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二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水平与数学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水平的培养.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学期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一、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学生不喜欢倾听,不善于倾听,不会倾听已经成为课堂上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倾听水平的缺失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阻碍.所以,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的水平已成为我们老师刻不容缓的事.本学期我打算这样来培养:
1、严格要求:对于小学生来说,受年龄段的种种生理等限制,许多事情往往是不能自控,对教师的教育常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对学生实行长期、坚持的严格训练,从而在孩子脑中建立起一系列的条件发射,使之获得最佳效果.反复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形成一种行为定势,而严格的训练又会使学生的表现更趋于稳定,最终习惯成自然.
2、有效调控.“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理智的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对学生的爱,才能将不理想的状况化粗暴为循循善诱,获得积极配合,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练习设计要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培养使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上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时都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并且明白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对方的话所代表的感觉与意义.而且在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有声音,尽管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
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一二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看情景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对于胆小、自卑不敢发问的学生,更要鼓励,
协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要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听课或学习的过程中,把不懂得地方随时画出来、记下来,疑难问题要放在当堂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培养学生书写作业的习惯
书写良好的数学作业,不但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而且也反映学生的学习
态度与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数字、符号要准确,字迹要工整、
清晰,格式要规范,排列要均匀,划线部分要求用直尺.我们每次批改作业,发现不按格式书写或出现错误,都要用恰当的记号指出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有错必纠”,
即时订正.在学生做作业时,也防止学生抄别人的答案.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所以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
(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2)良好的行为习惯.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习惯.
四、培养小学生检验的习惯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比较差,做事急急匆匆,作业中错误许多.所以从低年级起就开始培养学生检验习惯,逐步掌握检验方法.
低年级学生常犯的作业错误:抄错题目,漏写或少做题等等,针对学生常见的错误,要求学生检验的项目有:①题目有没有抄错?②计算是否有错误?③估算得数,是否合理.④应用题单位名称,答句是否漏写?检验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复算检查法,即:让学生避开解题过程,重新做一遍.②纵横检查法,即:横着检查算式,是否合题,是否缺少步骤;竖着检查数,符号,及每步计算是否正确.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检验还可以加深理解题意.
总之,我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要耐心地对待学生并进行长期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学习让学生快乐,也让我们老师、家长开心!
更多推荐
学生,习惯,学习,培养,倾听,作业
发布评论