解简单的方程.
【要点梳理】
【从算式到方程 三、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
要点一、等式
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即:
如果,那么 (c表示任意数或整式)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的等式仍然成立.即:
如果,那么;如果,c≠0,那么.
要点诠释:
(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
(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一定成立;如x=0中,两边加上得x+,这个等式不成立;
(3) 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除数不能为零.
【从算式到方程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要点二、方程的有关概念
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含有未知数.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
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或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
5.方程的变形规则:
方程两边都加(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6.移项: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等号的两边加上(或减去)方程中某一项的变形过程,相当于将这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过程叫做移项.
要点诠释:
移项通常是指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但无论是移含有未知数的项还是其他项都要改变符号,然后再进行移项.
【典型例题】
类型一、方程的概念
1.(2014秋•越秀区期末)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y=1 B. x2﹣x=1 C. +1=3x D. +1=3
【答案】C
解:A、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B、是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C、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D、是分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总结升华】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且具有不可逆性,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区别在于是否含有未知数.
2.下列各方程后面括号里的数都是方程的解的是( ).
更多推荐
方程,等式,变形,性质,叫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